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房過程中,由于房屋面積而引起的糾紛不少。最近,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了一個新問題:套內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比例的多少,已成為最近糾紛的熱點問題。房屋的總建筑面積是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組成,開發商按照建筑面積計價的方式銷售房屋時,在控制房屋總建筑面積誤差在正負3%之內的基礎上,并沒有將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在總建筑面積中所占比例的多少,告知購房者,致使購房者在收到房屋后發現房間內的面積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可是對于一些如大堂、走廊、過道等可分攤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積卻比
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那么,像這種情形對購房者來講,是否權益受到了侵犯,以及政府部門對此是否有明確規定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
-房屋銷售有三種選擇
據了解,面積糾紛是目前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發生糾紛的受害者大多是購房者,要么沒有得到應有的建筑面積;要么得了過多的公用建筑面積;或者得了自己并不想要的面積而需要增加購房價款。
為了防止這類糾紛的發生,建設部自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規定了開發商在銷售房屋時,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方式:按建筑面積計價、按套(單元)計價、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方式。
在這三種銷售方式中,對于后兩種按套計價或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方式,由于其計價方法具有計算簡單、直觀,對于所購買的套內面積的多少購房者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而對于第一種方式,按照房屋的建筑面積計算,由于其是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組成,所以在銷售時,發生糾紛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按照建筑面積計價銷售容易引發糾紛
記者了解到,按照建筑面積銷售的,發生面積糾紛大多是為了公攤面積不合理,同時購房者也更為關注的是套內建筑面積的大小。
在按照建筑面積銷售時,購房者與開發商必須在合同中同時規定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但是規定套內建筑面積和公用建筑面積,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糾紛情形:一種是建筑面積不變,但套內建筑面積縮。欢翘變冉ㄖ娣e不變,公用建筑面積增加;三是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均發生了變化。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后兩種最終涉及的都是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發生了面積誤差的問題,在發生糾紛時可根據面積誤差來處理:
首先,房屋的建筑面積發生誤差。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合同時,雙方可約定,面積誤差應控制在正負3之內。如面積誤差在正負3之內的,房價可據實結算;但是面積誤差絕對值超過3%的,購房人有權退房等。如果購房人不想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超過合同約定面積的3%以上的部分,應由開發商承擔,產權歸購房者;產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購房人。
其次,房屋的公攤建筑面積誤差處理。開發商在銷售房屋時,按照本幢相連的,誰受益、誰分攤的原則進行分攤;對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分攤的,可先行按照預售合同約定計算房價,等到項目全部竣工時,再與測繪部門最終的實測結果相比,面積增加的,應維持已結算的房價不變;面積減少的,開發商按照實際售價退款。
而對于第一種情形,總房價款不變,由于套內建筑面積的縮小,造成購房者并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可以使用的面積。套內建筑面積與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間是否有個合理比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政府對此不好做硬性規定,雙方只有通過簽訂合同來約束。
-總建筑面積不變,套內建筑面積減少,開發商并不能得到利益
總建筑面積不變,套內建筑面積占房屋的總建筑面積的多少,對于開發商來講并沒有什么直接利益關系,只有房屋總建筑面積發生變化,才會對開發商發生利益沖突。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形,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大多是由于開發商在設計樓房時,有些開發商可能是為了能夠使房屋建造得氣派一些或看起來檔次高一些等原因造成了房屋的公攤面積增大,套內使用面積相應縮小的情形。
再則是由于在銷售時,雙方并沒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各占多少比例或購房人的期望值過高等因素造成了糾紛的發生。
-套內建筑面積與公攤面積沒有合理比例
在對政府部門的采訪中,了解到對于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及公用建筑面積之間政府并沒有一個明確比例規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造的樓房方式不同,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例的多少也就不同,如:高層的塔樓與多層樓房的公攤面積比例相對來講可能就低些,所以對此政府也不好做硬性規定,那么開發商在建造房屋時可根據建造方式對公用面積進行分攤。
-如何預防套內面積減小
為了防止套內建筑面積比例縮小,政府部門提醒購房者可通過選擇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方式計價,由于這種方式對于購房者個人所使用的面積比較直觀,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合同時可直接規定其套內建筑面積的多少。
如果有些開發商仍按照建筑面積計算的話,那么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雙方可約定,房屋建筑面積不變(保持誤差比在正負3%之內),以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為準,寫明處理的方式。雙方發生糾紛時,可以此為依據。
另外,需要提醒購房者的是,一定要在合同寫明容易發生糾紛的處理方式,并以合同為依據,如果合同沒有約定,發生糾紛時,購房者的權益就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在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明發生糾紛后,該如何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購房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文/景雪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