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劉明康:推進銀行業改革發展與監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15:53 《中國金融》

  推進銀行業改革發展與監管

  ——訪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明康

  本刊記者 林鐵鋼

  記者:感謝劉主席接受《中國金融》雜志的采訪。首先,請您談談銀監會將如何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推動我國銀行業改革發展與監管的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步。

  劉明康: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們要結合銀監會職責,堅持用好的學風學習宣傳好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推進銀行業改革發展和監管的各個方面,把十七大精神轉化為推進銀行業改革發展實實在在的成效。

  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我們必須結合對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學以致用,解放思想,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監管有效性建設,深化銀行業改革開放,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穩健發展的銀行業體系。

  一是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監管有效性建設。全面總結幾年來的經驗,深刻反思,查找不足和排查成因,從制度建設、手段武裝和隊伍建設上認真思考,科學安排當前和今后銀行業監管與改革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二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開拓創新,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按照科學規律的客觀要求,不斷完善銀行業體制、機制,提高內控和風險管理水平,努力引導和支持我國銀行業在改革發展中實現質的發展。

  三是加強民主法治觀念,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要增強民主法治觀念,堅持按科學規律辦事,依照法規要求辦事,更加尊重決策程序,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民主監控權力運行機制,切實落實好黨內民主建設的要求。

  記者: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對此銀監會將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劉明康:切實提高銀行業監管的有效性,是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們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銀行業監管體系建設。按照《提高我國銀行業監管有效性中長期規劃》要求,重點加強十個方面的基礎建設:建立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和合作有序的監管協調機制,建立結構完整、層次清晰的銀行業審慎監管法律體系,建立規范、透明、高效的市場準入管理體系,建立持續、有效的現場檢查體系,建立持續、有效的非現場監測體系,建立有效的風險評價、預警體系,建立及時有效的糾正與風險處置體系,建立暢通有效的跨境銀行業監管機制,建立專業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與激勵機制,建立銀行業監管有效性的跟蹤評價機制。

  二是繼續強化資本金監管和資本充足率約束。按照“準確分類—充足撥備—做實利潤—資本達標”的持續監管思路,鼓勵實行經濟資本管理,強化資本對風險和效益的約束,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以“風險抵扣后的資本回報率”為基礎的科學考核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引導銀行業科學發展。

  三是推動外部環境的持續改善。不斷完善法律、稅收、會計等制度,推動出臺一批急需的監管法規,包括《金融機構破產條例》、《農業發展銀行條例》、《進出口銀行條例》等,為銀行業發展和監管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與此同時,銀監會將繼續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創新與防險并舉”的監管原則,積極鼓勵和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銳意創新。

  一是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綜合經營。順應國際金融業綜合化經營的發展趨勢,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通過組織創新,組建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穩妥地推進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工作,不斷提高國內商業銀行綜合競爭能力。在推動創新過程中,始終堅持把制度建設和防范風險作為重要前提,加強與其他金融監管機構的合作,支持和鼓勵銀行業金融創新活動,進一步提高對跨業經營監管的有效性。

  二是大力促進業務創新。加強電子銀行發展的科學規劃,加大電子銀行創新力度,開發適合銀行經營特點和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豐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建立起涵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私人銀行業務、公司理財業務,包含理財業務從業人員管理的理財業務監管政策體系,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理財產品創新。引導銀行利用衍生工具對沖風險的功能,使銀行在提高資金管理收益率的同時有效控制風險。

  三是推進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督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六項機制”,扎實推進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不斷加強和改善小企業金融服務。

  記者:黨的十六大以來,銀監會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劉明康: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中國銀監會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大力推進監管理念、制度和技術創新,加強監管有效性建設,穩步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開放,引領我國銀行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發展成就為世人所矚目。

  銀監會成立后,認真學習和借鑒國際通行的監管制度、標準和技術,結合我國實際,明確提出“管法人、管風險、管內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監管新理念,確立了四個監管工作目標和六條良好監管的標準,大力推進監管法規體系建設,積極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確立并始終遵循“準確分類—充足撥備—做實利潤—資本達標”的持續監管思路,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風險為本的審慎監管,同時,著力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銀行業監管框架。

  中國銀監會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改革思路,堅持“改革與監管并舉”的方針,積極督促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工作。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已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內外上市,成為具有一定國際認知度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全國農村信用社省級管理機構已全部組建完成,新的監督管理框架基本建立;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試點順利推開,并推廣到全國31個省市區,初步起到了將社會資金引向農村地區、支持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小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十六大以來的幾年,正是我國銀行業加入世貿組織的過渡期。幾年來,我國銀行業堅持以開放促改革發展,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實現了對外開放的新突破。一方面,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逐步放開外資銀行經營的幣種、地域和客戶限制。同時,堅持審慎監管原則,根據需要實施了一系列自主開放措施。另一方面,支持我國部分中資銀行在有效評估和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穩步推行“走出去”戰略,從國內走向國際,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銀行到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并通過并購方式,深度拓展海外市場。

  五年來,我國銀行業通過改革、開放、加強監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際聲譽不斷提高。

  一是公司治理機制日益完善。通過股份制改造、引進機構投資者、境內外公開上市,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許多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實現了股權多元化,并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要求,建立了相對規范的公司治理架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調運作的架構與機制。

  二是經營理念開始轉變。開始引入經濟資本增加值和風險抵扣后的資本回報率等更加科學的指標,上市銀行注重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價值培育和提升。這些理念的變化,使得銀行開始追求風險抵扣后的股東回報最大化,開始從粗放逐步走向精細,逐步建立銀行合規文化,與國際先進銀行的差距正在縮小。

  三是經營轉型和業務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創新力度,以此調整業務結構,加大中間業務比重,使得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較以前有很大提高,主要商業銀行平均為17.5%。

  四是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建立。過去由于經營理念和業績標桿不科學,內部激勵約束無法到位,吃“大鍋飯”現象普遍存在。這幾年情況有了很大改變,特別是在正向激勵上初步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五是透明度建設大大加強。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都已經嚴格按照審慎要求編制會計財務報表,上市商業銀行能夠全部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及時對外公開披露有關經營信息,自覺接受市場監督,非上市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也實行了信息披露制度,接受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監督。

  經過幾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我國銀行業財務實力顯著增強,風險狀況明顯改善。通過財務重組和加強監管,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持續保持“雙下降”,從 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2007年9月末的6.63%。資本實力和充足水平顯著增強, 2003年末我國只有8家銀行資本充足率在8%以上,而2007年9月末達到136家;資本充足率達標銀行的資產占全部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的比重也從2003年末的0.6%上升到2007年9月末的78.9%。從風險消化能力看,損失撥備缺口明顯減少,2003年中國銀監會成立的時候,銀行業撥備缺口高達1.34萬億元,而2006年末縮小到了 4547億元。主要商業銀行稅前利潤從2002年底的364億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2409 億元,而2007年前三季度實現利潤4209億元,是2006年全年的145.5%。

  我國銀行業的對外形象和市場信心已今非昔比。一些國際媒體和機構對我國銀行業的看法,已從2002年的普遍不被看好轉變為積極正面,2007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全球1000家大銀行最新排名,31家主要的中資商業銀行全部入選,工行、中行分列第七和第九,這是中國的銀行首次進入前十名。與此同時,國際權威評級機構近年來也多次調高了對我國銀行業的評級,對我國銀行業監管環境的改善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這些看法和評級的變化,正是我國銀行業五年來通過改革、強化監管獲得大發展的真實寫照。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科學發展觀得以貫徹落實的結果,也折射出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機制改革所發生的積極轉變。這些成效雖然還只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但卻具有跨越性、歷史性、標志性的意義。

  記者: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提高競爭力,建設現代金融體系。請您談談下一階段銀行業改革的重點是什么?

  劉明康: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證明,只有改革開放,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借鑒外國銀行業成長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根據我國國情和銀行業發展的具體情況,才能走出一條中國銀行業持續穩健發展之路。今后一段時期,銀行業改革的重點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不斷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重點深化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立的總體原則,督促落實改革方案,加強對改革工作的引導和考核,促使農業銀行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已進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進一步督促其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強化基礎管理、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深化分支機構和基層改革,加強與境外戰略投資者深度合作,增強信用分析和風險管理能力。

  二是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主要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各方關系;進一步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構建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加快經營機制轉換;進一步強化風險監管,持續提高監管有效性;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有效激活農村金融體系;進一步推進金融創新,著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增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和支農服務能力。

  三是加快政策性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改革發展步伐。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促進國家開發銀行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推動盡快明確進出口銀行與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方向和市場定位,積極推進深化內部改革,為全面改革創造條件。深入推進郵政儲蓄銀行改革,進一步理順郵政儲蓄銀行與郵政集團的關系,重點抓好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改造,適時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良好的內控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網絡服務優勢,探索建立符合“三農”需求的特色商業模式和

零售業務經營體系。

  四是推進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增強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能力,化解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風險。推動具備條件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施財務重組,加快向業務有特色、運作規范的商業性金融企業轉型。規范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

  記者:十七大報告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在這一新提法中,銀監會應如何發揮作用?

  劉明康:“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是十七大報告的一大亮點。目前,我國居民財產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約為2%,居民擁有有價

證券的比例也僅為10%左右,財產性收入有大幅提高的空間。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離不開一個繁榮、安全有效和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場,離不開一個具有較強風險意識和金融素質的金融服務消費群體。作為銀行業的監管機構,一方面,我們要依法做好監管工作,通過科學有效的監管,不斷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服務水平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使銀行業金融機構逐步走上健康、理性、成熟的發展之路,讓廣大的金融消費者在享受安全、豐富的金融服務中,擁有更多財產性收入,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廣大公眾金融知識教育,提高公眾的風險意識,增強自身識別風險、判斷風險、管理風險的能力,提高廣大公眾的投資理財能力。目前,中國銀監會在辦公大樓建立了公眾金融教育服務區,在官方網站設立了“公眾金融教育子網”,并通過“送金融知識下鄉”等多種途徑普及金融知識,努力為廣大公眾共同富裕創造一個良好的知識環境。-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