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抗行:吳越爭霸的經濟教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19:01 《小康》雜志
吳、越兩國的治理模式簡單粗放,對依靠軍事占據的土地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軍事勝利不能轉為經濟勝利,軍事活動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消耗。 ★文/陳抗行 任偉禮 伍子胥逃難來到吳國,吳國公子光(即后來的吳王闔廬)如獲至寶,將伍子胥奉為座上客——盡管此時已經進入春秋時代的晚期(公無前522年左右),但吳國的政治、經濟制度仍然乏善可陳,在地處中原的諸侯國眼中,與蠻荒之國的越國也差不多少:人口稀少,國用不足;政治上,還長期采取“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打起仗來,如同一群烏合之眾,一點戰爭藝術都不講。唯一可以說說的,僅僅是吳國鋒利無比的武器,如吳鉤,一種似刀,又非劍非刀的兵器,名揚天下。 在中原各諸侯國里,吳國的價值,僅在于牽制南方那個桀驁不馴的楚國。早在吳王壽夢二年(公元前584年),晉國派大臣申公巫臣出使吳國,傳授一些基本的用兵之術和車戰法,并向吳國灌輸中原諸侯國的價值體系。到此,吳國與楚國開始了長期的軍事對抗。 公子光即位之前,吳、楚兩國有史可載的戰爭有:公元前584年,吳國進攻楚國;公元前570年楚共王征伐吳國;公元前560年秋天,吳又征伐楚國,但被楚國打敗;公元前538年,楚靈王征伐吳國,同時吳國也進攻楚國,占了楚國三個城后離開;公元前537年及公元前536年,兩國戰火不斷,各有勝負;公子光自己也曾四次率兵攻打楚國——半個世紀多一點,吳、楚之間的戰爭發生了至少不下十次。 述說戰爭的目的,在于體會吳國經濟的壓力:這是一個以戰爭補充為基本導向的經濟體系。除了農耕經濟以外,吳國最著名的產業是武器制造產業,與民生無關,并受到官方管制——官方根據軍事項目的需求,直接采購原料、招募工匠,成批量生產。《吳越春秋》記載,干將、莫邪為吳國鑄劍,冶煉時有三百人“鼓囊裝炭”。 以戰爭與擴張為基本方針,導致的結果將極有可能是促成一個“軍需依賴型”的經濟體系。從自由市場“人力、土地、資本”三個要素觀點來觀測吳國經濟社會,人們可以發現,由于戰爭接連不斷綿綿無絕,自由市場持續發展的三大要素都遭到了破壞;相當一部分土地,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今天吳國占領,明天或許落到楚國手中;資本(即財富)大量消耗于戰爭——因而,盡管吳國地處太湖沿岸,有水澤之利,農耕經濟先天優越,但很難指望這個新興的實力派諸侯有多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借伍子胥謀劃之力而即位的吳王闔廬,以及后來的吳王夫差,并沒有對吳國發展中的隱患做出必要的調整,政治基調仍然是軍事擴張,甚至是無節制的擴張。伍子胥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體現在引進了一批職業化軍事人才,如被后世稱為“武圣”的孫子,伍本人的軍事才能也很高。這些舉措對經濟秩序的意義,僅僅在于規范軍事項目,并在軍事活動中保證了較大的勝率,避免人力、物力的意外消耗。隨著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所殺,孫子隱居,吳國的這一點點優勢都難以維持了。吳王夫差在與北部強國齊國的軍事對峙中,掏空了所有積蓄,以致為復仇的越國所乘。 越國復仇成功之后,再也沒有多少出色的表現,其強盛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快地走向沒落。越王勾踐沿著吳國向中原擴張的路子示威性地走了一圈,很快就縮回去。之后的情況,大抵與吳國類似,越國陷入了與楚國、齊國長期對抗的泥潭里了,后為楚國所滅。 值得一說的是,吳、越兩國的治理模式簡單粗放,對依靠軍事占據的土地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軍事勝利不能轉為經濟勝利,軍事活動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消耗:越國曾占領長江、淮河流域,卻因此無法管理而予以廢棄,結果被楚國占領。 回想當初勾踐“臥薪嘗膽”式的經濟管理,即最高級別政府直接介入一線進行運營,注定了勾踐和他的子孫們只能治理一個狹小的領地——領地急速擴大,對勾踐而言其實是一個管理的災難。勾踐式經濟管理,只能用來救急,是一種臨時的財力集中和調度。一旦實現目的,成功也就意味著心理疲倦——不可想象,勾踐將會保持原先的執政風格:他“鳥盡弓藏”、殺死功臣文種的同時,也失去了未來的方向。他不能從經濟生活中總結出一套能長久運行的制度。他的子孫,更無這樣的能力。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