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歌:人們在全球化爭拗背后博弈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0日 18:12 金羊網-羊城晚報 | |||||||||
伊歌 一份《香港宣言》,讓山重水復的多哈回合談判柳暗花明,讓氣若游絲的多邊貿易談判回春還魂,也讓命懸一線的全球貿易體系生機重現。 對于世貿組織(WTO)及前身關貿協定(GATT)來說,多邊談判無果而終不歡而散早已是
此次香港部長級會議已無退路,失敗意味著多哈回合瀕臨絕境,多邊貿易談判機制瀕臨崩潰,全球貿易體系瀕臨瓦解。盡管會前內行人悲觀論調不絕于耳,會外反全球化眾聲喧嘩群情激昂,但會內部長們討價還價日以繼夜,終于談出一份《香港宣言》,成為一個突破性的協議。 無論眾聲喧嘩,還是討價還價,焦點還是農業問題:發達國家希望發展中國家先開放服務貿易市場,而發展中國家則要求發達國家先取消農業補貼和減免農產品關稅,以使他們數量眾多的農民從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獲益。 在當今的國際貿易,農產品一直是“火藥桶”,各國之間“香蕉戰”、“牛肉戰”、“棉花戰”層出不窮。究其原因,正是發達國家違背自由貿易原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歐盟實行“共同農業政策”,農業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5%,總產出不及歐盟GDP的2%,歐盟的預算卻有44%用于補貼農產品;自多哈回合農業談判開始后,美國通過了新農業法案,大幅度提高農業補貼,在10年時間里將聯邦補貼提高67%,總計達1900億美元。 發達國家是現行國際貿易規則的主導者,一面高喊自由貿易要求發展中國家開放工業品市場和服務業,一面卻投入巨額補貼關起門來搞貿易保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斯蒂格利茨就曾嚴辭抨擊:“人們真正反對的實際上并不是全球化……更確切地說,他們反對的是以往管理全球化的方式。過去,全球化的管理并不是根據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這些國家中的窮人的利益的方式進行的,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事到如今,富國的貿易保護嚴重扭曲市場價格和競爭,不僅危及多邊貿易談判和全球貿易體系,危害窮國自由貿易的權利,高額補貼也令富國不堪重負。香港部長級會議的峰回路轉,或許會成為一個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