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述評:抗生素藥品在“限售令”聲中前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2日 09:19 中國經濟時報 | |||||||||
■郝家耕 晁心怡 “限售令”的橫空出世,騰出了百億元的抗生素藥品市場,面對這巨大的市場空間零售藥店主動出擊來改變受影響的狀況,生產企業更是抓緊時機加快推進抗菌消炎中藥研究的步伐,使抗生素藥品在調整與發展的雙贏效應中前行。
限售出世:騰出百億市場空間 從目前來看,“限售令”的實施可以促使藥店不斷尋找新的拓展點,從而提高零售藥店的整體競爭水平;對那些制售假劣抗菌藥的人,“限售令”將斷掉他們的后路,從而起到凈化市場的作用;對生產廠家而言,“限售令”可以促使他們加大新藥的研發投入和力度。 當抗菌藥銷售終端遇阻時,同類抗菌消炎類中藥面前出了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根據權威機構的測算,目前全國零售藥店系統抗生素的銷量約占整個藥品銷售量的兩成左右,全國的市場總額達到100億元。早在今年4月,以“現代中藥先鋒”聞名全國的白云山(資訊 行情 論壇)中藥廠就率先提出“中藥抗生素”概念,最近的研制工作已“全面提速”,還專門撥了100萬元專項研究經費。在今年上半年,作為“中藥抗生素”的代表,穿心連的銷量已翻了兩倍,另一大品種消炎利膽片則漲了七八成。原來一些以保健品為主打產品的廠家如桂林三金藥業也稱要花數億元打造中藥抗生素王國。廣州王老吉藥業還正在將保濟丸、小兒七星茶等中藥品種,進行科研和市場營銷的二次開發。 審時度勢:眾藥店主動應對市場 “限售令”對零售藥店的影響最為直接,原來占其營業額30%的西藥抗生素現在就全部要憑處方售賣。而對整個醫藥業而言,則意味著一直強調了多年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終于有了切實的措施去推動。 對于這一政策變化,許多藥店對抗生素藥品市場進行重新布局,并紛紛出臺新措施積極應對。據了解,在市場終端必須憑處方銷售的抗菌藥占藥店銷量的1/5,規定執行后肯定會對藥店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許多藥店已經在此前對抗菌藥品種作了調整,增加非處方抗菌藥的供貨量,比如一企業把板藍根顆粒、穿心蓮片、維C銀翹片等一類大路品種推到市場終端,這些中成藥的治療效果與抗生素相當,因此目前已成為抗生素最好的替代品,也是藥店的輔助利潤來源。像西瓜霜潤喉片、急支糖漿、雙黃連口服液等抗菌消炎藥替代品種的銷售形勢一路看好,其銷售額已達到上億元。一些藥店還不斷加強銷售人員的培訓,以便對消費者進行用藥指導。 紅燈一亮:觸動了各方的利益鏈 我國抗菌藥濫用的背后存在著一條巨大的利益鏈,而“限售令”的實施就是要打掉利益鏈中不合理的部分,這將在客觀上促進醫藥事業和醫藥經濟的發展。 在抗生素藥物的生產及流通過程中,誰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又到底是哪些人不愿放棄既得利益,甚至漠視患者的生命安全?一位高層營銷人士說,一是醫生擁有處方權,可醫生也會受到“利益”的引誘,一個小感冒就會用上百元的抗生素藥;二是醫生總是選用昂貴的的藥物,只有銷售高價藥物,并盡可能多銷,醫院才能“提留”足夠高的利潤;三是醫院在抗生素使用中總是喜歡銷售獲利大的品種,一種中檔頭孢曲松吶粉針劑的抗生素,出廠價大約3元/針,在醫院賣給患者竟然達到30元/支。正因為受抗菌藥巨額利潤的驅動,生產廠家不斷加大生產量,經營企業也重點加大抗菌藥的銷售量,而在使用終端,藥店對抗菌藥的銷售沒有制約,不少醫生開大處方。而“限售令”的實施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某些方面的利益。某些方面利益的損失與公眾的健康相比,誰重誰輕,一目了然。 保障供應:千種非處方藥可替代 無須憑處方就以在藥店購買的具有抗炎鎮咳功效的藥物有近千種,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用藥需求,因此規定的出臺只會給群眾用藥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不會給消費者帶來額外負擔。這近千種藥品包括三類:一類是非處方抗菌藥,共有186種,可以直接在藥店買到。第二類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成藥,大約有485種。第三類是非抗菌藥但具有解熱、鎮痛、鎮咳、祛痰作用的化學藥品,有232種。這3種藥品完全可以滿足消費者平時用于感冒、拉肚子、牙痛等病癥的治療,且無須處方就可以在藥店方便地購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