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詹姆斯-多恩:急切對中國懲罰將是一個巨大錯誤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5:31 《財經》雜志網絡版
僅僅由于對理想狀態的自由貿易制度的一些偏離,就過于急切地對中國進行懲罰,將是一個巨大錯誤 【網絡稿專欄·卡托專欄(Cato Column)】貿易老是被看作是一個零和博弈(一方得到,另一方失去),貿易盈余則是戰利品。這種重商主義態度在1758年被大衛·休謨稱為“一個狹隘的和有害的觀點”。而今天,它在華盛頓對中國的指責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人假定,中國一定是在“欺騙”,并且以美國的就業機會為代價。畢竟,中國對美國有著巨大的雙邊貿易盈余。國會中的各種委員會被告知,人民幣被低估,中國企業獲得了廣泛的補貼、廉價的貸款、稅收減免和其他優惠條件,在對美國企業的競爭中擁有不公平的優勢。美國必須采取保護主義措施,讓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以糾正貿易不平衡。來自北達科他州的民主黨參議員拜倫·多根(Byron Dorgan)甚至提出了一個法案,要終結對中國的正常貿易關系。 所有這些夸張的說法使人們的注意力轉移開,不再聚焦于中國在由計劃到市場的轉型中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中國人民所取得的經濟自由與個人自由的提升,以及廉價的中國進口商品給美國消費者帶來的巨大利益。 但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沒有人是被逼著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如同中國 貿易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就業機會,而是為了創造財富。最終,消費者的選擇自由將會決定全球市場中的勞動力配置。當市場力量根據消費者偏好、技術和資源成本做出調整時,就業崗位就會不斷被創造或毀滅。這一過程被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稱為“創造性毀滅”。 自2000年以來,美國制造業的凈就業崗位損失,大部分都是由于美國生產率的大幅提升,而不是由于中國的進口或人民幣低估造成的?ㄍ醒芯克Q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利斯伍德(Daniel Griswold)估計,中國進口給美國帶來的凈就業崗位損失“僅占全部就業崗位調整的大約1%”。但是,那些感受到了這種損失的行業會認為,以美國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進行保護主義游說,是有利可圖的。 美國的就業政策運行狀況不錯,如同中國的“和平發展”政策一樣。如果僅僅由于對理想狀態的自由貿易制度的一些偏離,就過于急切地對中國進行懲罰,那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中國要履行其所有的WTO責任,尚需要時間。在市場進入和制定規則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但在執行知識產權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欺騙”是指有意地違反先前的承諾。中國從未承諾要讓其貨幣浮動,但正在向那個方向努力。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和南卡羅來納共和黨參議員林德賽·格雷漢姆(Lindsey Graham)卻不斷威脅,除非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否則就要對中國進口商品施加懲罰性的關稅。 即便是財政部部長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他雖然發起了一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討論中美間的長期議題、促進雙方合作,他也仍然覺得,他要向中國指出什么才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其中隱含的威脅是,如果中國前進步伐太慢,就要采取報復措施。 在最近對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常設委員會(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and Urban Affairs)所做的證詞中,保爾森部長聲稱:“中國必須履行其WTO承諾;必須保護并采取強有力措施執行知識產權;必須向外國競爭力量加快開放其市場——這有利于美國,也有利于中國自身;必須在監管和法治方面引入更大的透明性! 雖然保爾森的方式與英國在1841年《南京條約》中強迫中國開放港口時所采取的炮艦政策不具可比性,但鴉片戰爭和西方的欺凌,仍然在中國對西方的態度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在面對“中國是否欺騙”這樣的問題時尤其如此。 政策總是路徑依賴的。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失敗讓鄧小平著手進行經濟改革。甚至在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之前,北京也曾單邊地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F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的第三大貿易國,但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問題和既得利益限制了轉型的過程。 把中國作為一個普通的崛起力量,而不是作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威脅并采取破壞性的保護主義措施,將更有可能為社會和經濟帶來和諧。 作者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為美國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學術事務副主席,中國問題專家。本文基于作者在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