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璟專欄 publicchoice@gmail.com
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以99歲高齡在武漢病逝。20世紀40年代中期,他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一經發表就引起極大反響,被國際上譽為發展經濟學(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理論)的奠基之作,令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哈佛大學最高獎“威爾士論文獎”的中國人。張老先生駕鶴西去,是中國經濟學界的重大損失。謹以此文寄托我對張老的尊敬與哀思!
上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在南京大學師從張二震教授就讀國際貿易專業碩士,所選擇的課題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對外開放戰略”。從選題到立論,對我啟發極大的就是張老在其1992年出版的鴻篇巨著《新發展經濟學》前言部分,所提到的三個發展經濟學學科發展的重大遺漏:
第一,為什么當今絕大多數經濟落后的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正有待于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而西方發展經濟學卻宣告“瀕于死亡困境”或正在走“下坡路”呢?
第二,二戰后已經發展起來,并且初步實現了工業化的極少數國家和地區,大都幅員較小、人口較少,比如亞洲“四小龍”。至于一些歷史悠久、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都還沒有轉化為發達的工業化國家。
第三,戰后數十年來的發展經濟學,大都未涉及(當時)計劃經濟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而把研究對象幾乎完全局限于實現私有制與市場機制的發展中國國家。
在提綱挈領地列舉三大問題之后,張老又給出了四條前瞻性研究構想:一是以發展中大國為重點研究對象,不論其經濟體制;二是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角度探根溯源,不能只就經濟談經濟,而應當聯系歷史、社會、政治等方面,綜合地進行探討;三是從發展中大國的本國國情出發,強調地區間在發展層次上的差別與不平衡,強調“多元經濟”的特色;四是強調經濟體制演變的重要性。政府與市場角色的恰當融合,將在新型發展經濟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張老首創新型發展經濟學近二十年之后,他所提出的三大問題與四大構想依然是世界各地,特別是中國學者所執著思考的研究課題。比如說大約十年前,經濟學者楊小凱和林毅夫曾就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與“后發劣勢”展開一場反響強烈的討論。楊小凱強調“后發劣勢”,認為落后國家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容易而模仿發達國家的制度難。而林毅夫強調“后發優勢”,即落后國家可以引進先進國家的技術、設備和資金,可以借鑒別國的經驗來選擇發展戰略,更主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選擇產業。
其實,“后發優勢”與“后發劣勢”這兩個重要概念,都已經在張老的理論框架里有所體現,而且他把這兩個概念很好地融合在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之下。關于“后發優勢”,張老不光強調了資源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而且指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地區多元性決定了各地區比較優勢的重大差異,換句話說,國內貿易是發展中大國所必須側重的。關于“后發劣勢”,張老強調發展中大國很難模仿與超越發達國家的社會制度,任何一個正式制度都是建立在具體國情的社會歷史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克服制度缺陷必須考慮“南橘北枳”效應。
張培剛先生的發展經濟學思想博大精深,值得學界同仁長期深入學習。對張老最好的懷念,就是循著他的思想進一步探索,并運用到當下的實踐中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