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的戰略轉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2日 16:42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 |||||||||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2004年12月7日,博思艾倫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謝祖墀博士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做了題為“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的戰略選擇”的演講,下面是報告的主要內容。 首先,謝博士簡單介紹了博思艾倫咨詢公司的情況,博思艾倫咨詢公司是全球領先的
中國企業面臨戰略選擇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整個游戲規則的改變;以進入WTO為代表,市場環境與國際接軌及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新一輪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造成的全球資源重新分配;中國一些市場的發展減緩和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產業生命周期的演變帶來的影響。在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才能保證在競爭中不會被淘汰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市場開放是驅使在中國經營的跨國公司行為改變的關鍵驅動因素,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市場逐步開放,表現在產品自由度和所有權自由度都在增強,在不同的行業中競爭程度是不同的。在逐步開放的過程中,那些產品和所有權都受到限制的行業里,公司大多花時間建立在人際關系上,通過關系進入市場,被稱作結構定位部署;在開放度很高的行業里則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要想成功就需要有核心競爭力,有世界級的競爭能力。據研究,市場競爭程度與企業能力的演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八十年代,企業的成功之道是拉關系,第二階段是九十年代,企業成功需要有好的眼光,做好宣傳、廣告和銷售,上面兩個階段都處于尋租階段,到了2000年開始全面競爭,進入第三個階段,此時企業若要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好的品牌,需要創新能力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跨國公司過去十幾年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從最初的建廠開始,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把中國的生產體系與他們的全球生產體系融合,之后將中國作為全球采購中重要的一環,建立當地品牌,拓展銷售渠道,現在又把他們最佳的服務引進到中國來。跨國企業將中國融入到全球體系的進程會繼續進行,將來會在一些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建立研究中心和產品開發中心,因為中國的市場規模很大,只有建立研究中心才能滿足中國客戶對產品的需求,而且在中國的人力成本會比較低。 企業在制定制勝戰略時考慮的兩個關鍵問題是在哪里競爭和如何競爭。戰略過程好像一張地圖一樣,幫助企業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博思艾倫的研究強調了競爭中創新的重要性,那些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所具有的一個特性是在創新方面做得很成功,包括戰略性創新和產品與服務的創新。這些創新都來源于企業本身的能力,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是一種基于組織內部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通過對下述技能、知識、流程和技術的綜合學習及運用獲得的:能決定企業是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能夠顯著地為客戶帶來持續的價值;與競爭對手相比,具有差異性,而且較難模仿;可以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對核心競爭力的解釋有幾點值得注意:在中國經濟過渡的過程中,許多行業里存在著保護或半保護的政策環境,雖然企業可以為股東增值,但是這種優勢來源于結構定位優勢,來源于政策保護,而企業本身并不一定具有核心競爭力。還要注意將核心競爭力與競爭優勢區分,競爭優勢是所有競爭型企業都具有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可以包括結構定位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但唯有核心競爭力才是企業永久持續成功的來源。理解核心競爭力的幾個誤區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發展迅速,大環境好,水漲船高,使得許多企業認為自己是成功的,但他們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是值得討論的,還要注意不能將關系、一時的運氣或出色的領導人等因素視為核心競爭力。 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可以分三個方面討論,在有保護性的行業里,受國家政策的保護,以“定位優勢”為競爭優勢的基礎;在半開放的行業里,以市場來換取“參與競爭”的入場券,但不一定有能力和平臺來發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開放的行業里,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利用規模優勢,以低成本方式競爭,經常以代工身份出現,另外一種是利用自己對中國情況的相對了解,發展渠道優勢,以渠道致勝。 建立持續競爭優勢的機會是不同的,可以參與全球的采購、制造體系,建立品牌、在服務方面建立核心競爭力,或者在技術含量高的行業通過研發建立核心競爭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機制或方法來實現可能的競爭優勢,利用低成本優勢或規模優勢,利用外方合作伙伴引進管理能力、利用海外收購、融入全球供應商網絡等等。 企業領導人的任務在于塑造合理的組織DNA,這是影響企業行為、進而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在一些企業發展初期和快速發展進程中,大多忽略了這個問題,但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應該引起重視,企業DNA的基本要素包括決策權、信息傳導、激勵機制、組織架構。據此,可以將企業分為韌力調節型、隨機應變型、軍隊型、消極進取型、時停時進型、過度膨脹型、過度管理型七種DNA類型。 在面臨著全球化挑戰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在文化上需要作一些平衡和過渡,因為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之間存在著差別,例如機會主義與理性分析、粗放型與集約型、模仿型與創新型、從上而下的倫理關系與全面的團隊精神、以人為本的倫理關系與以制度為主、至高無上的領袖與領袖總是教練的觀念、傳統倫理的價值觀與以誠信、顧客、股東價值為基礎的價值觀。中國建立發展市場經濟的時間很短,中國企業在文化上存在一些差距是正常的,但對未來發展來說是一個挑戰,所以應該盡快過渡到現代企業文化上去。 現在對中國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黃金契機,因為快速的市場發展給予中國年輕人極大的機會;無論是外國公司或者是中國公司都在中國市場不斷比拼,磨練自己的能力;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已經越來越融于一體;企業需要國際化、全球化。所以中國年輕人需要建立國際化、全球化的眼光,并應該爭取機會學習,最后應以成為“世界級的專業人士”為目標和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