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勇
關于經濟學家的素質和人品的聲討還在繼續。11月7日的兩個事情為討論的持續添了兩把柴:其一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閣對“5個論”公平性表達了質疑,被認為是主流經濟學家的首次回應;其二是《中國青年報》公布的一項關于經濟學家公信力不佳的調查。后者尤其受到關注和評論。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這項調查顯示,丁學良“不超過5個”的說法得到了83%的公眾支持。如上數據被立即當做不計其數的時評的由頭,達成的共識是:經濟學家不值得相信。這樣,討論就從學術標準轉向了經濟學家的信任度問題。可是,一個未經考究的問題是:到底誰在相信經濟學家?經濟學家到底造成了哪些問題?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老實說,即便經濟學家不存在任何良心上的問題,他們也并不一定就值得相信。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就連經濟學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們常常說,對于同一個問題,10個經濟學家會得出11種的答案。無獨有偶,基于經濟學家總是互相攻擊的現實,有人總結了所謂“經濟學家第一定律”:“對于每一位經濟學家,都一定存在另外一個實力相當、但觀點相反的經濟學家。”如果是這樣經濟學家意見總是分歧,誰又能老是相信某一位經濟學家總是正確的呢?
所以,《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即便放在美國,經濟學家也未見得有更高的勝率。相反,在我看來,郎咸平超過三成的超高支持率倒是有些另類。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責怪我們的經濟學家呢?其實,經濟學家不是用來相信的;經濟學家應該相信公眾,不是相反。經濟學的目標在于解釋人們的選擇行為,而不是希望人們接受某些已有的理論。在人們多處選擇時,很少有人真正對照經濟學的某些原理。因而,如果因為你相信了經濟學家的話,而遭受損失,就應該責怪經濟學家嗎?
經濟學家帶來災難的一種可能是用片面的理論影響了政策選擇。可是,經濟學的特長在于把一項政策的所有成本和受益全部考慮在內。如果關注一下經濟學家的言論,大多數都對城鄉差距、腐敗、資源環境等問題表示過擔心的。然而,政策的出臺是利益集團多方博弈的結果。現實中出現了問題,并不表示被經濟學家忽視了,甚至是經濟學家造成的。現在公眾把許多的社會經濟問題都算到了經濟學家的頭上了,可是,有誰把中國20多年來的成功歸到經濟學家的頭上了呢?
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把經濟學家妖魔化,這實際上是很不正常的。這種對經濟學家的敵對情緒固然反映了社會經濟中的各種問題,但是他們真的應該對這一切負責嗎?說到底,經濟學家并不是用來相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