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大講壇:關于現代化道路中的幾個誤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8:05 南方網
回歸常識:關于現代化道路中的幾個誤區 ——嶺南大講壇·公眾論壇 時間:2007年12月1日 主講人簡介:資中筠,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著名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近年來著述多涉及中西文化歷史的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追根溯源-戰后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冷眼向洋:百年風云啟示錄》(主編并撰寫第一卷《二十世的紀美國》)等。譯著有:《公務員》、《浪蕩王孫》、《農民》等。 我現在要講的不是學術報告,而是就一些常識性的、經常被誤解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現在我們社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聽到或讀到一些解釋,有好多我認為是誤讀歷史。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就是為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辯護。 1.“初級階段”說法理論上不成立 第一,初級階段的問題。凡是我們遇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教育問題,我們就說我們是初級階段,現在還不能普及;遇到諸如礦難頻發以及弱勢群體受到種種不公平待遇,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的狀況等,我常聽到以“初級階段”來解釋,甚至有人說是初級階段的“原始積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我就覺得這個問題需要理清幾個方面的思路,什么是原始積累?什么是初級階段?原始積累是指資本的原始積累,這個過程我自己我體會到有幾個特點: 資本是需要積累的,不集中起來辦不了大事,這是肯定的,但是這個過程是自發形成的。舉一個例子來說,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很殘酷的,這個過程里當然有失地的農民,也許犧牲掉了一部分人,但是有一部分人從農民變成了工人階級。我舉這個普通的例子,說明所謂的原始積累,第一是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第二,這個過程是完全自發的,不是說政府下一個命令,說我要積累了,有一個什么樣的政策,所有的農田收歸國有,然后改成牧場。它都是在私有的情況下發生的原始積累。 還有一個特點,這個原始積累的過程里,幾乎和政治改革、思想創新、宗教改革是同步的,一邊是資本的積累,一邊是政治制度開始改革,憲政、民主制度逐步形成,一邊還要普及義務教育。這些都是同步進行的,并不是等到一切都積累好了,都變成大的壟斷資本,才開始有義務教育,或者開始有制度的創新,不是這樣的。原始積累的過程里、資本積累的過程里,政治制度各方面都在同時、同步的進行。 因此,說我們國家還是在原始積累下我覺得有一點講不通,究竟是社會主義積累還是資本主義積累?因為社會主義應該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向平等方面傾斜,為了糾正資本主義的不平等。現在以“原始積累”來解釋我們許多非常不平等、非常不合理的現象,這在理論上、從邏輯上就說不通。第二,我們已經有了國家壟斷資本了,已經有很大的資本了,怎么還要原始積累呢?我覺得從發展階段上來說就不對頭。 我們國家從1949年之后,假如說有一個原始積累過程的話,這個過程已經完成了。后來回過頭來,原來計劃經濟的路行不通,因此要搞市場經濟,實際上我們的市場經濟還是很不完備的,因為權力并沒有退出市場。我說權力退出市場,跟政府政策的宏觀調控是完全兩回事。我說權力不退出市場,是直接的權錢交易的問題,因此現在我們的市場經濟還不是完全的,法治也不完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都歸之于我們還是原始積累階段,就說不通了。但是大家說來說去說了很多遍之后,就似乎成立了,可以把本來應該大力改造的事情,說成是合理的事情,可以等著慢慢來,一句“初級階段”就解釋過去了。 世界已經進入21世紀,而且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還要重新回頭去經歷資本主義國家在三四百年前經歷過的,這是說不過去的。 2.腐敗會必然產生又自然消失嗎? 第二個問題,我想講一講反腐敗的問題。腐敗是全民所詬病的,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力反對的。但是也有人認為,腐敗每個國家都有。有一種研究,說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人均GDP到多少美元的時候,腐敗最厲害,就是說原來不太發展的時候就不太腐敗,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就特別腐敗,然后再接著發展下去,慢慢腐敗就下降了。 這是非常似是而非的說法,首先,一百年前的GDP,每人一千美元和現在每人一千美元價值完全不相等,購買力完全不一樣,起碼要乘15到20倍以上。另外說腐敗可以隨著生產的發展自然消失,我覺得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我要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動跑掉”。不進行大力的斗爭,腐敗不會消失,只要有錢有權的地方,腐敗就會滋生,不會自然跑掉的。我覺得這就是對外國歷史的誤讀,這些發達的國家,在發達的過程里都有腐敗的現象出現,但是都有非常強有力的反腐敗的斗爭,而且是鍥而不舍的斗爭,才能遏制腐敗。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對美國的情況比較熟悉一些。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有一個工業化突飛猛進的時期,同時腐敗現象也很嚴重,是在它制度特色下的錢權交易。美國的特點是國會議員特別容易腐敗,因為他掌握立法權。當然還有比如說政治獻金,還有州政府的腐敗,因為它掌握地,私商要建設鐵路,政府可以批給它地,批地的問題是一個腐敗很重要的來源。 美國這些腐敗的現象,如何得到遏制和治理的呢?有一個過程。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美國有一個“進步主義”運動,反腐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靠什么東西呢?說起來,第一個就是群眾運動,罷工是非常厲害的,這是底層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輿論的監督,我相信在座有很多是媒體人,一定都聽說過“耙糞運動”,專門揭丑。一本著名的書是一個女記者寫的,深入調查洛克菲勒家族的標準石油公司,把它怎么小魚吃大魚,怎么樣用不正當的手段巧取豪奪揭露無遺。當時這成為一種風氣,所有的雜志、報刊都是以揭丑為主要的內容。當然這里面也有商業的考慮,因為可以使雜志、報紙的銷路非常廣。不論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威力非常大的,被揭露對象,無論是官還是商,都坐不住了。問題在于它的基礎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憲法保證的四大自由,無論哪一屆政府、哪一個權勢集團都不能封報紙,不能對媒體施加壓力說你不能報道這個或者不能報道那個。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美國報紙,還不僅僅是美國報紙,西方報紙就是報憂不報喜,哪一個官克盡職守做了好的事,那是應該的,納稅人養著你,如果不盡責就撤了吧,所以沒有報紙說某某部長好得不得了。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出現丑聞就進行揭露,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威力比較大。同時被揭露者不能“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因為各級議員是選出來的,如果太臭了就選不上了。然后改革派的人物得到群眾的擁護,選入各級的議會組織,慢慢使議會得到凈化,這是一個過程。我們一提起民主很容易就想起選舉,但是光靠選舉,選民沒有知情權,是盲目的,民主是不完整的,是表面的。民主制度是整個配套的機制。 所以,決不是說經濟越發展,就自然而然不腐敗了,那些既得利益就都收心都做好人了,不是這么一回事,也不是好人與壞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制度的問題,使得腐敗的成本特別高,而不腐敗的好處特別大。另外還要有非常剛性的法律,就是任何人沒有特權能夠逃過這個法律,而且這個法律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的。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腐敗還是不斷的。這么大力的斗爭,鍥而不舍的斗爭,丑聞還是要出。如果都捂起來,那就更加要發酵腐爛了。只要有錢、有權的地方,必然總會產生腐敗的,只有靠全社會鍥而不舍大力的反對。所以我認為腐敗無害論,或者自然而然等到經濟發展就會消滅腐敗,這是不可能的。 別的國家丑聞不斷,不等于大家彼此彼此、半斤八兩,不是這樣的。有很多國家的廉潔度是非常高的。有一些國家,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一有事情全世界都知道。我曾經在一篇文章里提出過一個公式:社會自我調節程度=丑聞/丑事×時間系數,也就是社會黑暗面被揭露出來的比例越高,就越有助于解決和杜絕,社會就越有希望。這就是輿論監督作用,所以稱之為社會凈化劑。如果有很多丑事,卻沒有丑聞,不聞于世,這就很成問題了,有病不治,慢慢就會在不見天日的情況下爛掉了。 監督機制有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古今中外的政府設置中都有監督機制。例如中國皇朝時期都有御史、監察史以及皇帝派欽差大臣下去檢查地方官。但是腐敗的孳生本身離不開權力,歷史證明只靠內部監督效果不大,必須有外部監督,乃至全民的監督才有效果。 另一個問題:市場經濟是不是腐敗之源呢?有的人認為,當初我們沒有搞改革開放之前,挺好的,沒有那么多的腐敗。一般的老百姓里就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劉青山、張子善一貪污多少錢,毛主席就把他們槍斃了。現在有腐敗,就是因為改革開放鬧的,有了貧富懸殊、錢權交易。還有人認為,私有制是腐敗之源,國有企業的改制是造成腐敗的原因。 確實國有企業的改制問題比較多,但是更重要的,為什么問題比較多,主要不是市場,而是因為權力,并不是說市場經濟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們現在腐敗的原因不是市場經濟的問題,而是市場經濟不健康、不完備、法治不完備的問題。是不是都國有化了就解決了問題?誰代表國家或“全民”掌管這些企業呢?是完全超脫于利益之上的“特殊材料構成的人”嗎?我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說很多國有大企業在國外投資,大部分是賠錢的。當然我對此沒有調查,但是不管是賠了還是賺了,我們老百姓都不知道,這怎么是全民所有呢?都不向我們報告是怎么一回事?現在這些私營經濟是腐敗之源嗎?我覺得恐怕不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這是邏輯的混亂,說來說去,追根溯源,腐敗都跟權力有關系。比如說土地,很少國家跟我們一樣土地是完全國有,但是既然是完全國有,國家完全有權力可以進行支配,使得它最有利于廣大人民,但是為什么一大片寶貴的地就開發只能極少數人享用的高級娛樂場地?怎么就不建低價房廣庇天下寒士呢?我覺得好像不是市場經濟之過,而是政府也變成了市場,而政府是最應該超市場、超利益集團的。正常情況下,員工的待遇不應取決于這個部門有多少收入。而我們現在政府部門行業之間的待遇差別非常之大,有一些部門是“肥缺”,有一些部門是“清水衙門”,政府變成了市場的一部分,這不是市場的問題,而是完全扭曲了的權力與市場的關系。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