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長安講壇第58講,長安講壇總第189期,做客專家是論壇成員、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他演講的題目是:新需求、新模式、新人才。
以下為演講實錄:
媒體來源:新浪財經湯敏說,現在以他為代表的學者們也正在思考一些方式,比如說他所在的友成扶貧基金會推出的“雛鷹計劃”,便是這樣一種新的嘗試。
據他介紹,友成扶貧基金會是由一批企業家和一些非常知名的企業捐助成立的一個基金會。這個基金會主要的目的是扶貧,而且是以人為本的扶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進行社會創新。這里面就包括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一個稱之為雛鷹計劃。雛鷹計劃的目的是給年輕人創造一些去基層鍛煉,進而對自身能力自我發現的機會,通過建立青年和基層民眾之間的聯系,來培養青年的公益精神、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具體做法是,從今年開始,每年招收50人左右參與計劃。這些參與者的學業成績要優秀,自身要有社會責任感,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通過10個月左右的基層鍛煉,2個月左右的課堂集中培訓,培養自身的各種能力。“我們還找了一批知名的企業家和一些著名的經濟學者來擔當他們的導師,并且一個學生配一個導師,以便能夠及時跟蹤、幫助這些學生不斷發展。”湯敏說。
據他介紹,雛鷹計劃的第一個內容是基層實踐。在這10個月里,計劃的參與者們主要要做兩件事情。一個叫做社區主導型發展項目。這個項目是世界銀行批準的一個扶貧項目,為此世界銀行給中國政府提供了一億美金的扶貧貸款。過去的扶貧都是政府給一筆錢,同時政府決定這筆錢的用途,是給這個地方修路還是建學校等等,這是一種政府主導型扶貧。但新的理念是,政府把錢給這個村里,由村民自己來決定是修路還是建學校,并且由村民自己來實行和監督。這種方式已經在一些地方做了一些實驗,事實證明,比過去那種政府主導型扶貧效果要好得多。
現在準備較大規模地推廣這種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些人,稱之為項目的協調員,去幫助村民實行。雛鷹計劃的一部分參與者們通過宣傳,幫助村民來了解到底這些錢需要怎么用。在這個過程中,協調員通過一系列的宣傳、組織、發動來鍛煉自己的相關能力。湯敏說,現在許多學生最缺乏的就是組織能力、說服能力以及了解老百姓需求的能力。通過這種鍛煉,能夠學到很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幫助了這些貧困地區的發展。
另外一部分參與者,則會通過扶貧辦組織的社區互助資金來幫助農民解決怎樣運用資金的問題。湯敏表示,現在國務院跟扶貧辦、財政部聯手,國家財政在參與試點的每個村里撥15萬元人民幣作為種子基金,再加上村民自己的一些錢,給貧困人口發放貸款,讓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脫貧。這種模式已經運作了好幾年,到目前為止,17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資金已經撥了下去,中國已經有1萬1千個村子在實行這種村基金模式。現在要做的是把這種模式向更多的貧困地區推動。
在推動的過程中,需要宣傳,需要教給村民們怎樣有效率的運用資金,包括怎樣把村民組織起來,怎樣去找出貧困人群,怎樣建立賬戶,怎樣來監管,怎樣把錢收回來等等。這需要很多人幫助村民去做。在這個過程中,雛鷹計劃的參與者們能學會怎么樣組織村民,并且了解村民的需求,同時自己也能得到鍛煉。
第二個內容是培訓。對于這些參與者的培訓計劃,湯敏介紹說,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部分是基礎素質,包括公益理念的培訓,中華文化的培訓,還包括怎樣組織群眾,怎樣管理,怎樣解決問題,怎樣做演講,怎樣進行人際交往。“我們會找最好的培訓老師來給這些學生做培訓,在下去之前和下去之中,都會掌握一定的方式。”他說。
第二個部分是導師制度。基金會會邀請包括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微博)、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徐小平這些中國非常著名的企業家,還有一些知名教授等等,一個學生配一個導師。這些導師將作為幫助這些同學成長的志愿者。他們每年至少有兩次以上與培訓者交流的機會,面談,答疑,幫他們修改報告等。接受培訓者們也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通過電話與他們的導師進行交談。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這些培訓者與這些人有所接觸,從中學到有益的經驗。
第三個是就業支持。這些接受培訓者經過了一系列的鍛煉,不僅有愛心、能吃苦,而且還了解了中國社會最底層的情況,這種人才往往能夠受到企業的青睞。湯敏說:“我們跟一些企業簽了約,這些企業有了就業崗位會優先考慮他們。企業對他們很關注,甚至在招聘志愿者的過程中,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就會跟我們一起面試。如果這些培訓者們要到國外上學的話,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推薦信。如果一些人參與了這一年的培訓以后有興趣做公益,我們也可以向這些國內急需公益人才的基金會推薦。通過這些辦法,使培訓出來的人才不至于浪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