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計劃綱要提出“建立廉租房供應保障體系”。去年年底以來,上海、北京等地確立了以租金補貼為主的廉租房供應模式并陸續推開。廉租房制度究竟給經濟困難、住房困難的“雙困”家庭帶來什么實惠?請看本報記者從北京發回的報道———
本報記者于燕文
12月30日上午,北京電視臺直播間,北京第二次廉租住房搖號活動正在進行。經公證部門現場公證,365戶參加搖號的家庭中有300戶中號。
在北京前不久舉行的首次搖號中中號的98戶家庭中,已有30多戶找到了合適房源,王建國一家便是其中一員。3天前,王家通過房屋中介機構與出租人簽訂了《北京市城鎮廉租住房租賃合同》,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搬入新居。
“如果沒有這項政策,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改變居住狀況”
走進宣武區潘家胡同90號,一間使用面積只有9.5平方米的房子,就是王建國、王麗欣一家三口的家。這間房子是1985年王建國所在的京城物資調劑公司分給他的。如今,他的兒子王志強已經9歲多了。王建國每個月的工資僅有600多元,妻子王麗欣患病多年,一直沒有工作,已連續多年領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一個雙開門衣柜、一個碗柜、一張雙人床就已將小屋擠得滿滿的。
據測算,在北京城區,像王建國夫婦這樣同時符合享受北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或具有本市非農業常住戶口、持有本市民政部門認定的優撫對象身份證明,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積7.5(含)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約有1萬多戶。北京市政府今年8月21日出臺的《北京市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試行辦法》,使這些“雙困”家庭得以通過申請廉租房來改善目前窘迫的居住狀況。
王建國得知自己通過搖號中號后,看了多處中介機構提供的房源,最后他看中了一間離自己單位和孩子學校都很近、使用面積為12平方米的房子。王建國說:“如果沒有這項政策,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改變居住狀況。我們打心底里感謝政府!”
以租金補貼為主的模式激活廉租房制度
按照北京市的有關規定,王建國一家每月享受政府的廉租房補貼295元。加上他們家原住房出租給另一廉租戶所得的收益,新房的租金基本解決了,等于不用花錢就換了個面積大一些的房子。
據了解,已經與出租人簽訂了住房租賃合同的30多個廉租戶,采用的大多是與王建國一家同樣的租金補貼方式。政府只對極少數烈屬、孤老、重殘等特殊人群采用了實物配租的方式。
據介紹,對廉租戶采用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的方式,主要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由于廉租住房的專項資金不算充足,現有的住房公積金增值部分的金額只有1億元左右。如果拿這些錢建廉租房,只能解決七八百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如果采取租金補貼方式,1萬多戶家庭一年的租金都有了著落。
二是從方便居住的角度考慮,在一個固定地點建廉租屋,由于工作單位距離和居住習慣等的差異,會造成新的居住困難。
三是廉租房制度實行嚴格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也就是說,當廉租住房家庭的收入提高后,或者人口、住房等情況發生變化超過規定標準后,應退出廉租住房。如果采用實物配租的方式,可能會發生難以退出的情況。事實上,像王建國這樣的家庭在獲得租金補貼后,直接到市場上租房,可以盤活現有的存量住房市場,使住房一、二、三級市場聯動,形成高收入者買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買經濟適用房、最低收入者申請廉租房的梯級消費方式。
“看到這些廉租戶的實際困難,我們愿意為他們多盡些力”
王建國一家三口這幾天都很忙。王師傅張羅著買刷房用的涂料,妻子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收拾家里的東西,兒子主要在準備期末考試,有空時幫大人為搬家作準備。
西城區房地局換房市場只有兩名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截至12月29日,他們已幫助4個廉租戶家庭簽訂了住房租賃合同。站長文毓珣說,“由于廉租戶的經濟條件有限,大部分人只能承受面積在15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如今北京城市發展很快,城里的老房子正在成片地拆,我們只能一家家地去找。看到這些廉租戶的實際困難,我們愿意為他們多盡些力。”
在東城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物業辦公室的同志暫負責廉租房的事情。現在,他們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將很大精力投入到廉租房的工作中。核對參加第二批搖號的東城區28戶申請者的材料、為5戶一直沒找到合適房子的廉租戶尋找房源,他們唯恐3個月的期限過了以后,這些廉租戶還要重新排隊參與搖號。街道辦事處的同志則忙著向所在地區的居民宣傳廉租房制度,不漏報自己轄區的一個“雙困”戶。
在北京,特困家庭有3萬多戶。北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住房指導處的負責同志說:“政府關注這些生活極度貧困的人群,并通過細致的工作切實解決他們的困難。雖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相信這些前進中的問題是會得到解決的。”
走出王建國家所在的胡同,大片平房的墻上都寫著拆字,有的墻上還貼著精美的商品房廣告。再向前,寬廣的大街上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這個新年,對許多“雙困”戶、低收入家庭來說,充滿著美好的期待。
讓最低收入者安居
陳家興
告別了福利分房制,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穩步推進。現在的住房供應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購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與此同時,最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難進一步凸現,令人關切。
近一兩年來,上海、北京等地施行廉租房制度,其直接對象就是城市的最低收入者和住房困難者。從記者發回的報道看,廉租房深受最低收入家庭的歡迎,不僅解除了他們的心頭之憂,使他們得以安居,更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推行廉租房制度,保障了最低收入者這一弱勢群體的利益,并由此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住房保障機制,健全了城市住房供應體系,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體實踐。同時也說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和政府充分運用法律、政策和行政等手段,強化調控職能,彌補了市場調節機制的不足。
北京等地的廉租房制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獨到之處:一是采用租金補貼為主的方式,有效地緩解了資金不足的問題,效果是“少花錢,多辦事”;二是由享受租金補貼的家庭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租住房,既方便居住,又避免了在城市中形成“廉租群落”;三是實行嚴格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不致使“廉租”居民在收入提高后繼續享受“廉租福利”,有利于對“最低收入者”這一動態性人群實施長久的保障。可以看出,廉租房制度的設計頗具靈活性與活力。《人民日報》(2001年12月31日第二版)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