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7日專電(記者段世文)在首都一家國企任中層干部的于先生一年來一直在不停地看房,直到一個月前,他才把房子定在了北京西南角的一個新建小區。
使他下決心的原因有很多:樓盤建筑質量不錯;小區物業管理好、收費低;小區里住著他的許多朋友……他的朋友還告訴了他這樣一個事情:這里的售樓小姐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沒有提成,因為這里的樓不愁銷售。而最重要的原因卻是,這里有不少跟他一樣的中高
層政府和企業官員,鄰居的素質有保證。
于先生說:“小孩也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不至于將來學壞。”于先生有一個3歲的小孩,跟所有的父母一樣,他很看重孩子的成長環境。他說在這樣好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受周圍人們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更有上進心。
“孟母三遷”的精神仍被今天中國的許多家庭理解和踐行。深圳商報的一位記者非常滿意他現在面積并不大的住房,原因也在于周圍的鄰居都是些有素質的人,小區的治安非常得好。他說:“小孩出去玩到很晚也不用擔心”。這位記者居住的小區里,住的全是機關干部和教師。
從自身出發,許多人也愿意選擇與自己實力、素質差不多的鄰居,做企業的往往會選擇有政府官員或者同是做生意的業主相鄰而居。一位姓匡的廣告公司經理在亞運村一處高級住宅居住,他得意地告訴朋友:“去年初我買房子的時候,一聽說這里居住人群的構成后,毫不猶豫就定了下來。在這個小區內,我足不出區,就談成了三筆業務,房子錢都快賺回來了。”
不論在北京、上海還是廣州、深圳,人們購買住房前先看鄰居的素質是否與自身相當,或者看鄰居是否與自己有共同愛好,已成為一種潮流。且不去進行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對錯評判,不爭的事實是,跟特色酒吧、特色餐廳一樣,人們都更愿意居住在能對自身實力有所提升或者可以使自己愉悅的環境里。
市場日益細分的“氣息”,精明的開發商早就嗅到了。北京SOHO現代城的巨大成功是對潘石屹精明嗅覺的慷慨回報。SOHO當時的定位就是在家辦公的“小資”,以及投資房產的新房東們。因此,盡管建筑本身不時會被業內人士批判,但在概念推動下,它的銷售之火爆一時成為北京乃至全國地產的一大新聞。時至今日,許多外國公司都愿意花高價錢購買或租賃這里的房子。
而北京中關村附近的“左岸工社”則干脆自我標榜為“少數人的寫字樓”,把那些不符合條件的買房人統統排斥在了自己的居民群體之外。這處樓盤要求業主“在35-40之間,畢業于不錯的學校,工作經歷十年以上,自己創辦過不止一個公司……”“志同道合”成了這個樓盤最大的賣點,這也許是中國地產將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