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新思路,新絲路——談中國新世紀的南亞戰略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02日 11:17 南風窗

  石齊平(香港)

  印度崛起了;印度仍在崛起之中……

  當全球還沒有從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復雜效應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又一個“10億級”的大國蠕動了。

進入伊妹兒的網絡豪宅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哪里可以免費發短信?

  面對著印度的變化,及這個變化對全球政經戰略形勢帶來的沖擊,中國怎么看?美國怎么看?全球怎么看?更重要的是,中國怎么辦?中國該有什么新思路、新作為?

  印度崛起之路

  首先,受到廣泛關注的是印度經濟增長的表現。去年經濟增長率達8%,其中有一季達10%以上,超過中國。同年,印度第一次從債務國名單中除名,外匯儲備增加到破紀錄的1116億美元。

  印度的變化,始自上世紀90年代。在此這前,自1947年獨立始的40多年時間里,印度始終采取鎖國政策,且限制私人企業,經濟表現嚴重滯后。90年代開始,受中國經濟改革成功的啟發與刺激,才開始改革,轉向開放。最近擔任總理組閣的辛格,時任財政部長,是印度“改革開放”的推手,極力推動國企私有化,央行透明化,成效卓著,被譽為印度經濟現代化之父。他的復出,使國際投資界對印度信心大增,投資銀行高盛認為2035年印度經濟將達英國水平,2050年世界經濟三大國分別為美國、中國與印度。

  印度經濟前景被積極評估,除了印度明確地采取了改革開放政策外,另有兩大原因。一是印度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優勢,包括:

  (1) 人力因素。腦力好,邏輯能力強,工資卻低(相當于美國同類工作工資的1/10),因此其軟件業、醫療業異軍突起,成為核心支柱產業,全球知名。

  (2) 資本市場成熟,法律體系完整,包括法治文化,整體而言,優于中國。

  (3) 產業結構優化,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55%(OECD國家平均為63%,中國僅為32%),最突出的即為前述之軟件業,產值占GDP竟高達17%(中國為1%)。

  (4) 人口年齡結構年輕。25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之比重為53%(中國為45%)。且與中國同樣重視教育,未來6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將翻一番。

  再加上印度人熟嫻英語,時間區域與美國正好日夜顛倒,遂取得來自于美國在軟件、秘書、科技研發等方面大量的外判工作機會。

  在改革開放政策及核心競爭優勢之外,第三個重要原因,則為美國的“加持”—刻意對印度經濟發展加以扶持。

  美國對印度的戰略“加持”

  “加持”,又叫“灌頂”,概念源自于藏傳佛教,意為對某一對象自外源源不斷導入元氣或功力也。

  上世紀二戰結束之后,印度在外交上表面奉行中立之“不結盟”政策,其實,則與蘇聯保持密切關系。當時,美國在南亞地區的盟友是巴基斯坦。1996年,民粹色彩強烈的印度人民黨執政后,積極發展核武,1998年進行核子試爆,美、印關系為之惡化,克林頓政府為此對印度實施禁運。這是兩國關系最惡劣的時期。

  其后,由于印度經濟改革成功,高科技產業尤其突出,班加羅爾甚至躍升為全球著名科技城市之列,另一方面,對印禁運完全不能改變印度擁有制造核武技術和核彈的事實。因此,在小布什執政之后,新任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研擬美國對印度新政策的思維架構,一改敵對而為友好。“9·11”事件后,美國宣布解除對印度之禁運。2001年底,印度總理瓦杰帕依訪美,與布什舉行峰會,決定于2002年11月正式成立“美、印高科技合作集團”,自此,印度與美國之間開始形成了“實質的”戰略伙伴關系。

  “美、印高科技合作集團”(以下簡稱“集團”架構)的意義,不僅是兩國在信息科技、醫藥開發、太空及國防研究各方面的密切會商及合作,而且通過此一“集團”架構,美國政府在政策上鼓勵美國科技公司將大量工作轉移到印度,大力“加持”印度的科技產業及經濟發展。很明顯,“集團”架構的思維不止是技術、產業及經濟層面的,它涉及美國新世紀國際戰略部署中的“扶印制中”策略。長遠看,美國選擇了印度作為在亞洲除了日本之外的另一重要戰略伙伴,其針對性昭然若揭:就是中國。

  今年2月,印度與美國舉行了高規格的軍事演習,亦可視為美國新印度戰略思維的佐證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印度學者納拉帕特提出了“亞洲—北美公約組織”(又被稱為“亞洲版北約”的擬議,主張聯合主要亞洲及北美地區的國家,包括印度、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科威科、巴林等,但不包括所謂的集權國家或宗教國家。其用意與構思,似乎與美國的新印度戰略頗有聲息相通之處。

  中國面對的戰略新形勢

  “9·11”事件對全球戰略形勢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美國藉反恐之名,攻打阿富汗,不但改變了美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甚至將勢力伸入到過去“不得其門而入”的中亞,目前美軍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3國租用6個機場,也在土庫曼駐有軍事人員。美軍的“落子”,不僅與盤踞在塔吉克的俄陸軍摩托化步兵和空軍基地形成對峙,在戰略上,也與美國及印度的新南亞戰略架構有所呼應,對中國的西部與南部構成了隱然不利于中國的“外勢”。

  與此同時,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部署也未見松懈。美國與日本“美日安保條約”的修正,日本“有事法案”的主法完備,美國與臺灣軍事合作的強化,美國與東南亞特別是與菲律賓關系的增進(菲國同意美軍進入協助平亂),及企圖重返越南,租借金蘭灣等等,均如項莊舞劍,其意圖與針對性不問可知。

  中國正在崛起,并強調要“和平崛起”,但“中國威脅論”卻始終揮之不去,特別是美國在一幫對中國持有潛意識敵意的政客主政下,可以預期,基本由美國主導的以中國為對象的戰略大包圍形勢將日益明顯。中國該怎么辦?

  從歷史中尋思路

  印度或南亞,對于今天中國13億人民,或許是相對陌生的,但歷史不是。面對新世紀的亞洲戰略新形勢,中國或有必要從歷史中去尋找一些經驗、靈感或啟發。

  中國人一般在歷史中尋找印度,必會想到唐代的玄奘或晉代的法顯;其實,更早的時候(公元前138年及135年),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其副使都到過印度。至于“民間”往來,《史記·大宛傳》中已記載大夏國經與印度貿易取得蜀布,可見當時貿易已盛。

  《史記》中提到“蜀布”,很有意思。原來當年張騫及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的是中印往來的北路;北路之外,其實還有南路,大約起自云南,經緬甸,然后進入印度;甚至陸路之外,更有水路,由廣州,經馬六甲海峽,抵孟加拉灣,到恒河流域。“蜀布”,自然產于四川,足見四川與印度貿易古已有之。相傳三國時,諸葛亮七擒孟獲(約在今云南西雙版納首府景洪南百公里),戰略上就是要維護南路貿易的暢通。歷史學家許倬云在其文章中有如此論述:蜀地為西南地區扇形之扇紐所在,可與中原不相關涉;又說,近來研究西南絲道,起點也全是在成都平原。種種證據顯示,在海權世紀未來臨前,中國與境外關系,多經由如今看來反而是交通艱難的西部或南部通路。然而這樣的經貿通路與戰略思維,隨著十五六世紀后海洋文明的興起,被根本地顛覆了。

  近500年來,尤其是近150年來,中國的戰爭多來自東邊,來自海上;中國的經濟商機也多來自東西,來自海洋。影響所及,戰時,東部及沿海地區遭受的破壞大于西部及內陸,和平時,東部及沿海地區的繁榮又遠勝于西部及內陸。此等現實,終究也決定了當代中國的東向發展思維與戰略視野。但必須說,這未必是恒久正確的。

  借用當代“密度經濟學”(經濟發展圍繞市場,而市場多由人口聚集所形成,人口密度高之地區因之乃成為經濟產業發展之“利基”)的概念,若從上海開始,通過軌道建設,經南京、武漢、重慶(成都)、昆明、仰光到印度,全線串連,整個“線域”人口即相當于全球一半。以當代交通通信運輸技術,此等工程并不困難,而其帶動的商機潛力至為可觀,特別是在中國及印度雙雙崛起之后,更難估計。

  新思路·新絲路

  這樣的思路,對中國,對印度,對南亞,對東南亞,都很重要。

  前已言之,中國古代沒有忽視過中國同南亞及印度的關系,及至近代,才罕見言及,好似印度真是一個遙遠的“西方世界”。直到抗戰時,日軍占領了中國自東北以下到華南的沿海地區,還同時擁有了臺灣、香港、菲律賓及幾乎全部東南亞,使到中國對外通路全被封鎖,才再度想起了古之“南路”,以打通滇緬公路來維持與外界的聯系。時移勢轉,新世紀隨著中國、印度的先后崛起,及交通通信革命性的進步,東亞與南亞之間,中國與印度之間,一條另類絲路,一種新的世紀性戰略聯系的架構,似乎正在浮現之中。

  迄今為止,基于戰略考慮,中國與緬甸、阿富汗、巴基斯坦在公路建設及港口興建上,已展開了遠較過去更為積極的合作,從中國宏觀戰略角度來看,此等努力為中國西部及南部打通出(印度)洋之路的思維與作為,是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的。然后毋庸諱言,此等戰略思維有其躍然而出的針對性。

  現在,考量到前文分析的相關趨勢: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美國對中亞、南亞及東南亞的積極介入;及中國與南亞尤其是印度曾經存在過的歷史軌跡,我認為一個與中國現行的南亞戰略平行不悖,甚至可相輔相成的,以印度為核心對象的新南亞戰略,應該給予積極重視。

  這個以建立新世紀中國與印度新戰略關系的思維架構,至少應包括:(1)強化對印度與南亞的研究,并積極且大量培養相關人才;(2)加強中、印文化及教育交流,擴大教師及學生互換規模;(3)積極推動中、印雙邊經貿、技術及產業合作,并以建立兩國自由貿易區為中程目標;(4)擴大“上海合作組織”,邀請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各國加入;(5)推動中、印兩國軍事交流及合作;(6)積極研究協助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

  總之,21世紀的中國大戰略必須依托大陸(歐亞大陸),面向海洋,一出太平洋,二出印度洋。建立在此等戰略形勢上的“和平崛起”,才是可依恃的,可長可久的“和平崛起”,也才真正有利于泛亞地區的安定與繁榮。-

  本刊授權新浪網獨家發布,未經《南風窗》同意任何報刊及網站不得轉載,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如需轉載,請與南風窗聯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國+南亞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3年審計報告
行政許可法7月實施
蓋茨第9次訪華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國禁產焦油超標香煙
鳳凰衛視中華小姐大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不良信息舉報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