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駁《農業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一文
呂新雨先生發表在《視界》第13輯上的文章:《農業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的現代化道路--駁秦暉先生對“美國式道路”和“普魯士道路”的闡述》,洋洋數萬言,引用資料不可謂不多,文字敘述不可謂不繁,但批判的矛頭所向乃假想敵,并未觸及秦暉先生提出的真正的問題,是一篇沒有瞄準目標的檄文。
秦暉諸多文章的主旨不是三農問題,也不是土地私有化國有化的問題,而是對實際存在的經濟轉軌與私有化進程程序公正的究問。他發表在《戰略與管理》雜志上的著名論文,題目就叫《中國轉軌之路的前景》。所以有“美國道路”與“普魯士道路”的說法,作者在文章中進一步確定為“斯托雷平式改革道路”與“謝德格拉德改革道路”的區別,指的就是轉型社會--不論是中國、東歐等,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抑或是當年的俄國,由公社世界轉向私有化的資本主義世界,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公有資產怎么分,體制轉型依怎樣的程序方式進行的問題。換言之,秦暉的問題是:究竟以公平公正民主的方式實現私有化,還是搞以剝奪大多數人為結果,以強制性非法占有為形式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私有化。列寧贊同的美國式道路是前者,普魯士道路是后者。
就公有資產必須分,但以怎樣的方式分,以怎樣的程序確立新的的產權制度,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所帶來的結果也有巨大差別而言,列寧當年提出的兩條道路的區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借鑒意義。在秦暉先生看來,今天的中國,公有企業分與不分,已不成為問題,成問題的是:公平公正公開的私有化不能談,因為有意識形態禁忌,而不公平不公正、暗箱操作、掌勺者私占大飯鍋式的實際上的私有化,卻在大張旗鼓的進行。與此相一致的觀點是:怎樣改怎么分都行,就是不能把公有資產平均分配到每個勞動者。這同當年的俄國情況似曾相識:傳統的公社制度落后于時代,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社會面臨通過怎樣的形式建立資本主義農業經濟的歷史任務,即如列寧所說,“或者是普魯士容克式的緩慢而痛苦的資產階級演進,或者是美國式的迅速而自由的演進”[1]。“美國式的演進”意味著“生產力能最迅速的發展,居民群眾能有最好的勞動條件”,“工人與農民群眾處于商品生產下一般可能的最好境況下最迅速而自由的發展”[2]。“雖然斯托雷平代表的‘老爺’們與農民群眾都要搞獨立農莊,但問題在于,獨立農莊應該建立在犧牲普通公社農民利益的基礎上,還是建立在犧牲權貴原始積累利益基礎上?在貴族們看來,如果是后者,‘這就算是破壞’;而如果是前者,‘這就算是建設了’。我們今天的轉型社會不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嗎?在一些權貴看來,如果國有資產平分給了老百姓,這就算是‘破壞’;而如果國有資產轉到他們手里,這就算是‘建設’了。”[3]
即便循著呂文的思路,進入偏離主題的土地私有化問題的探討,列寧真正追求的是不是土地的國有國營,美國或日本農業經濟成功發展的基礎,是不是在于土地的國有化,也是需要仔細加以分析的。事實是,不論土地的初始所有權歸印第安人擁有,還是歸美國政府實際控制,不論是土地的初始所有權歸農村公社所有,還是試圖通過沒收和開墾新的土地,由國家控制相當一部分土地所有權,美國或者俄國當局最終依然是希望,通過無償分配與有償出售的方式,將絕大多數土地變成私人所有私人經營的東西,而不是變為國家所有公社所有并經營的東西,這是問題的根本。就是說,無論是當時的美國還是當時的俄國,都沒有主張和推行農業集體化或土地國有化經營的打算,而是竭力主張和推行土地私有化經營。美國是通過國家對土地的出售或象征性的出售,使土地由公有變為私有的;俄國也不認為歸農村公社所有的土地所有權形式是什么先進的制度,而是要推行土地歸農戶所有的私有制的生產關系體制。列寧所謂土地國有的主張,無非是希望國家控制較多的土地資源,可以更有效的解決土地分配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國家擁有絕大多數土地資源的控制權,就可以像美國那樣公平公正的分配土地,實現土地經營私有化,使農業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在更為公正合理的基礎上。呂文引用的列寧語錄清楚的表明了這一點,“土地國有就是:盡量鏟除農業中的中世紀壟斷和中世紀關系,使土地買賣有最大的自由,使農業有最大的可能適應市場。歷史的諷刺在于:民粹主義為了‘反對’農業中的‘資本主義’,竟然實現能夠使農業中的資本主義得到最迅速發展的土地綱領”[4]。列寧還曾經指出過,斯托雷平的實踐表明,“在土地完全可以自由轉移的條件下,出色的獨立田莊一定能夠使所有中世紀式的饑餓現象以及各式各樣的盤剝制和工役制立即結束”[5]。
而今天的中國,土地私人經營形式上存在,事實上產權不明,法律規定農民擁有承包土地的長期使用權,即所謂30年不變。事實上,卻兩三年一變,一個村長加一兩個開發商或個體業主,就可以輕而易舉使農民失去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工業方面,國家和人民群眾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公有資產正在不斷流失,現有公有制企業組織模式難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理生存:總量增長緩慢,虧損日益嚴重,整體經營不容樂觀。說得不好聽一點,再經過學者這么“國有”“公有”“私有”的咕噥兩三年,公有資產可能就全沒了,想“化”都沒有可化的東西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暉先生才指出分與不分早已不是問題,早晚得分。關鍵是要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國有資產,不能掌勺者私占大飯鍋。不能由國有資產的看守人自主決定怎么分、分給誰。出售國有資產,所有者不能缺位。有了明確的所有者,才可能合理有效的處理所有者擁有的資產,才會有不同所有者依照市場規則進行的公平的產權交易。當年的俄國,正是因為斯托雷平搞了強者的私有化,在土地私有化過程中走了地主老爺巧取豪奪、普通農民倍受剝奪的普魯士道路,從而引發了激烈的社會矛盾,致使農民起而反對具有進步意義的土地私有化,維護土地的公社所有制,站在布爾什維克一邊反對臨時政府,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民粹主義浪潮,最終出現了誰也不愿意看到的歷史后果。今天的中國,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會面臨類似的風險。
總之,秦暉文章討論的不是土地國有與私有的問題,也不是搞不搞私有化的問題。而是面對不能回避的私有化進程,如何保證國有資產不大量流失,職工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勞動者擁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國有資產的處理。呂新雨大講列寧的意思是土地國有化,美國也是在土地國有化基礎上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作者這里意欲如何,具體主張是什么,是希望土地實行國有化經營,像國營農場那樣;還是想把小塊土地集中起來搞規模化的集體經營,即搞人民公社;或是搞什么新的人們尚不了解的土地經營模式,文中的觀點是不明確的。但呂文好像說過,現在的小塊土地經營類似于中世紀的份地,是列寧反對的小農經濟,不是資本主義大農業。大量例舉美國及歐洲農業在政府大量補貼下進入市場的事實,這似乎又是在強調國家干預,但總的意思還是反資本主義。
依舊是陳舊的反資本主義邏輯: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早期是因為殖民掠奪(比如英國)和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比如美國),后來則是因為發了戰爭財,特殊的冷戰熱戰環境使美國大發橫財,使日本、臺灣獲得大量訂單。今天,發達國家又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補貼農業,使得第三世界國家占優勢的產業,不能在全球化過程中獲利。論證這些觀點引用了洋洋萬言的“書證”,但總還是讓人覺得理由不充分。比如,美國是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和二戰特殊的國際環境發達起來,香港新加坡日本沒有這個條件,怎么也迅速發達起來了呢?日本臺灣是因為發了戰爭財,利用韓戰迅速發達,那么南朝鮮和改革開放后的溫州深圳的迅速發達,又是依靠的什么呢?如果韓國是因為戰爭擴大了內需,使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那么,同處一個半島的朝鮮,怎么沒有因為戰爭擴大內需迅速發展呢?顯然,市場化的體制,開放的國內外市場,私人經營為主體的產權結構,激烈競爭調動起來的生產積極性和巨大的創新熱情,這些東西才是問題的根本。
另外,說美國大搞農產品補貼,是因為涉農產業資本賺取的利潤比農業本身的利潤大得多,為了保護大資本在這些領域的利益不得不作此選擇。但直觀的感覺似乎與此不符。本人以為,恰恰是因為美國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微不足道,才使得美國政府擁有條件和能力,為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農產品過剩和農民利益受損提供補貼。補貼的理由形形色色:確保農民收入分配上的相對地位,保護農業就業者;維持農業這一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的穩定,或者,為了涉農產業及其就業者的利益與生計等等。僅僅從經濟利益出發為美國政府大量補貼農業辯護,恐難以讓人信服。因為美國涉農產業獲得的利潤再高,涉農資本投入再大,它們總也高不過大不過農業總產值吧。換言之,倘若整個美國農業只能創造5億美元的總產值,涉農產業或者說為農業服務的行業及其資本創造的利潤與實現的收入再多,它也不可能超出5個億吧。我國農業產前產后服務創造的價值不多,政府的涉農收費也收不上多少錢,不就是因為農業創造的社會總產值太少嘛。如果農業總產值巨大,涉農產業利潤和涉農收費才可能成倍增加。
[1][2][5]《列寧全集》,第二版,第13卷233頁,第三卷13頁,第22卷106頁。
[3]秦暉:《中國轉軌之路的前景》,《戰略與管理》雜志,2003年第一期,15頁。
[4]《列寧選集》第二卷,第427-42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