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長變法:張維迎動了誰的奶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08:36 華夏時報
在很多人眼里,張維迎是北大改革的先鋒。 張維迎動了誰的奶酪 本報記者 陳 鋒 北京報道 在外人看來,身陷“院長欺負教授”爭執漩渦的張維迎,似乎很孤獨。 對經濟改革和企業管理,他口若懸河;但對于北大人事改革引發的爭議,他不作回應,守口如瓶。 即使如此,沒有人懷疑,發生在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身上的“張鄒之爭”、“張何之爭”,已經成為2007年中國高校改革的重要事件。 院長與教授斗法 北大似乎安靜下來了,但誰也不敢保證,第三起所謂“院長欺負教授”事件不會發生。 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聲名遠播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爆發了兩起引發外界側目的事件。 2007年6月10日,世界銀行研究部經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鄒恒甫在其博客上披露,自己被開除的真正原因,是院長張維迎和他較深的個人恩怨。他還抖露,張維迎當初想“搞掉”前院長厲以寧時,來拉他的票,被他拒絕了,自己沒有旗幟鮮明地站在張那邊。 11月16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何志毅被免職后,通過博客炮轟院長張維迎搞人事斗爭。無一例外,貼了“北大”標簽的兩起事件都引發了輿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被開除的教授或被免職的主任,在個人利益受到損害后,回擊損害他們利益的人,顯然,這是最簡單的個人利益博弈。但似乎沒有人把這看得如此單純。 “小范圍來說,這是高校改革過程中,不同利益群體的博弈。”長期關注中國教育改革的知名評論人士鄭超認為,如果再放大到社會層面,它只不過是利益群體較量的一個小小案例罷了,并沒有什么新奇的地方,“特殊之處在于此番對攻的是名人”。 改革方案已經“打折” 對于“利益博弈”一說,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王亞非并不贊同。在張維迎的很多同事眼里,張只是一位堅定的改革者,努力踐行他的改革思路,與利益無關。“張鄒之爭”、“張何之爭”只不過是改革過程中的一些正常反映。 面對外界的質疑和批評,張維迎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聲明他沒有壓力,“因為我無所求”。 在很多人眼里,張維迎是北大改革的先鋒。 2003年,北京大學啟動教改,上任半年多的北大校長助理張維迎被任命為工作小組組長,主導設計了《北京大學教師聘任和職務晉升制度改革方案》。 張維迎被推到北大改革工作的前排,北大的教改方案展現出張維迎的大膽。這套借鑒美國大學有關做法的改革方案, 因為觸及各方利益,征求意見稿猶如一顆炸彈,一公布即引發風暴。經過長時間修改,方案經過“打折”后實施。張維迎對正式方案的評價是“很保守、很溫厚”、“非常妥協了”。 來自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信息顯示,張維迎出任院長后,光華改革力度加大,尤其是引進人才上動作頻仍。 但被張維迎認為“溫厚”的改革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摩擦起火”,鄒恒甫率先發難,何志毅緊隨其后。 高校變革沒有回頭路 張維迎頻頻出席各種企業高峰論壇、國際研討會,但面對記者,始終不對鄒恒甫、何志毅二人作出回應。“我只覺得我在做我應該做的事情,按照我的邏輯去做事。”張維迎曾經說過的話,似乎對此已有交待。 “如果我們認為張鄒、張何事件是北大在推進改革中的必然的‘并發癥’,那這個問題就值得反思。”一位要求不具名的著名學者表示,改革必然會觸動多方利益,必然會遭遇阻力。在北大這樣的精英階層中進行的改革,阻力尚且如此之大,那推廣到一般社會層面,豈不更加悲觀?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支持張維迎的改革舉措,社會應看到主流,而非其他。”前述人士說。” 中國高校再不改革,就會被世界拋得更遠,其他領域亦然,中國社會亦然。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