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在人民大學熱烈辯論
晨報訊(記者 張黎明)在西方經濟學之后是否還需要一個“中國經濟學”?昨天,近百位中國高校經濟學院院長和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間會議室里就此展開了8個多小時的討論。
林毅夫、海聞、白重恩、張維迎、李稻葵、楊瑞龍、陳雨露……這些中國經濟學界和經濟學教育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難得地聚在一起,參加“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論壇,連午飯都只是在會議室的桌上匆匆吃罷。
10年前,《經濟科學譯叢》為國內經濟學教育引入了大量西方經濟學的經典教材;而現在,經濟學者們卻開始專注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本土化問題。
“究竟什么是中國的經濟學,有沒有中國的經濟學,為什么大家強烈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崛起,而看不到中國經濟學的崛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陳雨露的提問引發了學者們的熱烈討論。
自1902年嚴復將《國富論》譯入中國,西方經濟學傳入中國已有百年歷史,而1895年的京師大學堂也已開中國近代經濟學教育的先河,但中國經濟學面臨的難題始終未解。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的觀點是,“對中國經濟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增長和轉型始終沒有進入西方經濟學研究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學是否應區別于西方經濟學的問題很自然地被提出來。
盡管觀點不盡相同,但幾乎每一位發言的學者都贊同在現在的經濟學教育中要加強中國特色,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論。
林毅夫認為,提到中國經濟學,他更傾向于“用現代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的現象”這個定義,而不是建立一個獨立的體系。這個曾經獲得“全國勞模”稱號的經濟學家,希望在中國下一代經濟學人中能產生諾獎得主。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則認為國際化并不是中國經濟學教育的全部內容。中國需要培養人才,利用國際通行方法解決中國問題,同時要構建中國經濟學的教育體系。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因為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發展和轉型為特點的中國經濟可以產生自己的“中國學派”,但理論框架和西方經濟學還是一致的。
北京大學的陳平教授則提出,經濟學教學中應加強中國的典型案例。但《經濟科學譯叢》副主編海聞也提醒說,在學界避免照搬西方理論的同時,也不能因為中國的特殊性而否定經典理論的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