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嘉
在國外空調市場上,一直有日派和美派兩大中央空調派系。其中日派以大金和日立為代表,主要產銷多聯體(一拖多)和水系統的中央空調;而美派以麥克維爾和約克為代表,主要產銷風管機。
在中央空調市場迅速崛起之時,日、美兩大中央空調派也悄然進入中國市場。由于日、美兩個派系的中央空調體形龐大,安裝復雜,令人咂舌的價格使他們難以脫去“貴族”的外衣而進入尋常百姓家。兩大派系的中央空調除了普及中央空調的概念之外,并未在中國市場掘到他們的第一桶金。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國內的中央空調品牌憑借其原有的技術優勢、完善的銷售渠道和穩固的售后網絡在這一新領域先聲奪人,捷足先登。這些品牌的代表一是海爾,另一個則是原來在空調業并不顯眼的清華同方。
早在1996年,海爾就開始涉足中央空調領域,因為他們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發現了中央空調市場的巨大潛力。憑借在空調變頻技術上的優勢,他們迅速在變頻一拖多技術領域有了建樹。由于變頻一拖多空調成本合理,安裝相對比較簡便,容易和裝修結合在一起,比較適合消費者的口味。海爾在中國市場上成了多聯體(一拖多)派系中央空調的象征。
清華同方的代表作是水冷系統的戶式中央空調,其推出的系列水冷中央空調在市場也著實風光了一把。
日、美兩派與本土中央空調品牌“土洋之爭”的結果也是用戶的選擇的結果。海爾變頻一拖多與清華同方水系統的家用中央空調脫穎而出源于它最符合目前空調的消費國情。
中央空調在2002年的市場上開始擁擠和熱鬧起來。據統計,2002年已開始涉足中央空調業的廠家一下子達到了近60家,大家摩拳擦掌,紛紛想動一下這塊新奶酪。
2001年到2002年,中央空調的品牌集中宣告它的行業探索階段的結束。就如家用空調市場競爭出了一二三線品牌一樣,中央空調的洗牌結果塵埃落定。
一線品牌以海爾和清華同方為代表。海爾作為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于2001年已占中央空調行業的46%市場份額,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清華同方名聲鵲起是與它的電腦分不開的,但聰明的清華同方憑借中央空調在空調業也開始嶄露頭角。現在國內品牌中,清華同方成了冷水機組中央空調的代表。
二線品牌以日派和美派兩大派系的外國品牌為代表。這些品牌擁有在國外開拓市場的經驗,是中國中央空調品牌不可忽略的群體。尤其在解決技術難題和空調維護方面,他們顯得游刃有余。
但是他們也開始遇到一個難題:要在中國市場立足,就必須要解決本土化的問題。否則,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
三線品牌則是剛剛進入中央空調行業的其它中國品牌。這些品牌實力參差不齊,他們之所以進入這一領域,一方面是迫于普通空調行業競爭的壓力;另一方面是跟風而至,認為凡眾人轟搶的必為“風水寶地”。
這些品牌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如果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短期內上升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需要提醒的是:中央空調專業化的行業特點決定了那些技術上捉襟見肘的企業,即使進入這個領域也可能最終空手而歸。中央空調需要那些技術過硬、設計能力強勁、有強大售后隊伍的企業。大家熟知經濟界的經典做法:要有能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的實力和技巧才行。倘若你生產的冰連赤道的人都不感興趣,談何發展呢?
背景
起源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中國空調業備受世界家電商的關注。勿庸置疑:中國空調市場不僅是潛力最大的空調市場,更是目前世界消費量最大的市場。中國空調市場曾經歷過一段相對平穩、快速發展的階段。
按機型劃分,原有的空調市場可分為窗機、壁掛機、柜機和大型商用中央空調。各種機型優劣互補,在市場中各自占據自己的消費空間。
市場是不斷發展的,各種機型的空調在市場的舞臺上經歷了它們各自的輝煌階段。
窗機由于安裝方便、速度快,而且價格便宜,八十年代末曾一度暢銷中國市場,空調業由此進入名副其實的窗機時代。但九十年代以來,窗機市場開始迅速下滑,在房屋越來越大、人們追求時尚的今天,窗機過于簡陋和它不太美的外觀,使窗機時代成為昨日黃花。
在窗機走下坡路的同時,壁掛機市場迅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壁掛機市場容量為1000萬臺,約占整個空調業的60%以上市場空間。九十年代初,柜機市場開始啟動,柜機有著其它空調無可比擬的優勢:氣派大方、制冷強勁,吸引了不少大面積居室消費者的目光。但它也有著先天的缺陷:占地方太大。隨著房產升溫,房價升高,如果按一臺柜機占0.5平方米計算,一套房子安幾臺柜機的消費者就會倒吸一口涼氣。
消費趨勢的變化導致空調市場在2001年迅速裂變。裂變的原因是出現了這樣一塊利基市場:有這樣一種空調,有中央空調柔和送風的舒適,隱形安裝不占地,同時又具有節能功能,當然它必須能實現每個房間單獨控制,成本價格使普通消費者也能接受,于是中央空調逐步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