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副教授訪談:你能為社會做些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7日 20:56 CCER | |||||||||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肖耿 2004年12月12日,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期間,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圍繞“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制度經濟學”等主題,采訪了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肖耿博士。
在采訪中,肖耿博士多次強調社會中每個人的貢獻,認為“你能為社會做些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在市場經濟中我們不應過多抱怨,而應該考慮能為社會做些什么,這樣才能發現有許多事情可做,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也會更有信心。 現將有關內容整理如下,以饗各位網友。(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編輯部) 一、關于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 規模和水平 這次年會非常好,在中國能有如此規模的學術會議,將經濟學者、學生聚在一起,很不容易。2000年到2003年我被借調到香港證監會,在學術界沒有開展太多工作,回來以后發現學術界變化很大,通過這次年會可以感受到國內經濟學學術水平不斷進步,學生提問題的水平也有提高,年會采取了國際通行的模式,許多不同的專題同時展開,也是一個市場化的運作,出版社也有人來,很多人可以在這里得到交流,效果很好。 網絡的作用 這次年會通過網站來發布消息,大家通過網絡來參會,而且會議期間,一般組織這么大的會議,通常要做許多前期工作,但這次年會通過網站發布消息,整個過程高度透明,工作做得很細,并做到及時更新,這種網絡組織會議的方式在國外也是少見的,可以說這次會議在國際上也是一流的。 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平臺 年會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這個平臺比較獨立,不是根據會議組織者確定講什么,大部分人可以根據自己正在做的研究來參與,很多人可以有機會在這個場合表現自己,在大學里往往是一言堂,教授講了,學生可能就沒有機會講了,而這里大部分是學生的文章。 年會可以給一些不知名的人提供一個很好的學術交流機會,這是非常先進的。 對學生的意義 中國變化非常快,往往學生超過老師,你要有一個平臺,讓這些學生有機會講他們自己做的研究,這是對他們起到巨大的鼓勵作用,讓學生做演講,有一些有經驗的老師特別是來自海外的老師做評論,這對他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對形成好的學風也非常重要。 好的評價系統 在國外再有名的教授也只代表很小的一個范圍,而國內往往是學者說一句話,所有的媒體都報,國外的媒體比較成熟,我們也會慢慢成熟起來。年會就有一個非常好的評價系統,你講得不好,人家就走了,大家可以“用腳投票”。 總之,非常欣賞年會的工作。年會對中國經濟學的發展、對學術風氣的影響等都是很有意義的,而且這種影響也不僅僅限于經濟學本身。 二、關于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 與中國實際結合 對于學習經濟學,出國留學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形式,但現在中國已經非常開放,也不一定非要留學,有許多渠道可以學習經濟學,最重要的是要把在國外學到的東西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才有比較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融貫中西。學習經濟學,不光是語言上的挑戰,知識上的挑戰,與實際的結合非常重要。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已經不僅是一個中國問題,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影響很大,中國問題也要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方法來研究。但中國問題有其特殊性,在西方每個行業、專業分得非常細致,但中國的整個體制在發生變化,對中國的理解,不可能像西方那樣鉆得很細很細,一旦過細,就會離現實太遠,在西方可以離現實很遠,因為西方專業分工很細,很多人從事如何把理論整合起來,而中國在這方面還不完善,中國許多領域太多人研究,而有些領域沒有人研究,還有許多領域相互之間是不交往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把在國外學到的東西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 要做專家 對于研究經濟學的年輕學者,重要的是要看到一個大的圖像,同時要找到一個自己有興趣、有能力的領域,一直做下去,對一個問題很了解,那么他就是專家,他不一定什么會議都參加,什么都講。整個經濟學的提高不是靠某個人或幾個人,而是要每個人都是專家,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專家,這樣經濟學的水平就有提高了。 我覺得中國的許多同學喜歡跟著一些熱門問題,比如大家都跟著研究宏觀調控、國有企業改革,基于長期的考慮,我建議應該靜下心來,做某個專業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慢慢拓寬自己的研究領域,年紀大一些視野自然也會更開闊,要走一條比較扎實的研究道路。 兩種不好的趨勢 經濟學的研究現在有兩種不好的趨勢,一種趨勢就是認為光學數學、英語就可以,其實不是這樣,要成為一個經濟學家應該要對現實世界有一個很深的理解;另一個不好的趨勢就是不學習數學等能力,年輕的時候就研究一些宏觀調控等大問題,這也是危險的,這個問題學生已慢慢看到,要以美國、香港等國際市場作為一個參照系,中國的學術市場也會很快向其靠攏。 你能為社會做些什么? 對年輕學者而言,一方面你要有能力,英文、數學等水平還是要的,但另一方面是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興趣很重要,但僅有興趣也不夠,應該將自己的興趣與現實世界、市場的回報結合起來,最重要的是你能為社會做貢獻。社會有些問題沒有人研究,你有興趣去做,自己適合去做這個工作,你就能為社會作貢獻,同時也可以為自己帶來回報。簡而言之,就是“你能為社會做些什么?”,連美國人都說“what can you do for our country?”。經濟學一個最重要的原理就是每個人都有重大的貢獻。 中國人有一個趨勢,過分強調英雄的作用,過分看重拿諾貝爾獎,其實諾貝爾獎只是對某一前沿領域的獎勵,他們的貢獻和人類整體的貢獻相比微乎其微。經濟學講求要將每個領域的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來使用,要將知識本地化,這個是最重要的,這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中國的問題太復雜了,需要靠每個人去努力,每一個崗位都很重要,哈耶克就非常強調“Use of knowledge”。當然,現在我們的體制上還有些問題,社會上媒體都喜歡追逐明星,但實際上一個成熟社會(如美國)應該有一大批中產階級,現在的年輕人要看到這個趨勢,不能一味去追求明星和時髦。現在你在讀書,就應該要思考五年以后進入市場,市場會成為什么一個樣子?中國正在逐漸走向一個市場化、現代化的經濟,這個過程中要強調每一個人的貢獻。 三、關于制度經濟學 制度經濟學不那么“熱“了正是它的成功 國內有一個誤解,把制度經濟學拿出來,認為是一門專門的學科,制度經濟學其實是一種分析方法,溶入了現代經濟學各個分支,本身不應該作為一個學科,制度經濟學不那么熱了,恰恰是它的一個成功,說明它已深入人心。 制度經濟學不是一種理論 象中國這樣對制度經濟學如此重視,在全世界上都少有,也可以說太過分,雖然我研究產權、研究制度經濟學,但我從來不說自己是制度經濟學家。我研究的問題是中國的現實問題,而現實問題中,制度只是其中一種因素——價格當然是另一種因素,只有應用才有價值,理論本身并沒有那么重要。我注重研究現實問題,一定是要把制度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結合起來,應用才有價值,制度經濟學不是一種理論。 制度經濟學是一種思維方式 Coase、Demsetz他們都是思想家,他們不是技術人員,不象計量經濟學講求估算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分析框架,這個要看具體怎么用,它甚至是一種修養。研究問題的時候要把制度考慮進去,制度經濟學也有一些理論,但是比較難的,難處在于必須把現實和理論結合起來。如果把它“神化”,脫離了實際,僅僅變成一個理論,那就與其本意相背離了。制度的因素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問題我們沒有搞清楚,要研究它非常難。我有些自己的體會,我學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國現實問題,又去香港證監部門工作了三年,發覺實際上是用制度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研究一些具體的問題,可以讓你開拓研究,這個研究其實是用一種思維方式和中國的現實結合起來,原罪的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如何建立產權基礎設施的問題,將這些東西結合起來非常難,需要懂得理論,要懂得現實的狀況,然后還要超脫,不能站在既得利益的基礎上。 理論是無底洞,現實問題是唯一的 我們往往過于重視統計數據,其實有些數據是對現實的觀察,但不一定是統計數據。比如我在香港證監會就可以觀察到一些數據,美國有大量的經濟學家既在學術部門,又在政府部門,或者還有些在商界,有了這個過程可以得到一個對世界更完整的觀察,這些經歷會對研究有幫助,反之,如果太脫節了,太遠了可能會有誤導。 實際上做學術好的經濟學家對現實問題都是非常關注的,理論是無底洞,可以做的模型是無限的,現實是唯一的,比如亞當.斯密時代研究的問題現在仍然存在,還有壟斷問題、競爭問題、產權問題等等現在依然存在。許多遠離現實的研究很像泡沫,暫時很熱鬧,但如果不將理論與現實聯系起來,泡沫會離現實越來越遠,直至消失,而現實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制度經濟學精彩就在于它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用很簡單的框架分析出來,做一個透徹的分析,這也是制度經濟學的生命力所在,周其仁教授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整理:牧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