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實施,建筑設計市場對外開放。有人認為,這為本已滿目“洋設計”的建筑市場推波助瀾,本土建筑師面臨沖擊。而一些業內人士則叫好——新規定可以叫停假“洋設計”。
-八成建筑姓“洋”
北京規劃部門的某官員曾向記者介紹:北京建筑招標中八成是“洋設計”。其實,“除少數建筑真能請來‘洋大師’,一般民宅和公共建筑,‘假洋鬼子’設計占多數。”這在業內心照不宣。
假“洋設計”一種是本土建筑師得到“洋設計”授權,在國內承攬業務,重大工程由“洋設計”監督,一般工程則自己組個班子或是和國內建筑事務所合作;另一種是中國人借國外朋友的住址注冊個起了幾個字母的“洋名”公司,設計都是中國人自己做。
-“洋的”可滿足虛榮
為何假“洋設計”受青睞?原因在于收費與本土設計相當,卻滿足了業主的虛榮心。
一位假“洋設計”師說:“雖然‘洋設計’不是讓業主決心購買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卻可顯示開發商的實力、標志樓盤品質。”這位中國建筑師專門聘用一歐洲留學生,“不少甲方要求我簽約時帶個‘高鼻子’充場面,高大白皙的老外最受甲方歡迎。”
-負面作用不小
假“洋設計”不僅使本土設計師受到影響,更大的副作用是使國內建筑水平難以提高。建筑師劉昱昆認為,有必要從立法上對真正的“洋設計”給予鼓勵,對假“洋設計”進行限制。
近日實施的《規定》就給“洋設計”設了道門檻:對取得資格的外國服務提供者人數做出了“不少于”的規定。但業內人士提出,還應嚴格限制以任何形式介入的“洋設計”。
晨報記者王小星/文 秦麗鶯/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