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菲爾普斯遇到中國的最低工資保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10月14日 00:47 中國證券報 | |||||||||
2006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埃德蒙德·菲爾普斯,頒獎給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宏觀政策在長短期不同的利弊作出了深刻分析。聽起來比較復雜,實際上也的確不簡單,它處理的是經濟的穩定性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既帶來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性。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貧富差距引發了尖銳的社會矛盾,而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失業。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學家威爾·菲利普斯就指出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著穩定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即所謂的“菲利普斯曲線”。降低失業率似乎只能以提高通脹率為代價。果真如此,就得權衡通脹與補貼現有失業的成本孰高孰低,二者取一。 “菲利普斯曲線”是基于一個實證數據的結果,但這種經驗不一定在理論上站得住腳,菲爾普斯就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其他人的行為,而且市場上的消息也不一定通暢準確。比如說山西農民要到深圳去打工,往往有很多信息不明朗,導致農民工前往深圳之后才發現,諸多隱形成本遠遠高于其在山西的生活成本。 通過對長短期不同情況的分析,菲爾普斯認為通脹與長期失業之間關系不大,因為長期通脹取決于通脹預期,長期失業率由勞動力市場的運轉所決定,經濟穩定政策只能對失業率的短期波動產生影響。由于最低工資標準是一種價格管制,因此可能擾亂勞動力市場的運行,這才是影響長期失業率的罪魁禍首。 2005年6月,菲爾普斯訪問過中國。他認為工人的信息不暢,會導致失業率提高。工人希望提高工資,公司若不漲工資,工人可能辭職。但如果工人不想到100公里外的公司去,公司在此時漲工資將會受益,即使增長的幅度很小。換句話說,在當地的勞動力市場上,該公司擁有競爭力。當然菲爾普斯也認為這樣的機會成本會增大,如失業率增加,工資越高,失業率就會越高。 控制一個較低的失業率會成為經濟決策者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往往好心辦壞事。最低工資保障顯然是為了保證就業率,對于享受保障的人來說,可能在短期內不是壞事,但對那些缺乏勞動技能的最底層的勞工,卻可能因為這個最低工資而失業。因為一旦有個最低工資標準,對企業來說,在這個工資水平下當然要雇一個稍微有能耐的人,這樣的話,低技能者就會被驅逐,失業率就會上升,這就是最低工資干擾勞動力市場的惡果。 如果菲爾普斯要對最低工資提出什么建議的話,我猜想恐怕沒有比撤銷最低工資標準更合適的了。 (文/李華芳)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