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nèi)容

世博會 精彩演繹城市主題——吳建中在上圖作演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5日 18:16  世博網(wǎng)

  奧林匹克運動會與世界博覽會是當今人類世界的兩大盛事。無論舉辦哪一個盛會,舉辦國都必須擁有相當?shù)膰Α.?008北京奧運會完美落幕后,全世界又把目光從中國北京一路向南投向上海,期待著2010上海世博會的到來。如今,當2010上海世博會的腳步正離我們越來越近,讓我們再次走入世博記憶長廊,深度挖掘世博的魅力與價值,共迎這一全人類的盛會。這是我們能否辦好一屆成功、精彩、令人難忘的世博會的始基。

  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

  2002年12月3日,我國首次成功獲得世博會主辦權。但事實上,中國與世博的結緣可以一直追溯到1851年首屆倫敦世博會。當時,不僅有來自中國的商品參展并獲了獎,更有中國人希生遠渡重洋親自參加,捎去了來自中國的驚喜。

  世博會誕生于1851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盡管2010年世博會將首次在中國舉辦,但是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851年于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中國最早參與世博會的,是清末的改良主義政論家王韜,他在1867年參觀了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但后來經(jīng)過證實,在1851年首屆世博會上,中國商人徐榮村提供的“榮記湖絲”不僅參展還獲得了金獎,當時的獎牌和證書由其后代保存至今。這一史實的發(fā)現(xiàn),在當年上海申博時引起過不小的轟動,因為它把中國參與世博會的時間起點整整向前推進了16年。

  那么,中國人有沒有親身參加這次世博會呢?一幅由英國畫家塞魯斯創(chuàng)作的油畫為我們撩開了歷史的面紗。這幅畫不僅描繪了1851年倫敦世博會盛大的開幕情景,而且一位中國人士的身影赫然在目。這個中國人是誰,為什么會擺在這么突出的位置上呢?根據(jù)比較可靠的資料記載,這個中國人就在當時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畔一艘叫“耆英號”的船上。他叫希生,人稱希生廣東老爺。這艘“耆英號”1846年12月從廣州出發(fā),途經(jīng)南非的好望角,經(jīng)由美國紐約輾轉,最后于1848年3月抵達英國倫敦。當時,船上有很多中國的工藝品,每到一處就吸引了無數(shù)當?shù)厝耸可洗瑏韰⒂^。它不僅被英國報紙譽為“水上的博物館”,還吸引了很多名人,包括英國女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前來參觀。狄更斯更是對這艘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據(jù)當時英國報紙的報道,在狄更斯看來,這是一艘迷人而發(fā)人深省的中國帆船,擁有讓倫敦的丑陋消失不見的魔力。狄更斯這樣說道:登船僅僅五六分鐘,倫敦的瓦片、煙囪頂管、骯臟的房屋壁墻、散落在荒地的垃圾、狹窄的庭院和街道、濕地、壕溝、桅桿和浮萍便隨夢而逝,剩下的只有中國印象。可見他對這艘中國船以及中國文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后來,也由于在倫敦世博會上有中國展品的參展,希生就被邀請參加了首屆倫敦世博會的盛大開幕儀式。1851年5月22日的《匹茨菲爾德太陽報》對油畫所勾勒的場景之外的一個情節(jié)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它說:希生與其他的外國使節(jié)站在一起。當唱詩班唱起亨德爾的《彌塞亞》哈利路亞合唱曲時,希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走出外交使節(jié)的人群,來到女王面前非常優(yōu)雅地向女王行了禮。希生到底是什么身份?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根據(jù)著名古代服飾專家高春明先生的分析,從畫中希生的著裝來看,極有可能是一位來自民間的中國紳士。

  從1851年開始,中國基本上參加了每一屆世博會。但由于清王朝的腐敗,中國早期的參展基本上都是由外國人來代辦的。民國以后,中國參加世博會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是1915年。據(jù)說當時中國帶去的展品有兩千多噸。中國在這一屆世博會上得獎1211項,我們現(xiàn)在有當時完整的獲獎目錄。現(xiàn)在我們在各地進行世博巡展時,不少展品當時都是通過這個目錄上提供的線索收集來的。比如茅臺酒、蘇繡、鼻煙壺,還有常州的梳篦等等。

  解放以后我們首次參加的一屆世博會,是1982年的諾克斯威爾世博會。盡管我們參展的一些藝術類的展品跟當屆世博會主題“能源”不怎么協(xié)調(diào),但畢竟還是讓世人看到了正在改革開放的中國的新氣象,意義非凡。

  2002年12月3日,我國成功獲得了2010年世博會的主辦權。中國人的百年夢想終于實現(xiàn)。要知道,早期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早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當中,就提出了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主張。他如此寫道,“欲籌賽會之區(qū),必自上海始。”而我們的老市長汪道涵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在提到由上海申辦世博會時做了這樣的比喻:廣交會是戰(zhàn)術性的,管一年,世博會是戰(zhàn)略性的,管50年。現(xiàn)在想來,這話說得多么精辟、深刻。

  世博會的核心價值體系

  最能夠體現(xiàn)世博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有三個關鍵詞:進步、創(chuàng)新和交流。“進步”,是世博會的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是靈魂和動力;“交流”,則是在傳播技術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的今日,世博會仍然值得人們親臨現(xiàn)場、親自體驗的關鍵。

  我們常常說,世博會是人類文明的盛會。那么,它為何不是一個商業(yè)性或者經(jīng)濟貿(mào)易型的博覽會呢?要領會世博會的精髓,必須首先了解世博會的核心價值體系。

  博覽會起源于早期的集市。18世紀前后英國和法國競相舉辦大型的工業(yè)博覽會,以展示工業(yè)革命的偉大成果。以法國為例,從1798年到1849年50年左右的時間里,就舉辦了11屆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博覽會。而當英國的阿爾伯特親王(女王的丈夫)了解到,光是1849年這一屆巴黎博覽會上就有4500家參展方時,他就下定決心要搞一屆更大規(guī)模的、全球性的且能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博覽會。

  阿爾伯特親王做了兩件事,一個是要建造一個大型的現(xiàn)代化建筑,以滿足現(xiàn)代博覽會的需求。當時由園藝師帕克斯頓設計的用鋼鐵和玻璃組合而成的水晶宮中標了。他的設計恰好迎合了當時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建造一個現(xiàn)代化的大型展館的要求。第二,阿爾伯特親王親自設計了一個展會分類框架。畢竟,舉辦這么大規(guī)模的世博會必須要有秩序。大家知道,中世紀前后的歷史觀是以循環(huán)論為主導的,認為一切都是周而復始的,而不是循序漸進、向前發(fā)展的。但隨著地理大發(fā)現(xiàn)、新航路的開通,以及工業(yè)革命以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類理性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進步”逐漸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個主流價值觀念。于是,“進步”也成為阿爾伯特親王設計整個展會框架的核心思想。為此,他不僅將整個展會框架分為“原材料”、“機器”、“制造”、“藝術”四大板塊,還請人專門根據(jù)這四個板塊設計了一個分類表。后來,基本上每一屆世博會都有一個分類體系,有一個分類表。而且,這套布展思想也歷經(jīng)不斷革新,形成了一整套可以落實為各層級“園區(qū)”的布展思路。1867年法國巴黎世博會,第一次在展示形式上出現(xiàn)了參展國的國家館,也首次將世博會展覽從展館延伸到外圍的公園形成整個園區(qū)。到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再次進行了空間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變化,當時建設的產(chǎn)業(yè)、機械、農(nóng)業(yè)、藝術四大主題館正是如今世博會“主題館”的雛形。從1876年費城世博會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館、地區(qū)館。到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把一個統(tǒng)一的主題貫穿于整個世博會,并首次由一些大型企業(yè)(如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建設了各自的企業(yè)館為止,“國家館-主題館-企業(yè)館”這一現(xiàn)代世博會園區(qū)結構基本形成,意義深遠,影響至今。

  那么,除了分類、園區(qū)結構,世博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到底是什么?如果需要用三個關鍵詞來提煉,我想,是“進步”、“創(chuàng)新”和“交流”。

  首先,何謂“進步”?且不說150多年來世博會歷經(jīng)風雨寒暑,始終保持了以“進步”為主線的核心價值觀。而且,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文化觀念,一旦形成了以后,就會有人自覺地去維護它、發(fā)展它。比如,在1855年巴黎世博會上,當英國代表團看到巴黎世博會的展區(qū)當中一些展品被標注了價格,馬上就提出抗議:世博會不是一個商業(yè)性的博覽會,怎么能標注商品的價格呢?在以后的世博會上,就再也沒出現(xiàn)過往展品上貼注價格標簽的情況。世博會不是一個商業(yè)性的博覽會,而是一個文化的、文明的博覽會。

  何謂“創(chuàng)新”?我們過去常說,“一切始于世博會”,這是很有道理的。世博會要展示的是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當時最能突出表現(xiàn)人類文明進步的就是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凡是與發(fā)明有關的一切展品都可以拿到世博會上來展示,所以首屆世博會把原樣大小的兩臺蒸汽機搬進了場館。以后幾屆世博會把大機器、發(fā)電機、克虜伯大炮都搬進了世博會,讓大家來親身體驗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因為,在那個時候,最能夠體驗工業(yè)革命成果的就是龐大的機器。

  于是,可能有人會問,以前人們需要到世博會上來親身體驗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但現(xiàn)在傳播技術已經(jīng)很發(fā)達了,任何新的技術和理念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內(nèi)在全球得到傳播。那么,人們?yōu)槭裁催要來世博會呢?這就是我要講的世博會的第三個價值觀———交流。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不可少,人類本性深處蘊藏著一種歡慶節(jié)日或者情緒共鳴的激情。這種激情需要被激發(fā),而人不到現(xiàn)場是很難感受到這種激情的,所以人們還要到足球場去看足球,到電影院去看電影,要和大家一起感受這種激情。世博會就是要滿足大家的愿望,提供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平臺。所以,交流是世博會非常重要的價值觀,而展示、娛樂文化和論壇也成為世博會的三大要素。除了如今風靡全球的主題公園模式的靈感起源于世博會,現(xiàn)在幾乎每一個大城市都有的國際性會議中心也源于世博會的創(chuàng)造。隨著世博會的發(fā)展,論壇這一集聚全球智慧的形式,已成為世博會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世博會論壇也促進了世界各地城市國際會議中心的興起。

  在世博會這個交流的舞臺上,文化沒有強弱、貧富、新舊、大小之分,每個國家或民族都展示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科學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19世紀末開始,人們更是努力促使博覽會從技術競爭的平臺轉向思想交流的平臺,把注意力集中到對全球、對未來的共同探討上。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為各種觀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獨一無二的方式,這就是世博會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世博會的主題與主題演繹

  辦博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主題演繹的過程。而主題演繹不僅僅跟世博園區(qū)的建設有關,也與園區(qū)外整個城市的文明環(huán)境和市民素質(zhì)密切相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是一場秀,而是與我們?nèi)粘I蠲芮邢嚓P的一次主題實踐活動。我們每一個人都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

  人類的社會活動和藝術創(chuàng)造離不開“主題”這個詞。盡管世博會的辦展也是從無主題到有主題的,但世博會從來都帶有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氣息,表達了各個時期世界人民關注的熱點。

  最初的世博會,其正式名稱當中都會有兩個詞匯:工業(yè)(或勸業(yè))和藝術。在當時的世博會上都有藝術館,工業(yè)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焦點。那個時候有一種流行的說法,看一個國家是否卓越,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看工業(yè),一個就是看藝術,兩者相輔相成,一方卓越必然會影響到另一方。在中國最早的兩屆工業(yè)博覽會(即南洋的勸業(yè)會和西湖的工業(yè)博覽會)上,也都有美術館。

  以后展示的重心開始向教育轉移,并開始更多地關注精神層面的問題,大眾教育就是在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發(fā)展起來的。從19世紀末開始,世博會為促進教育的大眾化和制度化提供了重要的平臺。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主題是“文化與教育”。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文科館專門展示了初級教育,顯示出當時的主辦方對教育的重視。

  進入20世紀以后,人類科技事業(yè)迅速發(fā)展,世博會展示的重心也開始向科技轉移。美國為了突出自己在全球科技的領軍地位,在1933年大膽嘗試用一個主題“一個世紀的進步”貫穿整個世博會。現(xiàn)在有很多人說,世博會的主題是1933年開始的,這個話只是說對了一半。其實,世博會在1933年以前就有主題了,只是“隱而不宣”或作為一種主旨思想滲透在每一屆世博會的分類法當中。但1933年以前世博會的展示基本上像一本百科全書,只要有好的東西都可以拿到世博會上來展示,大家也紛紛按照這樣的“百科全書”前來展示全球人類文明的進步。直到后來美國人發(fā)現(xiàn)這種面面俱到的展示方式,不利于突出辦展所在時代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fā)展。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放棄了分類法,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展示主題———科學,請大家就據(jù)此來提供自己的展品。為此,還專門建設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科學館,用科學來貫穿整個世博會的展示。當時美國的這種做法受到了一些批評,有人認為這樣不倫不類,沒有分類法怎么來展示。美國人說就是用“科學”,凡是跟科學有關的都可以拿過來,與科學沒有關系的都不要拿過來。后來,大家才覺得這種方法倒是能突出展現(xiàn)人類某一領域的進步和成果。

  1933年以后歷屆世博會基本上沒有放棄過科學的大旗,盡管二戰(zhàn)以后人們也開始對科技進行反思。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把原子球置于園區(qū)的中央,突出了科技的主題。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以五個主題館生動地表現(xiàn)了“宇航時代的人”的主題。到了20世紀下半葉,隨著人類對地球的過度開發(fā)和資源的過度消耗,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發(fā)展方式。

  1972年聯(lián)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首次以環(huán)境為議題的國際會議,兩年以后在美國的斯波坎舉辦了1974年的世博會,叫國際環(huán)境博覽會。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將環(huán)境問題作為主題的世博會。1982年舉行了第一個以“能源問題”為主題的諾克斯維爾世博會。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開始醞釀新一輪的發(fā)展課題———“可持續(xù)發(fā)展”。

  1992年6月,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通過了在全球各國和各區(qū)域?qū)崿F(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綱領性的文件,就是《21世紀議程》。從那以后,每一屆的世博會基本上都延續(xù)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線。如,1998年里斯本世博會的主題“海洋,未來的財富”;2001年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自然、科技”;2005年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將從科學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視角探討全球城市發(fā)展。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世博會關注主題演繹工作,還是從1994年開始的。1994年國際展覽局頒布了《1號決議》,要求每一屆世博會第一號的特殊規(guī)章必須是主題演繹,即對主題的定義。從2000年以后的每一屆世博會,它的第一號特殊規(guī)章就是主題演繹,或者是對主題的理解。國家在提交主題陳述的時候也必須嚴格符合主題要求。像我們這一屆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你符合了這個主題就可以來參展,不符合就不能來參展。這是第一號特殊規(guī)章給你確定的,所以主題演繹這個工作非常重要。

  那么,究竟如何進行主題演繹?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演繹有哪些特色?我們看到,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五個副主題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經(jīng)濟的繁榮”、“城市科技的創(chuàng)新”、“城市社區(qū)的重塑”以及“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互動”。所以,要做好主題演繹首先要回答好三個問題:什么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么樣的生活觀念和實踐讓城市更美好?什么樣的城市發(fā)展模式讓地球家園更美好?

  為此上海世博會強調(diào)要把辦博的整個過程看作是一個主題演繹的過程。主題演繹不僅僅跟世博園區(qū)的建設有關,而且與園區(qū)外整個城市的文明環(huán)境和市民素質(zhì)都密切相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是一場秀,而是與我們?nèi)粘I蠲芮邢嚓P的一次主題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同時,上海世博會還強調(diào),要把主題演繹貫穿于展示、論壇以及活動整個過程當中,比如,在展示中演繹歷史建筑如何為現(xiàn)代生活服務,在論壇中共同探討未來城市發(fā)展是什么模樣。再比如,在文藝活動中突出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要貫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也讓每一個參展方通過自己獨特的演繹和深化,來回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

  因此,上海世博會與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關系,而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的時候,我們將要展示的不僅僅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qū),而是整個城市。讓我們大家齊心協(xié)力、奮力拼搏,為把這屆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作出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貢獻。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招聘信息網(wǎng)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chǎn)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