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于永臻: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17:28 新浪財經

  

于永臻: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于永臻博士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中國經濟觀察》論壇:2006中國經濟熱點調查研討會”,于2007年1月6日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會議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辦。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等出席會議,著名經濟學家楊啟先、范恒山、韓俊、楊啟全等首都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與會者就建設和諧社會以及中央黨校經濟學部關于2006年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的調查進行了研討。

  趙振華:感謝專家楊啟全先生。第三個報告人是經濟學部于永臻博士,他報告的題目是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

  于永臻: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我匯報的題目是農業大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赴廣西武鳴縣調查的思考,一是背景報告,二是武鳴縣的具體做法。新農村建設20個字五句話,頭一條是發展生產,發展生產的重點是發展農業,發展農業的關鍵在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不久前糧食又漲價了,中央領導同志憂心忡忡,夜不能寐,溫總理親自視察糧食市場,國家也動用了86.8億斤的糧食來穩定糧價,因為吃飯是頭一大事。農業大縣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我們認為它首先要面臨兩個難題,第一,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能不能提高,第二,農業增產了,農民能不能增收,因為在糧食市場上,一直存在著一個增產不增收的被動,而且農業增產了,如果農業不能得到增收的話,增產或者進一步增產也是不可持續的。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對廣西武鳴縣進行了重點調研,我們為什么選擇武鳴縣作為調研的重點呢?理由有三,第一它是一個農業大縣,第二它是一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也就是一個糧食大縣,第三是廣西新農村建設的試點縣。最近幾年來,武鳴縣有一些非常大的變化,近年來它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它現在是廣西第一養豬大戶,養魚、養牛、蔬菜

西紅柿等的農產品的產量都有了重大幅度的提升。最近五年來,武鳴產量都在5億公斤以上,還實現了穩定增長。農業綜合生產提高了,農業增產了,武鳴縣農民的收入狀況如何呢?最近幾年來武鳴縣農民的收入也實現的穩定的增長。從2000年到2005年武鳴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2258元到2005年的3340元。2006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就我們入戶的調研情況來看,我們感覺應該是4000元以上。武鳴縣農業增產了,同時農民增收了,它實現了農業增產,同時也有農民增收,它的秘訣是什么呢?我們首先來看看它是如何實現農民增產的,武鳴縣提升的綜合做法是糧種+糧法加機械化,所謂的良種,就是優質的高產糧食,比如優質高產木薯,現在有些產量已經畝產過萬,比如說優質區的培育,比如說羅非魚的培育,所謂的良法,比如說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推廣,栽培稻的推廣,良種和良法的實施效果怎么樣呢?良種和良法的實施,導致了武鳴縣的各種農產品的產量都有了提高,我們這兒僅僅意超級稻和木薯產量為例,超級稻是武鳴縣的科研人員花了五年心血潛心研制出來的,從單產來看,普通水稻結粒200粒到250粒左右,超級稻能夠達到500斤左右,武鳴縣一年水稻種兩季,每年每畝增產1000斤左右,如果縣都推廣的話,預計增產2.5億斤以上,通過深耕技術的推廣,現在木薯的產量已經實現了翻番,當然僅僅靠良種和良法還不能夠提升武鳴縣的提升,現在武鳴縣是廣西第一農機大縣,農業機械化大大節約了農時,節約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有一些產量必須要機械化完成,比如說前面提到的木薯產量的翻番,必須通過機械化。武鳴縣通過良種、良法加機械化實現了產業的翻番。在中國并不新鮮,因為在毛主席時代就提出來了,但是為什么中國很多農業大縣在這一點都做得不好,武鳴縣的秘密在哪兒呢?保證了涉農服務體系能夠正常運轉,而全國很多的農業縣,現在的情況是線斷、人散、光破的情況,武鳴縣的情況是分為兩塊,一個是農業中心,一個是農機服務中心,都是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當然這個體系也不是政府全包了,有的提供無償服務,農機專業戶的管理服務是無償的,但是農機專業戶對農戶的服務是有償的,現在全縣已經出現了50多個5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這套體系了科研人員能夠潛心于農業技術的研究,這也就是為什么能夠產生超級稻這樣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的體制上的原因。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了農業增產了,但是未必能保證農民必定增收,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農產品的收入問題,也就是賣難問題,武鳴縣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是通過經營組織化來解決個問題,現在它有198家農民技術協會,以我們調研過的西紅柿協會為例,在當地組織了批發市場,幫助農民賣西紅柿,同時跟外部市場,跟沃爾瑪等很多都有聯系,當然要求很高,包括品級和標準都有高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標準,他們進行技術培訓,這樣解決了賣難的問題,但是僅僅靠經營組織和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武鳴縣的另一個途徑是發展綠色工業化,主要指的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展起來了三個我們認為已經初具規模的產業鏈,一個是木薯產業鏈、甘蔗產業鏈還有速生林產業鏈,木薯產業鏈在武鳴縣發展比較好,現在廣西最大的木薯生產基地就是武鳴,木薯的葉子可以養木薯蠶,木薯可以生產淀粉等綜合利用。武鳴縣的發展為當地勞動力的就業,為農民的增收和政府稅收的貢獻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我們調查的大皇后工業區為例,這個工業區現在吸納的勞動力有4000多人,勞動力在這個工業區,月收入在800到1000元左右,現在木薯和甘蔗產業鏈對政府稅收貢獻已經超過1個億,現在通過四個方法,解決了農業增產問題同時解決了農民增收問題。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我們畫了一張武鳴縣涉農經濟的循環圖,可以更清楚看到,通過政府運用資金,把涉農運轉包起來,讓農戶和科技之間搭建起來一個橋梁,從而大家提高了增產能力,農業增產了,為了解決賣難的問題搭建起了第二個橋梁,帶大市場與小農戶之間搭建了一個橋梁,解決了農產品的銷路問題,為了解決增值問題,搭建的第三個橋梁就是通過發展農產品的加工企業,在工業和農業之間搭起了一個橋梁,實現了工農業的良性互動,武鳴縣的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提高,也不是沒有面臨任何的問題,事實上它現在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這些突出的問題反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但是最后都可以歸結成一點就是資金非常地短缺。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還需要加強,剛才說的農業超級稻技術,它對水稻的畝產作用非常大,但是武鳴縣只推廣是5萬畝,還有23萬畝需要推廣,現在武鳴縣支付給農民的培訓費是23塊錢,23萬畝水田的推廣需要大量的經費,還有木薯的生根技術,還有馬鈴薯的推廣,都需要經費。還有農田水利設施、交通需要新建和維護,要發展良種、良法、機械化必然要發展農田設立設施,也必然發展交通。要解決農田水利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還有一個問題,過去已經修起來的農田水利設施和交通還有一個維護的問題,因為過去由于長期資金缺乏,沒有維護資金,好多已經年久失修了,這些都缺錢,第三是土地整體也需要錢,因為要推行機械化,要推行良種良法,推行區域化種植,也需要經費。第四是農業協會的充分發展,也同樣需要錢的支持,我們了解到的西紅柿的協會發展資金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協會的幾個領導人到全國各地學習西紅柿的栽培技術,它現在的交通費還是自己出的,現在的費用是非常非常緊張的。第五是龍頭企業也需要扶持,因為農產品加工企業也好,綠色工業化也好,這些企業都是以一些民營中小型企業為主,我們知道中小行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中國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涉農企業本身風險大,需要擔保方面的一系列的問題。總之武鳴現在提升綜合生產能力面臨的主要問題都可以歸結為資金短缺。當然資金短缺僅僅是一個表面的問題,是因為中國沒錢嗎?我們的回答是并不完全是,有三件事為證,首先是06年以來中國股市大漲,雖然漲起來的主要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第二點,2005年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突破了3萬億人民幣,第三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既然不是錢的問題,為什么資金之水沒有流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沃土上呢?原因是資金長效投入的機制不健全。資金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財政問題,一個是金融問題,就我們調研到的武鳴縣的情況是財政資金是獨木難支,從上級政府來看明顯資金不足,武鳴縣06年基礎設施投資需要3個億,但是我們調研的時候已經11月底了,資金只到位了7千多萬,而且上級投入的計劃往往是撥付的標準也不足,比如說通村的道路,一公里需要27萬元以上,但是實際上實際到付只有20萬。第二個問題是資金分散,因為撥下來分到十幾個,二十幾個單位,像撒芝麻一樣,難以辦成大事。從本級財政來看,相當困難,特別是配套能力方面非常薄弱,因為有好多項目是需要配套的,06年基礎設施的投資需要武鳴縣配套7千多萬,但是縣財政只有1千多萬,導致很多項目拿不到錢。從金融方面來看,金融資源難以利用,大量外流,現在武鳴存貸差15個億,也就是說儲蓄還是有錢的,但是這個錢是流向了城市和發達地區,為什么不能流向農業呢?我們認為主要存在著三類金融的缺位,第一是政策性金融的缺位,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有農業發展銀行,但是實際上它從成立以來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我們知道,基礎設施的投資,龍頭企業的支持,農戶生產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支持。這在世界范圍類都是如此的。第二就是農村的民間合作金融也是缺位的,這就導致了農民沒有自己的銀行,很多的小額貸款,很多流動性資金的貸款得不到滿足,農業發展不起來,第三是中小型的

商業銀行不發達,這是中國的國情。因為在信貸市場上也是專業化分工的,大銀行面對大企業,中小型商業銀行面對中小型企業,中小型銀行不發達導致中小型企業貸款難,也發展不起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經過深入的討論提出了以下建議,主要分布在財政和金融方面,我們第一個建議是加大地方政府涉農的投入,因為我們掌握的情況是90年以來,無論是中央財政也好,地方財政也好,財政支付比例下降。第二要建快推進省直管縣的體制改革,因為浙江在這方面做很好,主要加強縣等級財力,從而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第三要整合分散的資源,當然這是非常非常關系的,打醬油的錢不能用到打醋上的,而且誰是資金的主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第四要逐步降低資金的配套比例,武鳴縣財政局的人向我們提出,能不能向中央建議,取消涉農資金的配套,我們課題組經過深入討論認為,全部取消,第一不現實,第二也會產生一個負面效應,它可能會導致基層政府沒有配套之后,對涉農方面的投入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下降,所以我們的建議是逐步降低資金的配套比例。從金融方面來講,我們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要加快政策性金融進入農村的步伐。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太需要國家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了,第二,要鼓勵各種形式的農村民間合作金融組織的發展,包括發展農村小額貸款機構,包括發展農村的合作金融組織,來緩解農業對資金的大量需求,第三要鼓勵和支持中小型民營銀行的發展,因為只有他們發展起來了,中小型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資金上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最后對我的匯報做一個總結,我們認為農業大縣發展新農村,仍然要從“農”字上做文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但是現在面臨資金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中國的綜合生產能力還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的農業是有希望的。請各位專家、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