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需急于進行匯率制度改革
確定適當的匯率制度是各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根本。有研究表明,沒有明顯的資料顯示采用釘住匯率或浮動匯率制度的宏觀經濟表現更優。各國不論采取何種匯率制度,宏觀經濟基礎及匯率制度與財政、貨幣、國際收支等宏觀經濟政策的相互協調是最重要的。只是在較靈活的匯率制度下,不可持續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負面影響可通過匯率的變化較快地暴露,并
通過市場活動對宏觀經濟政策產生更強的約束力。而即使是主動改革匯率機制的國家,多數國家的改革也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數年甚至10多年的時間。
近年來,部分國際輿論要求中國盡快實行更靈活匯率制度改革的呼聲日趨高漲,并指出目前中國匯率制度改革的條件已經成熟,如果錯過時機,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本文認為,中國無需急于轉向更靈活的匯率制度,仍需要創造適當的條件和等待更佳的時機進行匯率制度改革。
主要理由是,目前中國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情況并未失控,中國的經常賬戶不平衡并非不可維持,中國的短期外債已經超出了國際警戒線,而通貨膨脹和短期外債較高本身已使人民幣的內在價值存在自我調節的壓力;國際投機情緒高漲,也不利于中國推出更靈活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中國也缺乏獨立性較強的、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目標的央行,缺乏完善的外匯市場;中國銀行業面臨著2006 年底市場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的考驗和競爭壓力。因此,中國仍需要創造適當的條件和等待更佳的時機進行匯率制度改革,包括加強稅率杠桿的調節作用,加快推進銀行業改革和發展金融市場,謹慎推進資本賬戶自由化的改革,使之與匯率機制改革相互配合。
創造匯率機制改革的條件
中國可加強稅率杠桿的調節作用。在實行釘住匯率制度,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權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就須有足夠的靈活性及發揮較高程度的調節功能。特別是在當前,一些國家從貿易保護主義出發,要對中國的部分出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則不如由中國本身靈活運用稅率杠桿進行調節,例如全面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并對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適當征收出口稅,有助于紓緩部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此外,上述稅率杠桿調節措施一方面可增加中國的財政收入,減少財政赤字,或用這部分財政收入緩和國內貧富差距過大的矛盾及適當提高中國目前過低的勞動力成本;另一方面可改善中國的出口結構,盡快扭轉目前中國出口產品仍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在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中由外資企業起主導作用的狀況,鼓勵中國真正擁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及有較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出口,以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另外,還可緩和因中國的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過大而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創造人民幣匯率可雙向波動的市場預期環境,以利于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中國需繼續加快銀行業改革和發展金融市場的步伐。中國目前已經在積極推進銀行業改革,通過相繼對國有銀行注資及剝離不良資產、實行股份制改革和重組以及爭取在境內外股市同時上市等方式,努力轉變銀行的經營機制及加強企業管治,使銀行增強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能力。此外,中國最近已批準三家國有銀行作為成立基金公司的試點,理論上也有助于擴大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和盈利來源。不過,改革措施需要相互配套。在目前中國股市低迷已持續6年,與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表現大相徑庭,難以較好發揮經濟晴雨表和市場集資作用的情況下,會影響到上述改革。
此外,中國的外匯市場及銀行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機制也需要逐漸完善,例如逐漸放寬外匯管制,以擴大外匯市場交易規模及增加市場參與者;建立由商業銀行作為市場莊家,提供雙向報價的機制;確定較緊的敞口頭寸限額以限制投機;中央銀行與市場之間需建立起有關政策目標包括干預的適當溝通策略;增強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以及盡快實現利率自由化。
中國還需謹慎推進資本賬戶自由化的改革,使之與匯率機制改革相互配合。中國過去較為注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有助于隔絕許多伴隨資本賬戶自由化的風險,因為在釘住匯率制度下,資本管制可保持一定程度的貨幣政策自主權,使國內儲蓄流向優先發展產業;防止經營尚未以市場為基礎及缺乏足夠風險評估和管理能力的銀行和企業過度對外借債,防止短期資本流動引起的匯率波動和國際收支危機的風險。但近幾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占整體資本流入的比重已大幅下降,反映資本流入中國的結構日益由市場力量而非政策主導。而且在外匯儲備大量積累的情況下,中國也積極放寬資金流出,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雖然允許資本更自由地雙向流動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即允許更多資本流向最好回報的地方;資本賬戶自由化也可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更多分散化其投資組合的機會,降低集中于本國市場的風險。但成功走向資本賬戶全面自由兌換需要穩健的經濟基礎、穩健的銀行體系和有足夠靈活性的匯率政策,資本賬戶自由化和更靈活的匯率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相依存、互為因果的關系。
亞洲金融風暴的教訓表明,如果資本自由化的步伐過快,加上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與匯率制度的要求不協調,反而可能導致釘住匯率制度難以維持和導致金融危機;而且在風險管理機制相對薄弱及監管不足的銀行體系和其它國內資本市場扭曲中,資本賬戶自由化也可造成資源不當分配及各種問題,包括金融機構和企業資產負債的幣種、到期日和平均期限錯配,及難以維持的外債水平和期限結構等問題。因此中國需要借鑒一些順利實行匯率機制轉軌國家的經驗,謹慎推進資本賬戶自由化,使之與更靈活匯率機制的改革相互配合,以防止出現較大幅度的匯率震蕩和金融危機。
(標題為編者所加,文章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