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關注“三農”問題 > 正文
 
陳錫文:加入WTO后中國“三農”面臨的新問題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7日 08:12 21世紀經濟報道

  陳錫文

  農民收入增長問題

  1997年-2003年,7年中,農民人均收入年增長為4%,從全球指標來看,4%增長很不錯,但從中國具體國情來看,情況不是很好。首先,4%增長沒有實現十五綱要規(guī)定每年增
進入伊妹兒的網絡豪宅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哪里可以免費發(fā)短信?
速達到5%的目標;過去6-7年中,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7%-8%,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從1998年到現在,6年來農民總收入增長了532元,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總收入增加3312元,平均每年增加552元,可見,農民六年增加的總額比城鎮(zhèn)居民一年增加的還要少。

  農民增收的困難在于,農業(yè)沒有讓農民增收、反而減收。目前,中國農民人均收入大概有45%來自農業(yè),比8年前下降了18個百分點,而且連續(xù)7年來,絕對額也在下降,農民收入來自農業(yè)比重最高在1997年,是1270元,但1998年至2003,再沒有一年達到這個水平。

  在農民收入增長中,農業(yè)收入比重很大,而制約農業(yè)增收主要因素中,很關鍵的就是農產品價格,比如:糧食價格持續(xù)8個月低迷,其他農產品也有類似問題。曾經有一個分析, 1996-2001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達到2020元了,但人均用于糧油肉蔬的支出減少了132.1元,如此情況下,農民從農業(yè)增收是很困難的,所以一定要考慮農業(yè)向非農產業(yè)轉移。

  然而,在過去,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總量在增長,但是就業(yè)吸納能力在降低,1996年吸納就業(yè)為1.508億人,到2002年為止就業(yè)水平一直沒有達到1996年的指標,直到2003年,比1996年增加了63萬人,于是就看到了大量流動人口進城,因為2003年農村1.1396億人外出就業(yè)。

  現實的情況是,城鎮(zhèn)也有就業(yè)矛盾,一個原因是由于高新技術浪潮,二三產業(yè)中,明顯出現了資本和技術大規(guī)模替代勞動的現象。

  從農民收入角度看,制約農民收入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擴大農產品市場,使農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個合理價格;如何轉移就業(yè),從農業(yè)轉向非農產業(yè),使農民從城鎮(zhèn)中獲得收益。目前來看,解決的難度很大,不可能指望短期內農民收入增長會突飛猛進,農民增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糧食問題

  1990年代后半期以來,中國經過了5年糧食豐收的可喜局面, 1990年代末出現了糧食總量明顯增加,但由于有了巨大的庫存,使得過去持續(xù)4年的糧食減產并沒有影響市場供給和價格。

  在這個背景下,很多人認為中國沒有糧食問題,但是我覺得自去年年底糧食價格上漲,中國長期存在的糧食問題又引起注意,去年糧食總產量約為8613億斤,去年預測總需求為8760斤,產需缺口比較大,經濟學界認為,糧食短缺會導致價格上漲,農民就會多種糧食,矛盾自然解決,但這不是現實,現實中還有很多實際問題。

  這個結論建立在有足夠的生產能力基礎之上,過去曾經有三年超過1萬億斤的生產能力,現在沒有這么多了,一些基本資料顯示,中國實際上有的耕地面積188.51億畝,和1996年相比減少了1億畝,但實際狀況減少更多,僅退耕還林一項就退了1.08億畝。

  2003年糧食播種面積4.9億畝,比1998年的7.06億畝少了2.08億畝,糧食總產量2003年為8613億斤,而最高峰的1998年產量是10264億斤,近年持續(xù)下降,到2003才略有回升;而單位面積產量播種面積最高為600斤,去年是578斤,每畝減少了22斤;人均擁有量1996年最高824斤,去年667斤;庫存2003年國家沒有公布,毫無疑問,進入21世紀,糧食產量沒有超過1萬億斤,這些年來庫存只出不進。

  不促進糧食生產發(fā)展,過些年問題會嚴重。問題在于沿海8個省更愿意花錢購買糧食,而13個主要產糧區(qū),糧食多了,占了資金、積壓,并且由于種糧附加值低,所以不愿意多產;而產銷平衡區(qū),基本保持自給。沒有一個地方愿意多產糧食,有人會提到進口,但如果依賴進口,中國人口多,如果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則國際糧食價格上升,很多國家買不起糧食,政權穩(wěn)定就會成為問題。

  總之,糧食問題現在的最大癥結就在于種糧不賺錢。土地問題

  這里主要談兩個方面。一是農地制度,即農村自身土地問題。這是與農村基本制度聯系在一起,憲法規(guī)定,土地制度與農村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營機制聯系在一起,但是實踐中很少有干部記住這一點,因而土地承包糾紛層出不窮。去年《農村土地承包法》頒布,規(guī)定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收回、調整土地。

  既然土地問題老搞不好,有人主張干脆私有化,但這并不能解決農民貧困問題;另外有人主張,干脆國有制。比較現實的做法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創(chuàng)新,通過一些管理和監(jiān)督,把現有的法律和制度執(zhí)行好。

  二是土地的農轉非問題。在中國,土地要農轉非,就是要改變用途。過去中國城市化進展比較慢,因而問題不突出,而且過去計劃時代,要農轉非,就要給農民商品糧和工作,農民的權益還有一定的保障;但現在情況變化了,農轉非,商品糧沒有了,工作也難解決或者不解決,但農民的權益還需要維護。十六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一系列原則,即:中國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是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障農民權益;嚴格區(qū)分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

  但實際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困難較大,因為這涉及很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國務院暫時停止半年農轉非,各地大多反對,意見很大。

  但資料顯示,現在各地土地儲備中心仍有2000多萬畝,地產商手里40%土地沒有用。問題實際在于每批一批土地,政府官員就得到好處,半年停止,就沒有好處。

  我國憲法規(guī)定,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地方政府討論征地的時候,需要考慮法律規(guī)定,政府官員是在討論別人的財產。中國土地被占了這么多,投資強度不斷下降,比如:1990年代末,本世紀初,浙江每畝投資強度80萬元,現在降到40萬元。

  每年征了這么多土地,很多農民離開了土地,失去了工作,照此發(fā)展下去,隱患很大。

  農村的社會事業(yè)發(fā)展

  這是一個直接影響到農民素質的提高、更影響下一代農民擺脫貧困的問題。相比其他問題,城鄉(xiāng)社會發(fā)展的矛盾會更加突出。

  根據統(tǒng)計資料公布,2002年教育開支全社會開支為5480億元,其中76.9%用于城市,但1.6億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主要在農村。

  2000年,每年各級財政經費,一個城市的小學生96元,而農村為28元;一個城市初中生享受146元,農村孩子才45元。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超過3:1,從義務教育享受的財政經費差距非常巨大。自去年開始,雖然各級財政新增加的教育文化,衛(wèi)生經費主要用于農村,但是實際執(zhí)行比較差,能夠參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大都是城市。

  我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可以告訴農民,不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的,但看病沒辦法,沒有辦法跟農民說不看病是犯法的。2002年,各級財政用于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接近60億元,占全國各級財政衛(wèi)生事業(yè)經費支出的15.5%,農村人口占了大量,但享受的衛(wèi)生事業(yè)經費很少。而城里大量醫(yī)療資源則被浪費。

  農民的權益問題

  農村之所以落后,在于農民的文化層次太低,沒有自己的組織、沒有自己的聲音,甚至在很多地方缺乏表述的渠道,因此加快農民的組織建設很重要。另外一個方面,留在農村的人,沒有一個不在組織——村民委員會里面。

  顯然,村民委員會沒有很好地起到保護農民權益的作用,真正促進農業(yè)農村經濟和保護農民的權益的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此次會議吹響了農村改革的號角。但現在看來,現在農民所做的竟是三中全會所不允許做的事情!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許包產到戶。十一屆三中全會是1978年開的,現在具體的政策上與它存在很大差異也不足為怪,但重要在于,三中全會提出了一個處理黨和政府與農民關系的原則: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必須在經濟上調動農民利益,并在政治上保障農民的民主權益。

  (本文根據中央財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6月27日在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浙江大學主辦的“中國三農問題國際研討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本報記者羅小軍根據錄音整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三農新聞 全部WTO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法文化年精彩紛呈
2003年審計報告
馬龍-白蘭度病逝
建華企業(yè)家課堂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全國治理超限超載行動
鳳凰衛(wèi)視中華小姐大賽
青少年教育 網絡媽媽
不良信息舉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