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次山:“綠色臺商”不修理不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9日 16:40 《環(huán)球財經(jīng)》雜志 | |||||||||
阮次山(香港) 對許多具“反骨”心態(tài)的臺商,如果過于縱容,會造成不良示范,難免讓人覺得是非不分。這回,有關當局終于領悟了這種不能認賊做父的道理。 六月中旬,臺灣著名的女歌手張惠妹原本要在杭州舉行的演唱會,因為國民的毅然
盡管國臺辦發(fā)言人李維一6月16日在其例行記者會中稱,“張惠妹事件”只是個案,但是,如果被視為綠色藝人,如今在大陸的確會惹眾怒。 自從陳水扁在3月20日當選連任之后,中國大陸朝野逐漸形成一股反“綠”情結(jié),原因是許多人在大陸賺錢、回到臺灣卻公然支持陳水扁,有些人如“第一金”和“廣達”,甚至公然在臺灣報紙上刊登廣告支持陳水扁,根本無視大陸的存在。至此,北京當局已忍無可忍。此時,他們每年都在大陸PS塑料粒的制造與銷售上賺取數(shù)百億元人民幣的利潤。在2000年陳水扁選情告急時,他們又給予“臨門一腳”助陳當選。今年陳水扁競選連任時,又宣布繼續(xù)幫助陳水扁進行選舉的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便成了北京當局必須“殺頭祭旗”的出頭鳥型綠色臺商。 許文龍親日、支持臺獨的立場在臺灣早為人知,他在大陸鎮(zhèn)江生產(chǎn)的PS是一種污染極重的行業(yè)。4年前,奇美在鎮(zhèn)江的工廠污染了長江中下游的水面,當時中外媒體對此都爭相報道。奇怪的是,鎮(zhèn)江當局卻設法壓住此事,而且允許其繼續(xù)生產(chǎn)。據(jù)許文龍自己說“奇美”每年向鎮(zhèn)江交納近5億元人民幣的稅金,他說:“奇美按時交稅,從來不逃稅、漏稅,像我們這樣的廠商哪里去找?” 因為“財大氣粗”,自恃其稅金的誘惑使鎮(zhèn)江無法抗拒,因此,許文龍甚至公開表示:“如果奇美不受歡迎,我考慮過讓它遷往其成本比大陸更低的國家!币桓睂χ袊斁掷T威逼的模樣。 其實,許文龍很明白,如果不是中國大陸的投資環(huán)境是其他國家無可取代的這一原因,他本人絕不會到大陸投資設廠。此外,中國大陸的市場潛力大,許文龍的PS產(chǎn)品全都內(nèi)銷,已獲巨利。這種吸引力是造成他這么些年來在大陸的生意不斷擴展的原因。 由于臺獨立場明顯,許文龍從不踏足大陸。他也知道,大陸方面對他的政治立場極其不滿且遲早要“修理”他,于是,最近為了進一步進軍大陸市場,有意在大陸建廠、造液晶面板后段模組廠LCM,他便在四個月前宣布從奇美集團董事長一職退休,表示由他聘請的管理人員負責。事實上他仍手握大權(quán),垂簾聽政。 最令人不解的是,許文龍雖然財力雄厚,但是,他在中國大陸的PS廠從設廠開始便向大陸銀行貸款,此狀況一直廣為人知。直到最近,奇美被有關當局“抽銀根”的消息傳出后,外界才知道,原來奇美集團是用大陸的錢運作,賺了大把大陸的錢;爾后,卻對大陸不屑一顧,在臺灣大搞臺獨。這種狀況居然也被大陸當局忍了這么多年。 從奇美被“修理”后,許文龍一系列桀驁不馴的反應才讓人們知道,臺灣每年對大陸貿(mào)易順差約為580億美元。若無此巨額順差,臺灣貿(mào)易早已面臨巨額赤字,其經(jīng)濟也早崩潰。問題是,在貿(mào)易上如此倚賴大陸,卻對大陸并不買賬,這種情況和過去臺灣每年對美國貿(mào)易順差只有150、160億美元時,便對美國百般依順相比實在令人不解。況且美國還經(jīng)常打出“超級301條款”這張牌,動輒對臺灣實施貿(mào)易制裁。 如今,大陸如此“養(yǎng)”著臺灣,臺灣當局卻如此“得了便宜又賣乖”,究其原因這都是北京當局過早向臺灣露出“統(tǒng)戰(zhàn)”意圖之故。 在過去,為了爭取臺灣人心,為了遠隔臺灣政客和民眾,中國大陸不斷宣稱,不論政治上如何發(fā)展,大陸對臺商及臺灣民眾的看法不會變,也不會影響在大陸投資做生意的臺商。長此以往,有些臺商們真的政經(jīng)分離——在大陸賺錢,在臺灣搞臺獨,許文龍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表現(xiàn)。6月14日,他甚至公開要求北京方面采取政治歸政治、經(jīng)濟歸經(jīng)濟的措施待之,這種歪理如果不及時清理,可能會在中國內(nèi)地造成嚴重后果,使各地方政府為了突顯業(yè)績而不顧國家整體政策,甚至不惜認賊做父。這是危險的傾向。 許文龍及其他臺商在大陸感受到氣氛變化之后,陳水扁政府立即盡力安撫,其“經(jīng)建會”在6月17日表示,臺灣將雙管各下,引導臺商回流。一方面重新推動臺商南向發(fā)展(即向東南亞發(fā)展),鼓勵臺商分散投資風險;另一方面降低營運門檻,放寬中型企業(yè)上市限制。但是,這些宣傳或言論盡管天花亂墜,臺商還是愿意回大陸,因為東南亞也好,中南美洲也罷,過去臺商都試過了,而且,當年隨李登輝南向的臺商,許多不但鎩羽而歸,有些人(如涼椅大王曾振農(nóng))甚至賠了老本,一蹶不振,最后都以大陸為目標。 因此,許多臺商到大陸投資設廠,其實并非沖著愛國等等而去,若無利可圖,他們不會對大陸市場如此趨之若鶩。 在這種大環(huán)境之下,筆者并不反對大陸對臺商優(yōu)厚相待,畢竟兩岸的血親之情不容忽視,但是,對許多具“反骨”心態(tài)的臺商,如果過于縱容,會造成不良示范,難免讓人覺得是非不分。這回,有關當局終于領悟了這種不能認賊做父的道理。 因此,這一連串的“清綠”行動,希望絕不能虎頭蛇尾,也千萬不能點個卯而已,需有頭有尾,而且長久持續(xù),切忌地方官收取臺灣綠色商人的好處后,對國家政策視若無物。 奇美的例子,希望能成為一個示范,讓全國都吸取不能認賊做父的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