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設項目辦公室對來自京內外的多家住宅開發項目的申報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初審。北京奧林匹克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開發的“北京奧林匹克花園”和北京金地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北京金地格林小鎮·四季翠園”項目被獲準參加首次健康住宅建設試點工程評審會。4月10日,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正式授予北京奧林匹克花園為首批首個健康住宅建設項目試點工程,并于6月20日舉行了授牌儀式,同時,有關專家對健康住宅的有關內涵進行了深入研討。
什么是健康住宅?
有關專家將健康住宅定義為: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類居住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滿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多層次的需求,為居住者營造一處健康、安全、舒適和環保的高品質住宅和社區。也就是說,健康住宅應該是能使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狀態的住宅。具體地說,健康住宅可以直接釋義為:一種體現在住宅內和住區的居住環境兩方面,它不僅可以包括與居住相關聯的物理量值,諸如溫度、濕度、通風換氣、噪音、光和空氣質量等,而且還應包括主觀性心理因素值:諸如平面空間布局、私密保護、視野景觀、感官色彩、材料選擇等,回歸自然,關注健康、關注社會,制止因住宅而引發的疾病,營造健康。
四標準衡量健康住宅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開彥闡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他認為健康住宅的主要基點在于:一切從居住者出發,滿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環境需求,使人們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適和環保的室內室外居住環境中。具體來說,健康住宅的評估標準大體分為四個因素:一是“人居環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內、室外影響健康、安全和舒適的因素。如北京奧園的戶型采用大開間小進深,長寬比例在2比1,戶戶明廚明衛,棟間錯落,鄰里絕無對視,戶戶南北通透,無通風死角,設置新型變壓防串煙、防倒灌通風道;二是“自然環境的親和性”。提倡自然,創造條件讓人們接近自然、親和自然。如設有運動健康主題的軟硬景觀,居民可接近綠地、看到綠地、使用綠地,由公共、半公共逐漸向半私密過渡;三是“住區的環境保護”。包括住區內視覺環境的保護,污水和中水處理,垃圾處理及環境衛生等方面,如園區內不設垃圾道,住宅單元每層設有垃圾收集點,分區設垃圾房,分類壓縮外運;四是“健康環境的保障”。主要是針對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醫療保健體系、家政服務系統、公共健身設施、社區老人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如所有體育設施均以社區居民的參與性為主,觀賞性為輔,有緊急呼叫等健全的老人服務體制,奧園一期設老人活動站3處,建立托老所,老年人專用住宅套型達總數的20%。
健康住宅≠綠色生態住宅
臺灣的一批學者在“綠建筑設計技術錄編”中將綠色生態住宅定義為“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消耗最少的能源,產生最少的廢棄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區。”綠色生態住宅強調的是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注環境保護和材料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減少廢棄物,貫徹環境保護的原則。綠色生態住宅貫徹的是“節能、節水、節地和治理污染八字方針,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是宏觀的、長期的國策。”而“健康住宅”圍繞人居環境的“健康”展開,是具體化和實用化的體現。對人類地球居住環境而言,它直接影響人類持續生存的必備條件,保護地球環境人人有責。但從地球環境一直到地域環境、都市環境以及居室內的環境,應該從小到大,從身邊到遠處,從最基本的人體健康著手推開,然后再向室外鋪地、城市地域以及向地球大環境不斷地引申與拓展。
晨報記者葉晴文并攝
“健康住宅”是怎么評出的
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組織并聯合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衛生部工業衛生實驗所、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與衛生工程研究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衛生部北京醫院傳統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民用產品安全健康質量監督檢驗站、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體育總局等所屬單位編制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在2001年召開的國際建筑中心聯盟大會上發布后,引起了社會及業界極大反響。為此,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牽頭正式成立了健康住宅建設專家委員會及健康住宅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同時編制并出臺了《健康住宅建設項目暫行管理辦法》、《健康住宅建設項目預評價報告書》等有關文件。專家委員會由全國知名規劃、設計專家,建筑聲、光、熱物理專家,建材、建筑設備專家,環保、衛生、體育等方面專家共二十四人組成。
健康住宅的推行采用“跟進機制”,重點放在建設過程中,協助開發項目落實各階段的技術關鍵措施,以提高住宅的健康程度。建設項目完成后,有關部門和專家將根據《健康住宅建設計劃任務書》的內容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正式授予其“健康住宅”牌匾。業聞
“健康住宅”9條國際標準
從1987年到2000年,世界各國的住宅觀念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節能環保、生態綠化和舒適健康。各國從最先面臨節能省資源出發,逐漸認識到地球環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轉而為生態綠化,最后回歸到人類生活基本條件:舒適與健康。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從日本來看,開始并不是建設部門要來提倡健康住宅,而是衛生部門、醫學界逼著建設部門不得不這樣做。當時日本的衛生部門發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部分后經證實與室內空氣質量有關,最后在醫學界的推動下,建設部門設立了相關的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健康住宅”的標準包括:
①盡可能不使用有毒的建筑裝飾材料裝修房屋。如含高揮發性有機物、甲醛、放射性的材料。
②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低于1000PPM,粉塵濃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
③室內氣溫保持在17℃至27℃,濕度全年保持在40%至70%;
④噪音級小于50分貝;
⑤一天的日照要確保在3小時以上;
⑥有足夠高度的照明設備,有良好的換氣設備;
⑦有足夠的人均建筑面積并確保私密性;
⑧有足夠的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⑨住宅要便于護理老人和殘疾人。業聞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