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遼寧外商投資增長170% 成就還是損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4日 15:38 新浪財經 | |||||||||
作者:左大培 前幾天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報道,遼寧省去年的外商投資比前一年增長了170%。這樣高的增長率確實驚人,而且高得不正常,但是中央電視臺顯然把它當作好事來報道。在新聞報道那興高采烈的語調后面,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提供這一新聞的遼寧方面那得意洋洋的神態,他們肯定是把外商投資增加得這樣快當作了“成就”。
可是,只要知道了遼寧如何使外商投資增加得這樣快,有經濟頭腦的人就都會明白,遼寧外商投資增加得快并不是“成就”,而是地地道道地損害了整個中國經濟。 去年春天遼寧經濟學界的一位老朋友就告訴我,當時在上級的硬性命令下,遼寧省的各級政府都只關心兩個“硬指標”:一個是要使上訪的人盡可能少,另一個是要盡可能多地引進外資。為了盡可能增加本地的外商投資,各級領導都使盡了渾身解數,有些地方干脆就把肯定賺錢的項目指定給外商,以便增加對外商的吸引力。 還有一位經濟學界的老朋友說得更具體。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遼寧省某市的領導下令將城市供水系統“賣”給外商,可“出售”的價格比廢銅爛鐵的價格還低。 這樣不惜血本的大拍賣甚至大贈送,當然可以暫時“吸引”一點外商投資,于是遼寧的外商投資出現了一年170%的大增長。可是這種“廉價”犧牲的是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甚至就是遼寧當地的利益。就在遼寧省這樣廉價出售甚至白送寶貴的國有資產的時候,它卻在另一方面到處叫苦說缺乏投資資金;現在中國的企業都苦于沒有賺錢的項目,遼寧卻把肯定賺錢的項目保留給外商。這樣搞出來的“外商投資猛增”怎會不是中國經濟受損害的標志? 幾年以來我就不斷地大聲疾呼:我國自1995年以來就是資金凈流出國,我們缺乏的是真正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流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奪走了中國企業的投資機會,擠出了中國的資金,使中國的資金不得不流向國外。可是有關方面卻對此置若罔聞。現在遼寧提供的實際例子倒很能說明問題,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資金是如何被擠到國外的:國內肯定賺錢的項目都留給了外商,外商當然樂意投資,而中國的資金卻喪失了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只好流往國外。 遼寧2004年的情況在全中國很有代表性,這一類不顧一切地吸引外資的政策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凈產值和利潤率,加劇甚至造成了中國企業的經營困難。中國企業的利潤損失和經營困難,不管涉及的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最后損害的都是中國人民的利益。 20世紀90年代初以后,中國的外商投資飛速地從每年不過一百億美元上升到目前的每年四到五百億美元左右。而隨著外商投資的這種飛速增加,中國企業的利潤率急速下降。利潤率下降不僅加劇了國有企業的經營困難,也損害了民族私營企業的利益,使它們的利潤減少,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減少,從而在國內投資和經營的動力降低。于是我們看到,20世紀90年代之后,正當外商投資迅猛增加、外國企業在中國大量投資的同時,大多數國有企業陷入了困境,大批工人下崗失業,中國成了一個資金凈流出國,私營企業經營工商業的欲望也急劇下降。 大量的外商投資不僅是造成國有企業經營困難、大批工人失業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國的民族私營企業成長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向被人視為私營經濟發展典范的溫州,近年私營制造業和流通業的發展就碰上了嚴重困難。溫州人自己說,我們雖然在過去積累了不少資金,但是沒法用這些資金繼續經營工商業:作更高層次的制造業我們沒有技術,競爭不過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開商店我們也競爭不過那些外國來的大超市。于是溫州人只好把過剩的資金用來炒房產,買山西的小煤窯,使產業結構退化。而有關方面推行的種種偏向外資的政策,顯然加劇了中國民族產業發展上所陷入的這一困境。 當然,在幫助外商搞垮中國企業上,遼寧省肯定不是出力最大者。這方面的頭等大事業歷來都是過去的外經貿部、現在的商務部外經貿部門干的。前外經貿部、特別是其中負責外資事務的部門最近這十幾年作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中國人能夠得到的好處白送給外商,以此養壯了外商來消滅中國企業。他們甘當外商的打手是如此奮勇,以致今年年初還堅決反對取消外商在中國投資所享受的稅收優惠,反對讓中國企業在自己的國家享受與外資企業相同的稅收待遇。其實他們代表的一直就不是中國人民的利益,而是外國資本的利益。 外資大量涌入大幅度減少了中國企業的凈收益和利潤,這不僅直接損害了中國的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主的利益,而且間接地損害了數以億計的中國老百姓的利益。受損害的普通人民群眾不僅包括大批被外資企業擠垮的民族企業的員工,更包括幾千萬購買了中國企業股票的股民。 十幾年來,中國的股市經歷了幾次股票價格的慘跌,目前大多數股民已經認識到,企業股票的價格歸根結底取決于企業的盈利和分紅。實際上,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盈利率和分紅的話,任何企業的股票價格在長期中都不會有上漲的趨勢。最近這十幾年來,有許多因素降低了中國國內股票上市公司的盈利,上市公司經營層的各種不正當經營和經營失敗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外資的大量涌入奪走了許多高利潤的投資機會,外資企業的競爭還降低了許多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這都是造成中國上市公司盈利率低的重要原因。 中國股市上的股票價格普遍暴跌,都發生在十幾年前外商投資開始大量涌入中國之后。20世紀90年代末,外商投資開始穩定地保持在每年4百億美元之上。自那以來,中國股市更是連遭重挫,現在已經到了任何托市的政策都無法奏效的程度。股市上的價格暴跌并非由外商投資直接引起,但是外商投資降低了國內上市公司總體的盈利率,間接地但又從根本上降低了中國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是在長期中使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趨于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偏向外資的政策都是損害中國全體股民利益的。只要有關方面不改變其幫助外商打擊中國企業的政策取向,中國股市不可能真正轉變股價不斷下跌的趨勢。 這樣看來,說以政策優惠引進大量外商投資不是成就而是對中國經濟的損害,這還說得太輕。其實這樣作不僅是對中國經濟的“損害”,而且是對中國人民的“罪過”,甚至可以說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罪行”! 可惜的是,死心塌地要幫助外國企業打垮中國企業的中國官員和政府機構太多了。不僅前外經貿部中的一大批人一直自覺地充當著“跨國公司駐中國總代表”,近兩年來鐵道部的少數決策者也加入了外國企業代表的行列,變著法兒要買外國設備而不買中國設備,殘害中國的鐵路設備制造企業。而許多地方政府的官員在幫助外商獲取優惠上有更高的積極性,遼寧近兩年的做法就是一例。 現在中國人民的愛國情緒正在高漲,網上已經把那些鼓吹對外投降、容忍日本侵略傾向的人列入“漢奸”名單。也許是經濟學家的“職業病”吧,我總覺得那些以政策來幫助外國企業打擊中國企業的人對中國的危害絲毫不亞于外交政策上的“漢奸”。如果誰要列出“四大經濟漢奸”,前外經貿部中的某些人肯定名列第一,鐵道部中的決策者和遼寧等地的某些政府官員大概會爭奪第二和第三把交椅,那第四該是誰呢? 想當“經濟漢奸”的那些政府官員,他們才不怕你們中國人罵呢。中國歷來有那么一些官員,“笑罵任汝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給外商投資優惠不但可以獲得引進外資的“政績”,而且可以博得外國大老板以至外國政府的一片笑臉和贊揚。至于經濟上對個人的好處,那可雖然不能明說但卻無法勝數,從20年前的免費到外國進行豪華旅游并拿到可觀的“生活補貼”,到10年前解決子女到外國留學的費用和將來的高薪工作問題,直到今天的只有天知道的好處。要讓這些人在背叛中國企業和中國人民的利益上有所顧忌,只有一個辦法:叫他們因為幫助外國企業搞垮了中國企業而不能再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