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潤集團希望利用其掌控的“華遠”和“萬科”兩大品牌,兩翼齊飛,締造國內房地產業“航母”的設想,由于華遠的退出而無法實現,華潤如今只能自己單干了。
9月5日,中國華潤集團宣布收購華遠集團及下屬企業所持有的華遠房地產公司的全部股權(占總股本的20%左右),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至此,中國華潤集團與香港華潤集團控股的“華潤北京置地”合計持有90%以上的股權,全面接管華遠房地產公司。
與此同時,任志強辭去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由華潤集團總經理助理、董事王印接任。同時,華遠集團將收回“華遠”品牌,并由任志強牽頭,重構新的華遠房地產公司。
為什么在公司發展情況良好,并逐步進入收獲高峰期的時候,華遠會宣布撤出與華潤的合作呢?是什么最終導致了華遠與華潤分手?為什么華遠寧愿離開華潤這條大船,搖著小舢板,自己去找尋航向?
品牌沖突有人認為,在華潤的大棋盤上,華遠品牌與萬科品牌的沖突是華遠決心自斷其臂的源頭。
8月末,一篇由任志強親筆撰寫的洋洋萬余字的文章發表在華遠的內部刊物《新遠見》上,題目叫《重新起飛--追求我們曾經許下的心愿》。文中透露出了一些事實,“在萬科向華潤集團定向增發B股的公告中,華潤集團公司迫于證券監管的要求作了兩項有關華遠房地產公司的承諾:一是華遠房地產公司不得在北京之外發展房地產業務,二是華遠或萬科在北京新增住宅項目,雙方都有合作的優先權。”
對此,華遠集團顯然是不滿意的:“盡管華潤集團是華遠房地產公司的最大股東,但卻無權在未經華遠房地產公司董事會同意的情況下代表華遠房地產公司作出任何承諾。”
華遠方面顯然更加珍惜自己的品牌。任志強認為,一直以來華遠都是以自己整個集團的品牌和文化來贏得市場信任的。當華潤希望用華潤的方式整合其在房地產業的戰略布局時,“華遠”與“萬科”就都失去了品牌的獨立性,將來無論是“萬科”替代“華遠”,還是“華遠”替代“萬科”,遲早都會變成“華潤”,就像寶潔收購白貓洗衣粉,或者切諾基代替北京吉普一樣。因此,為長遠利益考慮,華遠只能選擇分家和收回品牌。
曾有的姻緣但是,華遠畢竟曾與華潤維持過一段令雙方都滿意的“婚姻”。
從華遠集團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華遠一直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擴大自己的規模。通過與華潤的合作,在6年時間里,華遠的總融資量超過了任何一家在國內上市的地產公司的融資量,資產值也超過了任何一家上市地產公司的資產值。境外上市公司“華潤北京置地”(華遠房地產的大股東)融資達4.23億美元,華遠房地產公司本身吸引外資也達4.1億美元。華遠由此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
而華潤也通過與華遠的合作,為全面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積累了人才、資金和寶貴的經驗,這為華潤進行中國地產“航母”的重組奠定了基礎。
華潤:夢想成為“全國置地”
現任華潤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寧高寧說:“在這個行業繼續往下做,我們希望能夠做第一。所以,希望萬科和華遠之間能夠進行整合。這兩家公司整合在一起,差不多每年有60億左右的營業額,資產超過100億。我們應該做到全國住宅行業中最大的、領導者的地位。
華潤北京置地一直想成為“全國置地”。當初在香港上市時,就想使北京華遠向全國發展,并實現從以集團購買為主向以個人消費為主的轉變。但是幾年來,華遠一直未能成功轉型。在華潤方面看來,華遠的特點有二:一是建設開發經驗豐富,會造房子,但不會推銷房子;二是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華潤希望通過收購華遠,再加上擁有全國概念且有市場化操作優勢的萬科,實現成為“全國置地”的夢想。
新華遠:不怕重頭再來公司交出去后,也隨之帶走了項目,也就是說在銷的樓盤和正在開發的樓盤全部被華潤帶走。原先的華遠房地產公司將不復存在,一個全新的“新華遠房地產公司”將在華遠集團的旗幟下重新浮出水面,任志強將成為“新華遠房地產公司”的總設計師。按照工商管理的有關規定,“華遠房地產”的原名必須在一年后才能重新啟用。
任志強自信地認為,在房地產界,企業品牌固然重要,但產品品牌更為重要。如果沒有1998年底華亭嘉園的開盤,2000年4月華清嘉園的開盤與2000年9月鳳凰城的開盤,就沒有華遠房地產公司2000年約30億元的銷售業績和2001年8月底之前近25億的銷售業績。他表示有信心在3年的時間內使新公司達到目前同樣的規模。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大家都在“比規定動作”,“比小分”,現在華遠不在了,一定會有另外的地產公司來填補華遠留下的品牌空間。本報記者楊曉立北京報道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