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調結構促轉型,中國經濟規模2020年可能超過美國
中國經濟泡沫論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歐債危機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前景,我們的政策不應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響,不該有神經質的高頻顫動。未來十年,中國將經歷一場內需不斷上升、對外依賴度相對下降的發展過程,城市化、消費升級以及綠色產能革命將支撐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這十年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國很有可能在2020年經濟總體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于今天必須堅定不移地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
最近一個月以來,國內外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由此帶來了新一輪經濟政策領域的思想碰撞。歐洲債務危機的加重、國內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擔憂、股市的下滑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市場上的種種猜想。其中占主流的一派觀點認為,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形勢出現了明顯的惡化,未來十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出現大規模的下降。一些國外的評論家甚至指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一個大泡沫,這個泡沫即將崩潰,中國將進入一個長期的低增長階段。
我們認為,以上的這些觀點完全是站不住腳的,中國經濟不僅今年的增長態勢仍然向好,未來十年,只要堅持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中國就一定能夠進入一個GDP增長速度為9-10%的、相對非常快的新的發展時期。考慮到人民幣對美元緩慢升值的大趨勢,中國很有可能在2020年經濟總體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人均GDP達到1.7萬美元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上游水平。
中國經濟增長大勢未變
為什么作出上述判斷?
第一,從最近的一些因素來看,希臘債務危機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總體健康恢復的大局。希臘債務危機從本質上講,是一場長期的政治危機。這一危機所帶來的短期金融市場的恐慌,已經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各國政府聯手出臺的7500億歐元救助計劃所完全遏制。這一大規模的救助計劃,有人形容為核打擊式的、全面的、壓倒性的出擊,是用核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常規戰爭。7500億歐元是IMF歷史上所參與的最大規模的金融救市方案,也是IMF在金融危機前所持有的整體資金量的兩倍以上,相當于歐元區GDP的9%左右,是希臘全部債務的兩倍。特別應該注意的是,歐洲中央銀行的態度最近也有所轉變,開始放棄先前的固執態度,由簡單地應對通貨膨脹,轉向了更多關注系統性金融風險和經濟增長,并已經開始大規模購買各國的主權債務。這一閥門的打開,將會開啟更大的金融救助能力。雖然歐洲的債務危機毫無疑問會在很大程度上延緩歐洲各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因為從長遠來看,歐洲各國,尤其是那些公共財政狀況非常差的國家,必須收緊財政政策,減少開支,增加稅收,這無疑是收縮性的—但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歐洲的債務危機不會演變為新一輪的金融危機。
第二,這次世界經濟恢復的主體是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而這些經濟體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的直接沖擊。它們受到的間接沖擊則來自于這些國家的商業銀行手中所持有的其他國家的主權債務。而這些主權債務,已經由各國財政互相擔保,或者由歐洲中央銀行直接印鈔票購買,所以,這一間接沖擊機制也已經打破,歐洲債務危機不可能從本質上改變世界經濟整體恢復的基本格局。
第三,歐洲債務危機所引起的對歐元的恐慌性拋售,短期內也將有所改觀。從長期政治格局角度來看,歐元是歐洲一體化的政治標記,是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最重要的標志性項目。經過這一輪金融危機的洗禮,德國、法國等經濟大國更加認識到歐元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沒有歐元的存在,這些國家或許早已步入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與此同時,希臘等小國更是心知肚明,它們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式的崩潰,就是依賴了歐元的力量。因此可以預見,在這輪危機之后,歐元不僅不會崩潰,反而會從更深層次上通過協調各國財政的改革而得以加強。基于這一分析,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將在近期內得到相當的恢復。同時,美國等大國也不會坐視歐元維系當今如此之低的匯率水平,而會想方設法通過擴大美元的貨幣供給來緩解美元升值的壓力。
第四,中國經濟當前穩健恢復、發展態勢向好的基本格局,也不會因為歐洲債務危機的沖擊而有所改變。這其中最基本的道理是,中國經濟經過2009年的調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外部需求的依賴。2009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占GDP總量的比重從2008年的7%下降到4%左右;根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2010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下降到2%。支撐這一輪中國經濟恢復的主要動力,是基礎項目投資和消費的迅速上漲以及一些社會公益性投資的上升,這些因素當前仍在發揮著作用。同時,歐洲小國對中國出口而言,作用也微乎其微。
第五,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有人認為,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可能會帶來新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率的下降,我們完全不同意這一判斷。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增長的瓶頸是消費,而不是生產能力下降。當中國人口結構變得更加成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竭盡之時,勞動工資占GDP的比重將會逐步上升。關于這一點,本人早在3年以前就已經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研究(詳見李稻葵、劉霖林和王紅領文章《GDP中勞動份額演變的U型規律》,刊于《經濟研究》2009年第1期)。人口紅利的結束,意味著中國消費升級的加速、城市化的深化和內需的上升,所以我們判斷,中國未來十年將經歷一場內需不斷上升、對外依賴度相對下降、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逐步改善的發展過程,城市化、消費升級以及綠色產能革命將支撐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快速增長,未來十年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最健康的十年。
第六,當前,針對房地產的一系列調整政策不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匱乏。關于這一點,我們的觀點非常明確:房地產領域的調控會讓中國的經濟增長建立在一個更加堅實的基礎之上。我們必須注意到,房地產價格的下降并不等于投資的下降,當這一輪房地產調控達到其基本目的之后,房地產價格得以下降,下一步調整的重點將會自然地轉向房地產的供給方,那就是鼓勵各地方政府直接投資于保障性、政策性住房,而這輪投資仍然會支撐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中國經濟的增長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會產生對住房的需求,也必然會產生一輪又一輪的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的熱潮,只不過,未來的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可能更多來自于政府,而不是當前泡沫式的投資。再者,如果這一輪房地產政策調控到位,房地產價格有所下降,同時政策性住房的比重上升,這將為未來中國深度城市化鋪平道路,為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堅定不移地堅持調結構、
促轉變的發展戰略
根據以上的分析,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勢未變,政策推論非常簡單,即,必須堅持既定的方針,堅定不移地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
具體說來,第一,房地產調控政策還必須堅持。要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房地產發展的基本模式,催生新的房地產發展格局,讓房地產的價格穩定下來,讓社會上更多的年輕人買上房子,讓更多的新房得到建設,并以此來推動各個產業包括服務業的發展。
第二,大力推進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這不僅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在短期內,這些投資也會帶來內需的上升。
第三,高度警惕和防止資產泡沫的出現。這一輪歐洲債務危機一個非常可能的直接后果就是,歐洲的貨幣政策將會出現轉向,而美國的貨幣政策也會被逼出現更長時期的寬松狀態,全球性美元和歐元的流動性過剩將會出現。在這一大格局下,國際投資者的目光將轉向人民幣和中國的資產,大量的資金將會涌入中國境內。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作為一個長期改革的方向,必然會繼續堅持。而這一切都會帶來資金的流入,從而容易引起資產價格的上漲。所以,中國必須探討的就是如何在謹慎控制貨幣政策的同時,積極地增加境內有效資產的供給,并探索出有效的方式,鼓勵中國的投資者及機構用好流入境內的資金,出國投資,爭取在國外市場上能夠贏得比外國資金在中國市場上所獲得的回報水平更高的投資回報。如果能夠做到并長期堅持這一點的話,我們將步入類似英鎊崛起、美元崛起的黃金時代。
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前景沒有改變,我們的政策不應該受到一些短期因素的影響,不可有神經質的高頻顫動,而應該堅持調結構、促轉變的發展戰略,目光長遠,堅定不移,為中國經濟未來10年乃至20年的長期增長奠定牢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