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軍:中國的模式就是不止一個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9日 11:24 經濟觀察報
張軍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prozhang.blog.sohu.com 觀察變革中的中國經濟,很容易走上歧路。我們總是習慣于用一個模式和理論來談論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的成長過程。但實際上,中國不僅這么大,而且地區差別更大。歷史上長期以來的演變,導致中國各地區在初始稟賦、人文環境和體制結構上的差別驚人,很難把中國經濟想象成一個單一的經濟體制。所以,有時候在經驗研究上把地區分開的做法是更有意義的。當然,對一地方進行案例的跟蹤和試驗研究,對于澄清一些復雜的現象有時也的確非常有用。 日前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很大篇幅的報道,說安徽蕪湖的奇瑞汽車生產的第100萬輛汽車下線了。這是個驚人的消息。根據這個報道,奇瑞今年6月份以來還與美國的量子基金成立合資企業,與美國的克萊斯勒公司以及意大利菲亞特集團開始了戰略合作,而且與我們用市場去換技術的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做法相反,它們要用技術去換市場。 其實,奇瑞也好,李書福名下的吉利和華普也好,它們都有著與中國的其他汽車企業不同的戰略。它們是否最終成就中國的汽車產業,讓我們拭目以待。但不管怎么說,它們畢竟不是傳統的國有企業模式,而真正是企業家自己的企業。在中國,你會發現,這樣的企業家的企業從來不是誕生在咄咄逼人和條件優越的上海或者北京,而是誕生在并不起眼的中小城市,甚至鄉村。它們有著與大城市的汽車企業不同的成長和擴張模式。 中國的產業崛起與經濟發展道路的精彩還不僅于此。其實,即使是在大的中心城市里,汽車這個產業的成長模式也是各有各的特色,很難說誰一定勝過誰,誰必然戰勝誰。它們做著同樣的事情,也為了同樣的目標,但它們的做法和成長模式還就是不完全一樣。 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中國經濟的牛津大學商學院教授艾里克·斯恩(EricThun)對中國汽車產業崛起模式進行了研究(見斯恩新書《在中國換車道:外國直接投資、地方政府和汽車領域的發展》ChangingLanesinChina:ForeignDirectInvestment,LocalGov-ernments,andAutoSectorDevelop-ment,CambridgeUniversityPress)。他花了7年時間在5個地方進行調查和追蹤,寫就了這本書,頗受好評。他的調查研究發現,在財政分權和對外開放之后,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和長春的汽車產業的成長表現出了非常不同的模式。在體制上,上海模式的特征是集權的行政體制加上等級制的企業關系,似乎更像日本;而北京和廣州的模式是分散的行政體制加上市場化的企業關系;長春和武漢的模式則正好是分散的行政體制加上等級制的企業關系,看上去幾乎是北京和上海兩種體制最糟糕的組合,但它們也找到了自己的汽車產業的發展模式。 體制這個東西是復雜的。把它拆開來,應該包括了政治、行政、人力資源、環境以及歷史。但是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的結構可能是千差萬別的。可以想象的是,每種體制的相對功能以及強弱環節的分布結構是不同的,所以,盡管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和長春都依賴與外國汽車公司的合資經營,我們還是能看到不同地方的汽車產業發展路徑的不同。在這些城市里,只有上海能比較好地把合資的汽車企業的國產化率迅速提高,而廣州和北京就做不到。原因是,在上海,汽車集團公司是由原來的行政主管局改制過來的,因此,汽車以及零部件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可以繼續依賴著政府的行政力量來維系。而在北京和廣州就不是這樣,它們的汽車企業必須依賴市場并且競爭性地去生存。 汽車產業的成長只是中國體制變革畫卷的一個很小的側面。在很多方面,不同的模式在不同的地方存在,是很有看頭的。中國是個巨大的試驗田,但奇妙的是,試驗的并不是一種模式或體制,而是不同的制度。被經濟學家十分看好的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權模式,就根本不是一個模式。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人還不知道什么是制度的設計,但懂得“包干”這個土辦法的道理。于是中央與地方很快實行了財政大包干的財政稅收體制。到了1988年,由于在實踐中通過討價還價和不斷的修正,3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城市實際上實行著六類不同的財政包干的體制。 北京、河北、遼寧等10個省市實行的是收入遞增包干的體制。而天津、山西和安徽3個省市實行的則是總額分成這個體制。大連、青島和武漢3個計劃單列市實行的是總額分成加增長分成的體制,這種辦法是在“總額分成”基礎上增加的收入再進行與中央的比例分成。廣東(包括廣州)和湖南采用上解額遞增包干的體制,它以1987年上解中央的收入為基數,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遞增上解。上海、黑龍江和山東實行定額上解的體制,也就是按照原來核定的基礎,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確定固定的上解中央的數額。吉林、江西等其余的15個省(市區)則實行著定額補助的體制,即按照原來核定的基礎,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實行定額補助。 回顧這20多年的諸多體制改革的經歷,中國沒有恪守固定的模式,而是允許不同的地方嘗試新的不同的模式,這樣的做法在其他轉型經濟里很少出現。很難說這是中國政治的優點還是缺點。但無論如何,這使得中國的體制變革總體上帶有了濃厚的自然演進的性質,盡管政府扮演著非同尋常的角色。雖然批評家們很容易發現中國經濟體制的種種缺陷,但是由于中國內部的地方差異和不同的模式之間可能存在的互補性,看起來有很多弊端的體制并不一定產生糟糕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試圖去評價珠三角的模式與長三角的模式、蘇南模式與溫州模式、上海與北京、山東與江蘇的模式優劣,試圖告訴政府什么才是最好的模式,但這些努力幾乎無濟于事。這些模式的差異依然并繼續存在著。觀察中國的體制和經濟發展,興許微妙之處就在于,我們必須承認并接受這些地方模式的差異,并且因為存在這些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們才能更好地懂得盡管從整體上看漏洞百出,但20多年來總能不斷取得成功的中國經濟發展。割裂或者分離這些模式的做法都可能誤讀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模式就是不存在一個模式。 中國的制度條件為什么允許并可以出現這種多樣化的模式?它讓我著迷。在這些問題上,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經驗體察與研究。經濟學家有時候會發現,中國各地區的稟賦、社會、政策與體制條件的持久差異往往為我們經濟研究提供一個很好的天然試驗的場地。比如,做教育回報、貧困、收入分配以及公共政策的評估等,中國這樣的自然試驗場是不可多得的。于是,細心的觀察常常帶來額外的喜悅。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