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2年12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清華EMBA全新課程體系,這是清華經管學院開辦EMBA教育十年來第一次系統性地更新課程體系。圖為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斌答記者問。
以下為問答實錄:
問:《人民時報》記者。您提出培養有遠見的思考者,您培養的學生,不僅可以引領一個企業,還可以引領一個產業,當時得到非常多的人的認同,人們還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清華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可以真正培養出一流的領袖型的企業家。他們可以真正代表中國在國際舞臺代表中國的企業,目前距離這樣的人才的培養目標,從國際相比,我們欠缺哪些?為此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做怎樣的努力?
錢穎一:一年前的EMBA開學典禮中,我提出了我希望我們的企業家能夠出現我們叫做有遠見的思考者。這個的背景是喬布斯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一個榜樣。他是一個思考者,或者說是創新者,但是他又是有遠見的,在他去世那天,蘋果公司簡短幾句話的評價中就用了這個詞。蘋果他們的廣告最著名的就是不同的思考。有遠見的思考者,他不僅搞好一個企業,而且可以改變一個行業。這就是為什么喬布斯,他不僅僅是CEO年度人物。
這個是巨大的挑戰,缺什么?這里缺很多。《喬布斯傳》[微博]英文原版有一句話,說他是什么樣的人?他站在人文與科學之間。所以他才不同于一般。這是其中一個例子,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把會通作為四個模塊之一。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設計出“天、地、人、通”四個模塊。在這,我想請我們學院黨委書記楊斌教授來繼續回答這個問題。他是最早提出這個創意的教授,而且他為人這個模塊開出非常重要的課程,就是《思考、決斷與領導力》。請他介紹框架形成以及定位,如何培養出世界級的企業家,或者說未出現世界級的企業家創造條件。企業家培養還是有限的,但是我們要創造一個條件,讓這樣的企業家能夠誕生出來。
楊斌:非常好的問題。可能錢老師忍不住還是覺得沒有人問這個“天、地、人、通”這個事,所以讓我做一些說明和解釋。因為今天這個發布會很重要兩個字,全新,在商學院當中,大家會比較注意課程。其實后面兩個字挺重要的,它是一個體系,全新課程體系。大屏幕當中曾經重點強調的一些字眼,代表著清華EMBA引領全國EMBA教育所推出的課程體系中間最要害的思想。我用思想兩個字,今天這個發布會院長解釋了一些既有框架,又有細節。
中間有一些技術含量,這個詞大家比較熟,在學術上有點意思的。先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很多人上過不同的學,學過不同的專業。學到的課程,四年制的大學,五十多門課程,這些課程的存在究竟是習慣還是自然?這是一個值得花時間想想的問題。有時候發現學長、學姐十年前上的也是這樣的課,你有種錯覺,覺得這些東西就是自然的。自然的意思是什么?沒有人特別愿意挑戰自然。一天吃三頓,究竟是習慣還是自然?很多人說其實應該是三次,吃一段時間排空就餓了,這是自然,至于吃幾頓那是習慣問題。
你感覺MBA十幾門課,進這個商學院也是這樣,進那個商學院也是這樣。卡洛斯到日產的時候,他經常和他們說的話是,到了印度以后,很多人說那個東西是圣牛,不能碰的,到了日本也是。其實沒有這個東西。商學院的課程體系這個東西,自身對它的反思和批評是一路走來,一路伴隨。那些批評是表面,淺層次的,更深層次的,今天的發布才是回應他的。
我們到商學院到底要學什么?很多的同學喜歡討論。很多EMBA同學應該理解這兩個詞特別大的差別,為什么地的模塊中在MBA和EMBA占的分量是有差異的。有一家公司生意紅火,是不是意味著管理非常得當?為什么這個里要有“天地”的模塊?很重要的是在中國把一個企業做好,會發現內部管理如此得當的時候,如果不能知曉天時,有可能正走在快速的有效的滅亡的路上,很有可能。不只是在中國,世界也是這樣,柯達的,與我們中國很多紅火的企業,都還做的得當、有效管理。
如果從生意的角度來講,你會發現“天、地、人、通”是很自然的,一個最簡短的回答,難道不是嗎?難道不該是這幾個東西嗎?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中西會通的角度談談我對全新課程體系的理解。西方人思考問題的時候,科學精神中間包含著一樣,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來講,有一點還原論的思想,“地”的模塊有小部分,其他的院校開設的EMBA的課程,把一家公司成功拆成好多的職能,好像每個職能做好了的話,最后帶來成功的企業。中國的思維有非常強的整合性,“天、地、人、通”四個字里,包含著很多我們對于怎么才是一個成功或者基業常青偉大公司的理解在這里。
你會談到“天、地、人”三個字古已有之,如果那時候就是全球化的時代,就是知識爆炸時代的話,也許古人早已經加上第四個字通了。如果看天、地、人、通中間包含著另外一個細節,很有趣。我第一次看短片很震驚,非常喜歡。這里有什么東西?我們同學到清華談生意的時候,和管理的視角會不同。清華園里有文物,清華里也有“黃金”,這個黃金就是機會。
《清華探究》是錢院長本人傾注極大的心血推出的課程。這個價值在于功夫在課外。有一些EMBA同學,由此會對整個公司,或者生意帶來很多的機會。課程體系改革最怕的一種思維,制造者導向。我們商學院是培養管理者,培養企業家的。最麻煩的一件事,就是我能制造一些什么,于是我想把這些東西賣出去。剛才回答你的問題的時候,那段話很值得我們玩味,實際上在討論全新課程體系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時候,做了十次研討會,每一次非常的熱烈。其中有一點很重要,不能有制造者導向。
我們現在有多少老師?160多個老師,現在正在開的課程,想把這些課程碼一下推給EMBA同學,這樣弄的結果,很容易出現對EMBA課程,包括對內容的批評。這些課程今天列在這,很多EMBA項目的工作人員心里既是感到興奮喜悅,同時感到挑戰和壓力。中間大量課程需要我們以某種方式去把它重新設計和實施出來。這是由什么而起的?由今天到底什么樣的人稱得上能夠駕馭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走向更美好未來的企業家和高管群體的認識。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的認識,而設計出來的。
他們是什么樣的人,你對他們有一點理解,他們要什么,你有理解之后,才有今天所謂的天地人通的構思和設計。我也特別提醒各位記者,各位新聞界的朋友,我們包括“天、地、人、通”四個字另外,中間仔細揣摩,也包括四度,我稍微解釋一下。做點背后的詮釋。
先說說動詞。“天時、地利、人和”中國人很容易想,造成企業家、高管對三者態度不同。我們訪問魯冠球的時候問他,好多和你一起出道的人,后來為什么都沒有了?他說他們很想改變大環境。為什么叫做知曉天時?地利就是什么?這個企業家最能自己做文章的事情,所以我們用了把握。“地利”這個東西一個企業做不了,這個企業就完了,那是最基本的東西。“人和”是需要企業家精神,需要領導力,需要企業高管的高超的對于人性的,對于社會性的一種把握。
我的一門課,也可以認為重新梳理之后的可稱,四大思維,八大能力構成很重要的框架。我最早時候把它命名為CEO學。CEO應該學點什么?是從這樣的角度。最后兩個字很重要,八方。是哪八方?為什么是這八方?這里都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其中有一度我很喜歡,就是溫度的說法。當人們有什么描述,中國新出來這一批領導人的時候,有一些媒體就覺得他們似乎面目一新,同時很有溫度。或者我說有點六個字,說人話,接地氣,一個組織溫度的含義是活的,充滿著活力的,但是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有需要很多知人善任,駕馭能力。希望“人”這塊,希望給企業家或者高管提供一些梳理的可能性。
我們歡迎接受新的課程體系的EMBA同學成為共同的建設者,因為任何課程都有從開始到完善提升的過程,今天的發布,希望引起更多的推動EMBA事業管理教育工作者的一些關注,是因為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中國的管理教育中間,EMBA的獨特性,它在全世界范圍可能的獨特性,提供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在這方面所做的創造,本身可能自出發時,就可能有著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特征。我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他,EMBA同學真正的從中間得到很好的收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