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勇:都是凱恩斯的孩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2:43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傅 勇 經濟學博士 財經專欄作者 美國因次貸危機所引發的經濟衰退正在展開,與此同時,凱恩斯主義正以同樣的步伐重回政策舞臺。兩周前小布什簽署議案,決定實施個人稅收減退和短期投資刺激計劃,該計劃總額達1680億美元,今年將落實其中的1520億美元。后者的規模略微超過美國一年GDP總量的1%。 小布什政府執政七年來,減稅方案并不少見,然而,此番減稅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這不僅僅是其過去施政方略的延續,而是作為一項拯救經濟下滑的政策而出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當然可以作為是放松貨幣政策的配合,但其自身的獨立性不容質疑。 近三十年來,把財政政策作為穩定經濟的政策工具并非在教科書理論上那樣的順理成章。1971年,在總統任上的尼克松略帶諷刺地說,我現在是一個凱恩斯主義者。這表征了當時財政政策的流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變動政府收支是熨平經濟周期的主要手段。然而,七十年代后半期的經濟滯脹和嚴重的財政赤字,在今天被認為是反周期財政政策的遺產。隨著貨幣學派和新古典經濟學席卷理論界,把財政政策視為主要手段的潮流隨之逆轉。由獨立央行主導的貨幣政策被推向臺前,成為緩沖經濟波動的支柱性政策,并收到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注意到這些背景,似乎應該賦予此次減稅方案以更多的意義,即凱恩斯式的財政政策或將重新活躍起來。小布什簽署的這項計劃有兩個不尋常之處,凸現了這種風向的轉變。第一個是美國國會以出人意料的速度通過了該提案。眾所周知,美國國會通常爭吵不休,程序冗長。傳統上,所謂的決策時滯是財政政策被詬病最多的地方——每每妥協達成時,經濟衰退或已緩解。考慮到美國的經濟衰退迄今為止仍未鐵板釘釘,這種順利的確是反常的。 更令人驚奇的在于第二點,政策的天平不僅在美國開始向財政政策傾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個傳統上激烈捍衛保守財政、力主財政平衡的堡壘,態度也開始轉變。IMF執行總裁卡恩在稍早時候的西方7國財政會議上表示,貨幣政策在對付眼下的衰退中作用并不大,進而敦促更多國家立即啟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在他看來,不僅僅是美國,占世界GDP四分之一左右的國家都有潛力減稅或增加支出,以防止衰退深化。而兩位重量級人物的觀點也反襯了決策層對財政政策的成見。卡恩的話音剛落,歐央行主席特里謝馬上直率地表示,靈活的財政政策應該被避免。哈佛大學教授、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戈夫也直言,卡恩先生的計劃值得商榷。 在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減稅方案是由里根政府推出的。在供給學派的影響下,里根政府認為減稅能夠擴大生產,增加稅基,并最終增加稅收,由此解決當時嚴重的赤字。與里根政府不同,小布什當前的所作所為是明顯的凱恩斯主義政策,這甚至也很難契合小布什此前減稅政策的含義。凱恩斯式財政政策的一個轉變是,財政政策是管理宏觀經濟的重要工具,不再把增加財政收入和維持財政平衡擺在第一位,要緊的是要通過財政的擴張和收縮熨平經濟波動。 財政政策回歸的背景之一是,與此番衰退開啟之前相比,世界很多國家的財政狀況都正處于一個更為健康的水平上。發達國家的情況是,2007年差不多一半的OECD國家有財政盈余。歐元區尤為顯著。在2001年衰退之前,歐元區整體財政赤字水平是GDP的2.1%,而現在只有0.7%。德國的財政達到平衡,而西班牙、愛爾蘭和法國的財政則都有盈余。新興國家的財政狀況更為樂觀。這是經濟較快增長和資源價格高漲的結果。 進一步看,美國的財政方案最終能否在世界其他角落產生共振,還取決于危機深化的程度。凱恩斯主義政策肇始于大危機前夕,或許,再一次危機財政會讓他再一次復活。危機降臨時,人們會想到誰?一個答案是凱恩斯。本質上而言,沒有人是財政政策的天生反對者。迄今為止,人們還不能肯定眼下這樣的時刻是否正在臨近。不過,一旦衰退深化的趨勢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確認,立即啟動財政政策將是各國當局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要直接干預經濟,沒有比財政政策更成熟更合理的工具了。 凱恩斯在70多年前的語句,現在讀來依然鼓舞人心:“如果在暴風雨的季節,他們只能告訴我們,暴風雨在長期中就會過去,海洋必將回復平靜,那么經濟學家給自己的任務就太過容易而無用了。” 中國現在需要的當然不是什么凱恩斯式的刺激計劃。去年財政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這在客觀上有助于抑制經濟過熱和物價上漲壓力。但在很大程度上,財政政策要在將來發揮作用,財稅制度和預算制度上還有很多基礎性工作要做。尤為重要的是,財政支出應加快向公共財政的方向轉型,吃飯財政和面子財政應盡快轉變成教育財政、醫療財政和支農財政等。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財政體系,才能在必要時彰顯出調控經濟的威力。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