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文) 北京贏得奧運會主辦權著實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回,而一些經濟學者和政府官員更是樂觀預計奧運會“將給中國經濟插上翅膀”,然而,一些專家警告說,要慎防奧運經濟泡沫。
自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后,各媒體一路猛炒“奧運經濟”,對奧運的投資數量也令人咋舌:先是北京市政府發言人說將為奧運投入1800億元人民幣,接著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將投入2800億元人民幣,還有媒體引官方的話說,要為奧運投入3000億元,如果不夠還可再追加。
中國國家統計局預計,籌辦奧運會將在今后7年內平均每年拉動中國GDP增長0.3到0.4個百分點;而北京市統計局也認為,舉辦奧運會將對北京每年的經濟增長產生2個百分點以上的拉升作用,進而使全市經濟在近10年中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在這種狀況下,一些經濟學者和商界老板也不甘落后,在媒體上大談奧運的經濟價值。《北京青年報》引述一名著名經濟學家的觀點說,舉辦奧運會將帶動北京200萬個就業機會。
不少經濟學家預測說,奧運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由于奧運的催化劑作用,中國在21世紀的前10年將高速發展”。
一時間,奧運會似乎成了一根點石成金的魔棒,媒體和群眾都被它即將給中國、特別是給北京帶來的巨大實惠陶醉了,很少有人對“奧運經濟”的輝煌前景表示異議。
一篇長文說:“我們首先期待奧運創造經濟奇跡”,“奧運創造經濟奇跡的能力幾乎不容置疑。”
奧運真的有那么神奇嗎?《聯合早報》引述北京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魏紀中,針對不少公司紛紛推出“奧運概念”,提醒人們說,要警惕奧運“泡沫”,對奧運經濟的期待應保持謹慎。
該報認為,現在有些人把舉辦奧運會看成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雪中炭”,過分夸大奧運經濟的價值,甚至還有某些面臨倒閉的商家期待著奧運會使他們“起死回生”,“這些人最終可能會失望”。
以對奧運會的投資為例,要投入2800億元辦奧運的說法就是夸大其辭,其實這筆錢的大部分屬于原先就已規劃的北京城市建設資金,只不過為了奧運把有些項目提前了,現在讓人感覺似乎又多出2800億來辦奧運,真是誤導。
該報還為正在熱炒“奧運概念”的北京房地產業潑了一盆冷水。指出,北京一直存在著商品房價格“虛高”的現象,目前空置的商品房已接近1200萬平方米,今年頭幾個月商品房的銷售“更是疲態畢現”,開發商紛紛暗中降價。7月申奧成功的利好消息也不過使房價上升了300多元,隨著大量新樓盤的入市,北京房價終將下跌。
至于不少開發商預言北京房地產還將大幅升值,《聯合早報》引述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的話說,“那只不過是開發商們的一廂情愿或蓄意炒作”,如果說奧運泡沫,“北京房地產很可能成為第一個爆炸的泡沫”。奧運會當然有利于刺激中國的經濟增長,但夸大“奧運經濟”的價值不一定會給經濟發展帶來好處。
就在人們津津樂道奧運經濟的美好前景時,中國股市這幾天卻連續走低。“這說明,靠炒作是不能真正樹立人們信心的。”
該報最后指出,對北京和中國來說,“與其盤算奧運將帶來的經濟利益,不如先弄清我們在物質設施、特別是在精神文化上離成功舉辦一屆奧運會還有多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