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建芳(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我判斷,2007年9月CPI上漲有可能破7,因為從環比來看是加速上升的趨勢,再加上國慶節等因素。目前由糧食引起的CPI上漲,是否會演變成食品以外其他消費品價格上升?這一輪的持續程度和時間會有多長?我們可以跟2004年做一個比較,相似的是時間和浮動方面,2004年是從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的,這輪也是從2006年11月開始,也都包括糧食上升、豬肉價格上升。但是這輪跟上輪不一樣的地方是非食品價格,上一輪并沒有持續下去,而這輪很有可能變為核心CPI,就是非食品類的價格上升帶動整個CPI,這種可能性我覺得還是比較大。
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
第一類因素,消費需求穩步增強,從其走勢來看,也有一個增長的幅度。一方面因為收入分配政策方面在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另外一方面因為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十七大后,這方面會更加突出。還有一方面就是勞動力格局方面嚴重發生變化,長三角、珠三角用工工資上漲現象已經比較明顯。
第二類因素,目前的寬松貨幣環境在未來一兩年里面很難改變。流動性的寬松很大程度是外貿順差造成的。我們通過重點調查外貿企業評估未來的順差,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外貿順差的增幅有可能會因一些政策發生變化,但是順差的絕對量不一定會有很大改善。
這兩個因素都是從需求角度看。從成本角度看,我們的要素價格是低估的,利率比較低,水、土地、能源等資源價格比較低,人工成本也是低估的。這些要素價格重估后,會從成本方面推動價格上升,所以非食品價格的上升,條件已經比較具備了,這同2004年的情況不一樣。
2008年食品價格的影響反而會小些,因為基數在2007年大幅度上升的基礎上已經比較大了,同時政府在這方面的措施也比較多,對明年的供給會有影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