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世博 > 上海世博倒計時一周年 > 正文
郝洪 吳焰
地圖上,橫跨黃浦江、面積達5.28平方公里的這片區域,宛如上海的眼眸。眼下,這里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一年后,這里,將是匯聚世界前沿科技、多彩文化的小小“聯合國”——
鋼管搭建的結構、柳條編織的外墻、瑰麗的民族圖案,這是來自西班牙的展館——“柳條編織的籃子”;
像蠶寶寶一樣會呼吸的日本展館,展示的是節能、凈水技術等尖端科技,將日本環境控制技術運用到極致;
由15棵巨大的“樹”構成的挪威展館,將大自然賦予挪威的萬種風情逼真顯現……
2010上海世博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熱情參與。
創造歷史
中國兌現莊嚴承諾
2009年4月15日,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于2010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卻是意義非凡。
這一天,南太平洋島國帕勞簽約參加2010上海世博會事務。至此,全球共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參展合同》,中國兌現了“將努力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的莊嚴承諾。
此刻,距2006年3月22日溫家寶總理簽署的官方參展邀請函已有3年。
3年間,中央有關部門和上海市共26個單位組成上海世博會組委會,成立了由外交部、商務部、中國貿促會、上海市組成,中國政府總代表參加的“4+1”上海世博會國際招展工作機制。如今,精彩大戲尚未開演,2010上海世博會已經創下了世博會史上諸多紀錄——
它是參展規模最大、參展國家地區最多的世博會。
截至今年4月28日,已有23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其中包括50個非洲國家、45個歐洲國家、45個亞洲國家、16個大洋洲國家、31個美洲國家和47個國際組織。
它吸引非洲地區國家以歷史最大規模參展。
據最新統計,目前非洲全部53個國家中已有50個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其中近1/5的國家從來沒有或已多年沒有參加過世博會。如今,世博園區臨靠黃浦江、風景最好的地塊上,占地規模約3個半標準足球場的非洲聯合館規模初具,這是上海世博會11座聯合館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它在世博史上首創的“最佳城市實踐區”備受矚目。
“城市最佳實踐區”是本屆世博會針對“城市”主題專門設置的展示項目。從“漢堡之家”、“活水公園”,到“24小時太陽報”、“垂直花園”;從倫敦、巴黎、鹿特丹,到大阪、蒙特利爾、圣地亞哥,國際遴選委員會從全球選定的50個參展案例,已全都任命了案例協調人,44個案例簽署了參展合同。
它開創性地設立并與全球共建的“網上世博會”,已延伸到全球。
上海世博會的精彩,“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通過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上海世博會將在互聯網上構筑起一個能夠進行網絡體驗和實時互動的虛擬世博會。現在,共有174個官方參展者確認參與網上世博會。
精彩演繹
5分鐘背后的競爭力
“為了籌備參與上海世博會,許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的還專門成立了辦博機構。”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國際參展部部長周峻說。截至目前,參展者已任命160位展區總代表,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確認了國家館日(特別日)。
早在今年1月21日,日本就成立了上海世博會日本館推進委員會事務局。而在挪威,貿易和工業部部長布呂斯塔冒著嚴寒,親手砍下第一棵將被用于上海世博會挪威國家館建設的松樹,這棵樹將作為挪威館15棵模型樹的組成部分。
一切都是為了一年后上海世博會上的精彩亮相。
上海世博會的展館共計100多個。有人測算過,如果一人只去一次世博園,在園里用足15小時,除掉走路、用餐,每個館都參觀到,平均只有5分鐘。
爭奪眼球的,就在各館的精彩程度。世博會提倡溝通、理解、合作、友誼,但背后蘊藏的,依然是競爭力。
名為“創意之館”的英國館面積達6000平方米,6萬只有機玻璃材質的“觸須”分布在整個建筑外墻的表面,隨風搖曳。英國駐滬總領事、英國參展上海世博會總代表艾琳形象地將英國館稱為“一個會發光的盒子”。
以“優裕、才智與環境”為主題的芬蘭國家館,宛若矗立于水中的“冰壺”。“冰壺”外部將使用專門設計的富有現代氣息的鱗狀裝飾材料,其主要原料是廢紙和塑料。
許多國家在展館中爭相展現先進的環保科技和文化創意。
無論是意大利館的“理想之城,人之城”,西班牙館的“通過科學和技術創新來重塑城市社區”,以“沙丘”命名的阿聯酋國家館;或是尼泊爾館的“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荷蘭的“快樂街”,盧森堡的“亦小亦美”。這些國家館的奇思妙想和技術創新都讓人備感期待。
中國元素
特別創意下的全球期待
4月20日上午,在一場極具創意的“挖掘機舞蹈”中,上海世博會瑞典館正式破土動工。在施工現場,瑞典外交部副部長古納·韋斯特蘭德細心地把瑞中兩國簽署建交的正本傳真件、海洋考古發掘的中國陶瓷碎片、古老的電話機聽筒、深受全球兒童喜愛的“長襪子皮皮”、象征可持續性的便于拆卸的螺栓螺母放入瑞典館奠基紀念龕。
別致的中國元素,也被許多參展國家在展館建設和主題演繹中巧妙運用。
奧地利國家館是以漢字“人”和字母“A”組合而成;意大利館的設計靈感源于“上海”游戲,這個試圖采用20個功能化模塊搭建起來的展館,形狀就像上海弄堂游戲“游戲棒”一樣,可以隨意變幻、拆卸和組裝。
“中國元素”之下,是對未來經濟合作的長遠期待。
“我們真的很感動,盡管,危機對參展方的資金籌措產生了實際影響,部分參展方的參展預算減少,館型有所調整,但目前沒有一個退展。”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長、上海世博組委會委員、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說,“不僅沒有退展,他們還把參展上海世博會,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平臺和重整經濟的契機”。
“英國館建設和運營總投資為2300萬英鎊,我們沒有縮減投資。”艾琳女士說,“這是全球的盛會,其地位和作用目前還沒有什么可取代。”
4月16日,在上海訪問的新西蘭總理約翰·基說,新西蘭將投資3000萬新西蘭元(約人民幣1.16億元)用于上海2010年世博會新西蘭館的建設及新西蘭參展推廣。這一數字是新西蘭參加上屆日本愛知世博會的5倍。
“從歷史上看,危機之中創辦的世博會,都是成功的世博會。”日本經濟學家堺屋太一說。這位參加了日本五屆世博會的經濟學家,領銜組織10多家日本具有高科技的中型企業參加上海世博會。這使得日本成為上海世博會中唯一具有政府館、企業館、城市館三種形態展館的國家。“他們期待著通過精彩展示來樹立在中國市場的形象。”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國際參展部副部長周先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