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經濟學家集體挨板子”
□ 佚 名
由于經濟學家常就經濟社會熱點問題發表言論,其中也不乏有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少數作秀學者。于是,人們每遇到這一類情況,往往質問經濟學家的“公共良心”,批評一些經濟學家借用身份和名望,以發表文章和談話的方式影響公共決策或股市預期,為背后的利益集團謀利。
吳敬璉教授對此回敬說:“經濟學界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但是誰的問題就應該針對誰,為什么要指責整個經濟學家群體呢?”顯然,經濟學家不應集體挨板子。
的確,我們不能將個體行為隨意夸大為集體行為,讓集體背個體的黑鍋。那樣做,在邏輯上被稱作“以偏概全”,是一種低級錯誤;在社會心理學上被稱作“光暈效應”,是不健康的社會心態。
所謂“光暈效應”,指的是個人在社會知覺過程中將知覺對象的某種印象不加分辨地擴大到其他方面去的現象,是以點概面的認知偏差。譬如,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常常會由于對學生的某個特征產生強烈印象,并以此為中心形成總體印象,從而掩蓋了他的其他特征,或者認為他一好百好,或者認為他一無是處。
我們不能因經濟學家的個體行為而批評經濟學家整體,不能因某個企業家的問題就批評企業家整體,這無疑是正確的。同樣,我們不能因為有中國人犯罪,就說所有的中國人都是罪犯;因為有某個中國人不講衛生,就說所有的中國人不講衛生;因為某個中國人喜歡大聲在公共場合說話,就說所有的中國人都是這樣毫無公共禮貌;或者,因為某個地方騙子多,就說這個地方所有的人都是騙子;我們也不能因為審計署審計出官場的種種腐敗和不當行為,就說所有的官員都是壞蛋;我們當然也不能因為某個人在媒體上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觀點,就認為所有在媒體上發表的觀點都是不負責任的。
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行為都是個體性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永遠只能就個體談論個體,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