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 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企業應當冷靜對待海外收購
新華社記者劉敏 劉元旭
兩周前發生在美國華爾街的一場“金融風暴”使得雷曼兄弟、美林證券等金融機構深陷泥沼。當昔日遙不可及的“大牌”一夜之間變得看似唾手可得之時,世界各國的企業家很難不去思考其中的商機。然而,在200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明確表示,工行看重的是戰略投資而非財務投資,在這場信貸危機中,工行將攢緊自己的“口袋”,花每一分錢都會很謹慎。
同姜建清的觀點類似,對于日前呼聲很高的中國企業海外收購議題,許多經濟學家表示應當持謹慎態度,不可盲目跟風。雖然在資金充裕、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資產會顯得很便宜,但便宜不應該成為投資的理由,如果資產不能給自己帶來效益,再便宜也沒有價值,甚至有可能因“消化不良”而背上沉重的負擔或者為次貸危機買單。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一方面,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的海外收購提供了一條思路,如果經過了良好的價格評估,證明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可以嘗試收購;但是另外一方面,以中國企業的能力來判斷,真正實施起來具有很大的風險和困難。再加上美國次貸危機何時見底尚難預料,中資機構海外并購仍需謹慎。
“中國企業在金融領域實施大規模跨國并購方面尚屬于新手,與發達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企業對金融衍生品和國際金融市場的了解都還遠遠不夠,判斷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和意識相對欠缺;并且中國金融機構的成長時期比較短,管理經驗缺乏,體制還不夠完善,業務主要集中在簡單的存貸方面,因此即便國內企業海外收購成功,能否管理好還是另外一個問題。”他表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殷劍峰對記者說:“由于意識形態和國家戰略的巨大差異,對于來自中國的投資,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向存有較強的戒心。從以往經驗來看,不同文化間的收購很難實現。如果確實有條件收購,那么這些企業不但需要密切關注美國政府的態度,還需要事先對美國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做深入具體的研究。”
針對收購議題,莊健表示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問題。“金融危機對于中國的意義遠不只是停留在這個層面,而更存在于它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經驗教訓,即如何在今后的金融和經濟改革中做出及時、適當的調整,防范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因此,相對于企業收購而言,如果把這個問題研究透了,那么其利益對于國家來說是更加長遠的,低風險的。”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在短期內不會消退,未來的風險不容低估,對美國經濟實體的影響也會進一步顯現,那個時候其他更加有利可圖的機會也許會集中出現。企業應當仔細研究怎樣利用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找到合適的擴張機會,而不是急于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我個人不建議用外匯儲備去投資,外匯儲備是用來‘保穩’的,拿出來做過大的風險投資顯然不合適。倒是可以利用市場上的‘閑錢’,也就是說民間資金。至于具體會不會有民營企業去嘗試,效果好不好,就要看他們自己的膽識和機遇了。而對于企業個體的行為,政府不應當采取‘不鼓勵、不阻攔的’態度,在需要的時候,外匯政策可以適度放寬,不過風險要企業自己承擔。”
“投資國外市場和投資股票市場的道理是一樣的,需要投資的藝術。原則上說是有抄底的可能性,但是真正實施起來情況復雜且風險極大,結果很難預料。”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