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菲娜杭州報道曾經在國內炒得沸沸揚揚的“零首付購房”即將被停止發放,這個對普通購房者、開發商和銀行來說,究竟有什么影響?
“零首付”是針對那些既想貸款又無力支付首付款的人群推出的。乍聽起來,“零首付”不用個人先掏一分錢,但一經接觸,這“零首付”的門道還多著呢。
杭州市的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只有工行開辦過住房貸款的零首付業務。但是工行零首付的前提是要有兩套住房,并用其中的一套作抵押,這顯然將一些沒有舊房、需要通過貸款解決困難的潛在購房者排除在外,而一些有房戶,在錢不夠時特別是在連首付款都不夠時一般不會急于買房。“零首付”的目標顧客較少,自然難以得到市場青睞;此外,不簡便的操作程序,讓購房者煩不勝煩。
在部分開發商看來,“零首付”的招牌實際上只起了吸引人來看房的作用,事實上未能在消費者中產生預期的影響。一位曾打過“零首付”廣告的開發商告訴記者,廣告打出后,確實引來了不少咨詢者,但是問的多,動真格的少,幾乎沒有一套是以“零首付”方式簽約的。
“零首付”的首付款是由銀行打給房產開發商的,對開發商來說資金回籠相對緩慢,財務上遺留的問題較多;其次,舊房的產權歸屬復雜,風險也大,因而對此項業務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杭州的樓市持續火爆,有的樓盤月月漲價,還是購者如云,“零首付”之類的噱頭,開發商自然不屑一顧。
專家強調,信貸消費必須建立在完備、真實的個人信用調查機制基礎上,國外企業掌握消費者非常細致的資料,多數消費者都有信用等級,我國現階段還無法做到這一點。在個人信用機制并不健全的現在,銀行小心翼翼地調整著它的營銷手段,但人為設立的眾多壁壘又潛藏著不信任。因此,盲目地推行“零首付”等國外流行的信貸方式,并不符合我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