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天然擴張性與冷熱循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15:39 國際航空報

  包月陽:《中國經濟時報》總編輯,著名專家,長期致力于研究宏觀經濟和經濟體制改革,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出版有《電,尋找平衡》、《面對聚焦之點》等著作。

  央行宣布,將從7月5日起提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自4月28日央行加息后,中央政府已經陸續出臺了多項宏觀調控措施。顯然,我們的經濟尚未完全實現軟著陸就再次出現了過熱,因此有必要“二次調控”。

  今年一季度GDP增長10.3%,曾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有關經濟是否再次過熱的爭論。4、5兩月尤其是5月份的經濟運行指標似乎為這種爭論定了調:經濟確實過熱了。支持這種判斷的主要是兩個指標的增長:一是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二是外貿順差。當然,一季度的GDP增幅是重要的基礎判斷數據。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已出現過四次經濟過熱。第一次是在1985年,第二次是在1988年,第三次是1992到1993年,第四次就是最近這一次。這次過熱出現的時間不太好確定,一般認為,2002年已經出現過熱苗頭,但被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所掩蓋,到2004年一季度才真正引起重視。中央從2004年4月份開始治理此次過熱,到2005年底人們以為基本實現軟著陸,沒想到幾個月后就出現新的過熱跡象。這應該不是新一輪過熱,而是被壓下去的2004年那次過熱的反彈。否則,我們就應該說這是改革開放后第五次過熱了。

  從1979年到2004年是26年,26年中出現了四次過熱,每次過熱之后一般都是或深或淺的經濟蕭條(或稱疲軟)。

中國經濟為什么一直處于這種冷熱交替的循環之中?

  我以為,這是中國經濟的“天然擴張性”在起作用。觀察28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經濟從來不缺乏向上的、擴張的力量。只要宏觀政策不加限制,經濟就會開足馬力加速向前,一直到過熱勢頭明顯,出現嚴重的資源瓶頸約束,或者同時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政府不得不出面急踩剎車。

  這種“天然擴張性”來自經濟中的行政力量。目前的中國經濟可稱為初級市場經濟,它脫胎于計劃經濟,至今仍然有很強的行政推動色彩。配置資源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行政權力或者受行政權力影響;政府仍然在很多時候直接參與投資乃至生產等經濟活動。到目前為止,經濟增長仍然是考核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政績的主要標準,即使官員們的GDP概念淡化了,與經濟增長相關的就業和財政收入對官員來說仍然極其重要。因此,保持經濟的一定規模的擴張幾乎是官員們的本能。

  應該說,對本輪過熱中央政府發現早、下手早,措施相對溫和,因而經濟沒有出現大起之后的大落,這是值得稱道的。但經濟的天然擴張性太過強大,以至這次調控未能完全實現軟著陸就再次出現過熱跡象,令人惋惜。

  中國經濟要擺脫冷熱循環,有賴于政府職能的真正轉變。而實現這一點,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