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陸雄文:EMBA教育的三點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1日 19:06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近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做客新浪EMBA頻道《商學院院長系列訪談》,就如何用前瞻性思考引領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讓校友行業和社會發展,如何將校友工作從學生入學開始抓起等話題發表了他的觀點。

陸雄文:EMBA教育的三點反思媒體來源:新浪財經

  本期嘉賓陸雄文簡介:

  陸雄文教授現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陸教授的教學和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國不成熟市場營銷、因特網營銷、服務營銷和企業組織變革等,在國內外權威刊物和會議上發表五十余篇論文,并出版了4部著作及教材。

  陸雄文教授還擔任第四屆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1世紀管理教育與學術聯盟(ABEST21)副主席、亞太管理學院聯合會(AAPBS)理事,并任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名譽教授、挪威管理學院名譽教授。他還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十屆委員。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中國的EMBA教育時間并不長,您本人非常看重國際化,同時您也有很強的國際背景,您來比較中國的EMBA教育和國外的EMBA教育有什么樣的區別?如果有差距的話,這種差距是什么?

  陸雄文:應該說中國的EMBA教育時間很短,才9年,成績和不足都存在,因為是新興事物。成績應該說是正面的,是得到充分肯定的,因為在國家對MBA教育的控制還非常強的時候,MBA無論是培養的資源能力還不夠,另外還有名額的限制,MBA的總量規模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EMBA的發展是對MBA教育很大的補充,也給商學院一定的自由來探索和改革發展,也讓那些原來失去了或者錯過或者自己當時不夠重視的,一個更高等級的教育機會,對一些企業家、對一些高等方面來講又可以重新獲得,因為到了三十四五歲再去跟年輕的二十八九歲的人一起去考GRK,那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情。當時覺得并不重要,覺得并不那么的必要和緊迫,就選擇等待或者放棄。既然有了EMBA教育,他其實很愿意回過頭來整理思路,去系統化的學習管理知識,并同別的行業先進者分享教育,他們愿意有這樣的機會。所以EMBA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這樣的需求。

  我們正面的同美國相比,我們可以看到EMBA教育的三個特點:一是為那些比較有成就的人士和非常高級的管理者得到教育的機會。在美國相對來講,EMBA有比較資深的管理者,但很多也是中層管理者,也就是三十二三歲、三十五六歲的比較多。美國現在講到EMBA的話,一定是“Weekend”,因為美國“Part-time”的MBA比較少,實際上把我們大陸比較多的“Part-time”的MBA跟我們的EMBA可能是一個折中,介于“Part-time”和EMBA之間的一種,相對比較年輕的,回過來講,這是我們業內教育的特點,也是反映教育的價值,因為對這樣一些人系統化的資訊,可以讓我們企業少都一些非理性決策的彎路。這是從正面來說。

  二是中國的EMBA教育更多的是本土化的、商業實踐的考察和分析,對于企業實踐來講有直接的正面指引作用,EMBA學生要求非常高,希望學了以后馬上回去就能用。這樣也挑戰了我們老師在從知識的設計,到底要給學生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到采用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某種角度上講對他們是一種挑戰,是一種“倒逼”,讓老師有很大的提升機會。美國的EMBA教育總體上來講是MBA教育的翻版,針對年齡和時間安排的不同課程也會有變化,相對來講EMBA的學生比MBA的學生年齡要高一點,也會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學,也會更多的來討論實際的問題,來回應學生所面臨的現實挑戰。但是從我們本土EMBA來講,我們EMBA很多的課程教學,應該說EMBA和MBA已經做的,否則的話,EMBA的學生是不會感到滿意的。

  三是我們的EMBA教育在中國有很多的創新,我看到很多學生都有了“游學”、“移動課堂”,中國的一種古道思想,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既開拓了視野,到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去考察,知識才可以更豐富。這樣一種學習的課程,是一種啟發式的學習,對于學生消化理論課堂知識,能夠開拓視野,讓有一些過于傲慢的成功企業家或者高層管理者能夠看到山外有山,這是有好處的。有些學生為什么會被好的商學院招過來讀EMBA,往往可能在行業里正是因為很成功,就非常迷信自己,有很強的路徑依賴,但是他“游學”和開拓視野以后,會有一種謙和和本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種方式是非常有創新意義的。我們的EMBA也非常重視網絡的價值,國外也很重視,但是國外的重視主要還是基于非常直接的或者短期的一種利益關系,在中國我們EMBA的同學有兩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學習的網絡,大家進行分享,像“游學”,課堂的討論和課堂外的交流都實現了。另一方面有商業合作機會,有大家彼此的相扶、相處,有因此形成了一種友誼。這種友誼是這些同學離開大學,20年、30年以后重新找回來一種比較少了一些功利,少了一些勾心斗角的成份,更加具有非常樸素真實的情感。像復旦管理學院EMBA的學員跟我講,這兩年的學習使我成長很多,不僅是知識的吸取、知識的系統化、知識同實踐的結合,而且找到一批很好的同學和朋友。這個價值也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項目當中多少都有這樣的特征。

  但是相比海外來講,美國的EMBA項目來說,我們還是有不少差距需要去彌補,因為在美國并不是說所有的商學院都有EMBA教育,這個同中國不一樣。我們現在說EMBA辦了多少年以后,可以辦,MBA辦了多少年以后可以辦EMBA,潛臺詞就是說幾乎所有的院校都要努力去爭取辦EMBA,EMBA是一個更高級的階段,這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國外的商學院有EMBA項目的原因是因為有市場,有這樣的資源能力,像哥倫比亞、“UCIO”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的EMBA教育當中有三個問題值得反思,首先在理念層面上,我們為什么要辦EMBA?其實如果你有足夠的MBA的生源可以來培養,幫他們培養好,可以為很長期的人才發展提供很大的支持。然后你一定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地區、所有的城市都具備非常充分的EMBA的需求,現在很多有拿了資格的就跑到別的地方去,因為本地招不到足夠多的人。

  這讓我想起30年以前用的糧票,我們在大學里面,女生糧票用不完,怎么辦呢?就送給她比較要好的男同學,因為男同學吃不飽,但是也許女同學覺得我沒有什么要好的男同學,那怎么辦呢?她就把這個糧票拿去換雞蛋,把這個價值利用起來。這是計劃經濟。我們今天辦管理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不應該按照計劃經濟的思維來辦,這多少會背離我們教育的本質或者說異化了教育的理念。現在很多學校都爭取辦EMBA,但是卻沒有去深刻的思考EMBA真正秉持的理念和準則是什么。無形當中給社會產生了很大的看法,你辦EMBA就是為了有現金流,你辦EMBA就是招學生,容易來進入商學院的碩士級的教育項目,并成為EMBA。然后你付了錢,讀到了學位。這個情況是存在的,損害了教育的品質,損害了教育的形象,因為教育的使命是提供公共的產品,無論它是傳遞知識還是培養人才,大家對公共的事業產生質疑的時候,那也會造成社會的危機。我們看到有些學校的確EMBA教育的資源能力并不很充分,它不是去想積累資源的能力,而是把這個拿到以后,怎么樣去物盡其用,把這個價值體現出來,而他對這個價值的理解就是怎么樣讓這個變現,他自己沒有人,就到處請人幫他上課,當然稍微好一點的最好,如果不夠好也沒有關系,反正只要這個學位能夠發出去,就有現金流進來,現金流進來比現金流出去肯定要多,就有了剩余,這個剩余拿回去正好可以來養這個管理學院。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圖片 含視頻 含投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