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從梁漱溟到林毅夫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6日 15:48 經濟觀察報

  本報首席記者 章敬平/文

  “我們可以明白了,今日的問題正為數十年來都在‘鄉村破壞’一大方向之下;此問題之解決惟有扭轉這方向而從事‘鄉村建設’——挽回民族生命的危機,要在于此。只有鄉村安定,乃可以安輯流亡;只有鄉村產業興起,可以廣收過剩的勞力;只有農業增產,可以增進國富;只有鄉村自治當真樹立,中國政治才算有基礎;只有鄉村一般的文化能提高,才
算中國社會有進步?傊,只有鄉村有辦法,中國才有辦法,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教育上都是如此。”

  乍聽之下,這段話的語境和我們今天的“新農村建設”非常的吻合。但它事實上并不出自今人之口。說這段話的人,是75年前的梁漱溟。

  1930年,梁漱溟在山東鄒平縣創立鄉村建設研究院。這段話,就是他所謂的設立鄉村建設研究院的“旨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宗旨”。

  如果我們用中國鄉村社會百年轉型的大歷史的眼光看待三農問題,那我們可以說,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黃炎培等當年中國知識界的名流,是最早提出三農問題的一批人。翻閱上個世紀初年的《申報》,我們可以看到地處人間天堂的蘇州杭州的農民,被國際農產品打得落花流水苦不堪言。上個世紀20年代,感佩于“鄉村經濟的破產”、“鄉村社會的崩潰”,梁漱溟等“農化派”先鋒人物,乘五四運動后民主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東風,一邊與主張工業立國的“工化派”論戰,一邊身體力行地參與到改造中國鄉村的行動中。

  20世紀20年代,從西洋學成歸來的晏陽初博士,發現了距北京并不遙遠的定縣開明紳士米氏父子的鄉民識字計劃,他們和一大群知識精英,在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雙重認可后,把鄉村教育推進到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的綜合性的鄉村建設。一場大規模的長達10年的鄉村建設實驗,在中國大地上建起了一個個花樣繁多的鄉村建設實驗區、實驗鄉、實驗鎮、實驗村。來自當時的國民黨內政部的統計數據,國民黨統治區內搞實驗工作的單位有1200多處。其中包含黃炎培在江蘇昆山縣創立的“中國職業教育社”。

  1937年,晏陽初主持撤銷了湖南省三分之二縣的腐敗官員,以5000個學者和科學家替代他們。盡管從事鄉村實驗的知識精英們,將自己的名字留在歷史上,但這場運動對中國社會的改造,并沒有如他們預想的那樣,一勞永逸地解決三農問題。

  “一大二公”

  1950年代,農化派和工化派的交鋒還沒有來得及分出上下高低,便隨著新政權的上臺,煙消云散。農化派的先鋒人物梁漱溟也在新政權中,當上了全國政協的常委。不再由他和他的戰友黃炎培主導的中國鄉村社會的改造,以他們難以理解的“一大二公”的蘇俄模式,疾行于中國大地。

  1949年5月的一個黃昏,在黃河大堤上散步的原中共中央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問時任華中局第一書記的林彪: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說,今后工作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到底是什么涵義?是以城市工作為中心,還是領導機關進城后以城市為中心領導鄉村?林彪說他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不久,按照林彪“應該首先把農村陣地鞏固起來”的意見,杜潤生請示了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并得到肯定的答復,且要求其他各個新解放區都照華中局的做法辦。于是,分配土地減租減息的土地改革迅速在全國推進。

  據杜潤生回憶,建國后,對于土地改革,共產黨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無償沒收,一個是有償征收購買?紤]到共產黨的土地改革,不僅是一項農村經濟制度的改革,還是一場推進政治改革的階級斗爭,無償沒收就成了惟一的選擇。

  1953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推行合作化運動。毛澤東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邊對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說:“我們有兩篇文章,上篇搞民主革命,下篇搞社會主義。就農村而言,土改結束了,現在要做第二篇文章了。我們計劃在10至20年內完成這個合作化的任務,改造小農經濟!

  這一年,為解決城市糧食供應緊張的統購統銷竟然違背初衷,成了社會主義的必要措施。毛澤東重申:“個體農民,增產有限,必須發動互助合作。”1955年,毛澤東批評鄧子恢是前怕狼后怕虎、走起路來搖擺不定的“小腳女人”,推動合作化運動由初級社飛躍到高級社。雖然也有農民以拉牛退社表示反抗,但在強大的新政權面前,鬧社風潮很快便偃旗息鼓。

  此后直到人民公社時期,中國鄉村再也尋覓不到自給自足的傳統!案叻e累”的戰略考量,使得重工輕農的政策蛻變成城市對農民新一輪的剝奪。1959年,在全國政協的一次會議上,梁漱溟說了一句民謠:“有人說,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農民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這話值得引起注意。”

  廣袤的鄉村成了國家工業化的廉價倉庫。棉花、水稻等不一而足的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城市。我們聽得耳朵都生繭的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剪掉了本來應該屬于他們的幸福生活。研究三農問題的學者石磊說,我國的工業化不是工人一錐子一錘子敲出來的,而是農民一圈又一圈地勒緊褲腰帶,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

  1978年,安徽小崗村的農村在饑餓的驅使下,私下承包了人民公社的集體土地。鄧小平肯定了“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于是,“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制度分崩離析,農民農業農村的境遇得到了空前的改觀。

  三農問題

  1985年,農村政策部門向中央貢獻了“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新思路,但在決策層似乎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此后三年,由于宏觀經濟變化的牽一發而動全身,農民收入連續3年下降。這在改革開放以后,還是第一次。這引起當時在農業部任司長的范小建的注意,他騎自行車微服私訪20個縣,寫了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是:農民收入下降導致農民負擔相對過重,并已影響到農民和共產黨的政治關系。

  對這份在當時看來驚天動地的調查報告,農業部黨組莫衷一是,最后,農業部部長劉中一決定以個人名義,向中央匯報。

  1993年,朱镕基出任國務院總理。農業部部長劉江派農村試驗區辦公室主任杜鷹去農業大省安徽調研。最后的調查報告指出,農村問題涉及到農民財政、金融、稅收等宏觀政策,涉及到農業以外的大環境,不應該就農業談農業。

  同年,溫鐵軍根據在安徽的調研,在《經濟日報》發表文章,“果欲支農,功夫在農外”,強調農村問題受宏觀政策影響,而非簡單的農業問題。

  由于鄧小平南巡所引發的中國經濟的再度高漲,本來有望繼續深入探討的三農問題,被隨之而來的三農問題的改善,擱置下來。雖然三農問題看起來不熱了,但中央并沒有完全拋棄三農問題。1993年,溫家寶指導有關方面,推動了土地制度、農村金融改革、稅費和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等多項改革的政策試驗。199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警告,他說,城鄉差距等正在擴大的三大差距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恐會釀成大禍”。

  1997年糧食大量積壓,13年前增產不增收的賣糧難問題再度出現,由此導致的農民收入連續下降,使得三農問題又一次成為社會熱點話題。溫鐵軍在當時的《戰略與管理》上,發表《制約三農問題的兩個基本矛盾》一文。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三農問題”,第一次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正式出現在公開出版物上。

  然而,直到此時,“三農問題”在中國大陸還不是特別的尖銳;仡^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甩開大步的時候,農業生產快速增長,“三農”問題一點都不突出。1985年以后,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全面推向城市,帶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雖然農民收入的增長相對滯后,但在一夜間煙囪林立的鄉鎮企業,讓“離土不離鄉”的農民像工人一樣勞動,三農問題也不突出。1992年,盡管城鄉收入差距已經提高到2.6∶1,但涌動的民工潮把成千上萬的離土離鄉的農民轉移到城市,在這段日子里,“三農問題”也還不是那么尖銳。

  新農村建設

  1990年代的最后3年,三農問題突然尖銳起來。鄉村里,農民負擔逼死農民的慘劇,作為三農問題的表象浮出社會生活的水面。在有中共經濟智囊之稱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看來,“三農問題”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變得尖銳起來,是因為1998年出現了通貨緊縮,生產能力過剩,新增投資比較小,新增就業機會少。這造成應該流動的農民流動不出來,已經流動出來的農民又返回鄉村;另外,眾多鄉鎮企業在競爭中紛紛倒閉,這一方面致使農村集體經濟負債累累,另一方面迫使早先在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民又回流到農業,如此背景之下,農民收入增長自然特別慢,“三農問題”雪上加霜。

  于是,林毅夫在半個世紀以來首次提出“新農村建設”的建議。“我國從1979年開始的改革以農村為突破口;20年后的今天,走出當前生產能力普遍過剩、內需不足、市場疲軟、通貨緊縮困境的突破口,仍然在廣大的農村。”林毅夫說,只有打通農村勞動力向外流動的渠道,消化掉城市中過剩的生產能力,才有可能解決三農問題。所以,他建議中央政府,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一場以實現農村自來水化、電氣化、道路網化為核心的新農村運動,加快農村地區和生活消費有關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啟動廣大的農村市場。他認為,政府以積極財政政策的資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對啟動中國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因為這是一個既可以刺激國內消費需求,使我國早日從通貨緊縮的陷阱中擺脫出來,也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改變農民觀念,移風易俗的一石數鳥的政策。

  雖然林毅夫的建議,并未被中央政府馬上采納。但1999年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央在決策思路上發生了變化:中央討論農村政策時,不再單純強調以往的農業結構調整,而是以“農村經濟重大戰略結構調整”取而代之?梢,中國最高決策層對三農問題的認識已經深化。

  接下來三年,中國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由決策層推延到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知識分子的關注,激發了全社會對三農問題的討論。反過來,全社會的討論,也加速了決策層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它們從整體上繪制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時代背景。

  2000年,溫鐵軍對三農問題所做的世紀末的反思,和社會學家曹錦清撰寫的《黃河邊的中國》,在學術界受到廣泛認可。這年年初,湖北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朱镕基總理寫了一封信。把三農問題形象地概括成“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次年,李昌平的《我向總理說實話》一書,和緊隨其后出版的《中國農民調查》,把三農問題的影響,由中國推展到國際社會,世界開始重新打量中國,它們發現,城市和農村已經構成了兩個不同的中國。

  中國領導人顯然對經濟生態上的“兩個中國”有著更為深刻的洞察和更為急迫的考慮。2001年,“三農問題”作為一個名詞第一次寫進了中央文件。2002年,“城鄉二元結構”作為一個概念被寫進中共十六大的文件。十六大上,《詩經》中的“小康”一詞,成為指導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詞。中國領導人清醒地認識到,距離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時間已所剩無幾,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的農村,“小康社會”這個宏大的戰略目標就可能會受到威脅。所以,中共中央提出城鄉統籌發展。

  2003年,胡錦濤和溫家寶出任中國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海外媒體指稱的“胡溫新政”拉開了帷幕。新的領導集體更為清醒地認識到,三農問題和中國在21世紀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之間的關系。2003年初,中共中央強調,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初,中央繼1980年代5個連續的“一號文件”之后,再次發出“一號文件”,把三農問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中央提出工業反哺農業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被寫進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決議》。制定“

十一五規劃”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公報,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置到“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的重大歷史任務”的新高度。

  在提出新農村建設6年之后,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最終出臺,林毅夫頗為欣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林毅夫反復宣稱,“新農村建設”和他的建議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他說自己很高興地看到,中國領導層把“新農村建設”的內容擴展為生產、生活、鄉風、村容、管理五個方面。他相信,這個政策的實施對啟動國內市場、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構建

和諧社會,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