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吳曉求談調控:從抑制需求轉向優化供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0:06 南方都市報
本報訊(記者戎明邁 實習生劉佳) “我們的資本市場正在收益和風險的邊緣上游走!”昨天,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跨入全球投資新時代”論壇在深圳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演講的第一句話就警示目前的資本市場存在巨大的風險。 專家們表示,在中國資本市場繁榮的背后存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風險;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和虛假陳述成為目前市場風險重要的來源。 吳曉求提出,未來政策調控的思路要從抑制需求轉變為優化供給,給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投資品種,本周一發行的公司債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風險正向我們走來” “風險正在慢慢向我們走來,”吳曉求指出,首先,這兩年的上漲并非短期行為,它是過去30年中國改革開放總的體現;到一定的時候,改革開放30年這樣一個能量的積蓄存在一個釋放完的可能,這是風險的重要來源。 其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進入了一個全盛發展的時代,但在這個繁榮的背后有三大行為要引起我們警覺。第一,日益猖獗的內幕交易。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樊綱則從更宏觀的角度表達了他對全球金融風險的擔憂。其表示,次級債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美國住房金融市場長期隱伏問題一次爆發,對全球經濟,從而對我們中國經濟,包括對全球金融市場、實體經濟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其一,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價下跌所引起的美國投資特別是美國住房投資下降。其二,由美國住房市場下降所引起的其他消費需求的下降。其三,由這次次級債風波所引起的人們對信用產品、各種金融產品信心的喪失,導致了現在金融市場上信貸萎縮。 此外,次級債出問題后,又是新一輪流動性增長。國際上以美元為基礎的流動性越來越多,我們所面對的升值壓力、流動性過剩風險就會更多。 “轉向供給優化的政策” 對于金融市場的監管,專家們也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室主任曹紅輝指出,監管理念要進行根本性轉型。“我們一定要從簡單的監管或者調控市場指數過渡到優化市場環境理念。”其認為,只有優化環境,中國市場才能做得越來越大。現代理念最核心的就是管理風險,監管部門要從怕漲喜跌的心態轉變成怕跌喜漲。 吳曉求更尖銳提出,提高市場交易成本的手段,從政策導向上看是抑制這個行業發展,這和我們發展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不匹配。 何為發展的政策?“這就要我們轉向供給優化的政策”,吳曉求說,“過去市場過熱,我們首先想到抑制需求。我們宏觀政策也有這種邏輯思維,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即使它很熱,也要從優化供給角度出發。” 而吳曉求進一步指出,中國正在進入一個金融結構大變化的時代,最突出表現就是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將會發生根本變化,由傳統的儲蓄存款占90%的格局慢慢轉化到多元化格局,整個社會對證券化資產需求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趨勢,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變革的目標。我們要根據需求優化供給政策,除了結構調整之外,還有要加大其他供給資源的整合,包括整體上市,整體上市也是優化布局結構的重要步驟。吳曉求提出,以央企為代表的整體上市,是“未來市場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來源”。 此外,就是大力推進公司債市場發展。市場期盼已久的公司債在今天開始正式發行。對投資者來說,它還是一個新的投資品種。根據首家獲準發行公司債的長江電力發布的公告,初步確定的利率區間為5.05%到5.35%,個人交易最低限額1000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