“拉美化”誰的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3日 01:21 中華工商時報 | |||||||||
程凱 第一次聽到中國要警惕“拉美化”的說法,還是在今年的兩會上。當時,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說,“中國的經濟增長要防止大起大落”、“要警惕拉美現象”。 所謂拉美現象,簡單地說,就是一些拉丁美洲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
提出警惕“拉美化”是沒有錯的,但是光嚷嚷沒用。問題的關鍵是要弄明白什么導致了“拉美現象”。 馬凱認為,中國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上后,存在著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能夠抓住機遇,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不喪失發展的黃金時期,最終實現現代化;另一種可能是出現所謂的“拉美現象”,登上這個臺階以后,經濟在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社會矛盾突出,甚至加劇兩極分化和社會震蕩。 馬凱是在中國政府開始給過熱的經濟降溫時講這番話的。他的意思也很明顯,防止“拉美化”的關鍵是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是要讓經濟始終運行在一個國家自身的資源可以承受的道路上,也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因此,導致“拉美化”的原因可以解釋為“經濟發展超過資源的承受極限,部分行業盲目擴張,超前發展,最終帶來經濟的大起大落,傷害了經濟的良性發展能力”。 對于拉美國家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特殊現象,經濟學家林毅夫也曾經有過詳盡的闡述。林毅夫將19世紀澳大利亞和中、南美洲的阿根廷等國家做比較,清楚地說明白了問題。 依靠自己豐富的自然資源,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在19世紀都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澳大利亞一直比較好地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人均收入至今也還屬于高收入國家行列。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在20世紀30年代以后,放棄了發展資源密集的產業,他們認為出口資源密集產品會被剝削、會變成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邊緣國家,而沒辦法變成核心的國家。 這些國家于是提出進口替代戰略,不顧自身的發展階段,超前發展制造 業,而且不是有選擇地發展一兩項產業,而是大而全的整體式發展。這種不顧自身資源稟賦結構的超前發展最終損害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進度,到現在它們的人均收入變成了中等國家的水平。因此,正是違背比較優勢去發展經濟,從而導致了拉美現象。 林毅夫認為,像阿根廷等中、南美洲國家的戰略選擇有政治上的原因,但同時也有認識上的問題。自上世紀到現在,大多數社會精英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是決定于它的制造業產業和技術的水平。這種認識直到今天還是普遍存在的,在上個世紀更是這樣,因為看到發達國家的產業是資本比較密集、技術比較密集的,所以,總有趕快發展這些產業以趕上發達國家的沖動。 馬凱和林毅夫的觀點實際上很相似,防止“拉美化”的關鍵在于發展經濟要量力而行,依據自己的優勢,既不失時機地加快發展,又讓發展的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 我想如果按照馬凱和林毅夫的觀點來理解“拉美化”,就可以抓住問題的要害,從而真正地防止中國經濟的“拉美化”。但是,最近一些媒體卻對“拉美現象”有另外一番解讀。 看看這些文章的標題:“內外資企業競爭明顯、外資引進‘拉美化’之憂”、“中國經濟的拉美化之憂FDI是魔鬼還是天使?”、“拉美化恐慌:世界500強的中國私營企業在哪里?”。這些文章都把“拉美化”的原因歸咎于國外資本進入對本國產業的沖擊上。 “拉美化”因此也變成一個筐,什么問題都可以往里面裝。我想,認真對待內資外資兩套標準的問題是應該的,但是把所有問題都放在外資身上的目的卻是可疑的。 有人認為,從整個拉美的發展經驗可以看出,通過引進外資雖然可以獲得短時間的經濟繁榮,但無限制的、過度的開放給國家發展帶來的危害卻是根本的、長久的,我國的外資滲透程度已然十分嚴重,因此“如再不警醒,恐難避免重蹈拉美化的覆轍”。 有人擔心,工業領域、流通領域,外資對我國的控制都呈加速趨勢。比如,“如果放任外資企業占據我國流通產業的主導地位,控制我國的流通渠道,我們的工業企業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提供‘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這些說法聽起來頭頭是道,不過仔細思量,防止“拉美化”就只剩一條道:“發展民族經濟,要重新關起門來。”而且,這些擔心和當年拉美國家的擔心何其相似,當年那些拉美國家正是不愿意被發達國家“剝削”才讓自己最終變成不發達國家的。 在面對國外資本競爭的時候,國內的企業希望得到政府的保護,這也是正常的想法。不過,拿著防止“拉美化”的幌子來抵御外資似乎很滑稽。在最近眾多的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中,國外的企業要求他們的政府保護的邏輯是一樣的。就是競爭不過中國貨嘛,因此可以找出種種理由。 無論哪個國家的哪個行業,都希望得到政府的保護,但這卻是違背市場精神的,也是企業走向落后的起點,因為被保護起來的企業總是會缺乏創新和進取精神的,而沒有這些,也就沒有了企業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