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黨代會把五年后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指標提高到20平方米,而去年,這一數字是17.6平方米。2.4平方米的差異卻蘊涵著北京人居住環(huán)境的質的飛躍。目前國際通用的現代化標準有三個方面:經濟發(fā)展的現代化、社會發(fā)展的現代化和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經濟現代化指標中,最突出的是人均GDP將達到6000美元;社會現代化將保證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歲;城市現代化的標志性指標之一則是給城市每位居民提供20平方米住房使用面積。
6%為20平方米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報告》還提出了另外兩個現代化目標:國民經濟保持9%左右的增長率,力爭到2008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000美元,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左右。北京市發(fā)展計劃委員會主任沈寶昌認為,6%的年均實際增長,使人們更加重視對居住環(huán)境改善的消費需求,以及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完善,是提高居住水平的動力,促進人均居住20平方米這一目標的實現。
“危改機遇”使20平方米成為可能
許多代表還認為,危舊房改造也是實現達標的重要途徑,應將危改視作機遇,帶動區(qū)域整體發(fā)展,這樣有利于危改工作的推進,比如廣安大街的市政建設與當地危改工作的結合就是一個成功范例。
經濟適用房為20平方米提供保證
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及合理供給也成為了代表們關心的問題。一位代表特別提出,經濟適用房的分配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實現群眾利益,它的銷售對象首先應該是那些有一定經濟困難的群眾,比如危改的拆遷戶、為文物保護而搬遷的居民。
加大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力度和完善銷售分配方式,才能使更多的人實現人均居住20平方米的目標。晨報記者王小星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