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郭萬超:中國經濟六大特征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23:52 人民論壇

  郭萬超

  從總體上看,中國經濟具有六大基本特征:后發性經濟、轉型中的經濟、成長中的經濟、大國經濟、社會主義經濟、非均衡經濟

  “你炒股了嗎?”“你買基金了嗎?”這樣的問候語正在人們之間流行。目前中國最火爆的恐怕就是炒股、炒基金了,股市大盤從1000點到4000點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股市如此狂熱,使部分人失去了理性看待中國經濟的視角,個別人甚至錯誤的認為中國經濟很快就要超英趕美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真正厘清中國經濟目前的特征很有必要,從總體上看,中國經濟具有六大基本特征。

  后發性經濟

  

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也是一個推進現代化的過程。就全世界而言,現代化過程是各國相互關聯、相互競爭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許多國家“后來居上”,實現追趕或超過現代化先行國。

  從現代世界經濟發展史看,先后出現三次現代化后進國追趕先行國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經濟起飛花了43年時間追上英國。第二次是二戰之后日本經濟起飛,花了40年的時間追上美國。日本被視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趕”國家,它創造了從1820年到1992年期間人均收入提高了28倍的世界記錄(年平均增長率1.95%);第三次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亞洲“四小龍”花了30年時間追趕西歐國家。

  因此,國家從現代化角度看可以分為先行國和后進國,先進國和落后國,追趕者和落伍者;從技術進步角度看,可以分為創新者和追趕者,主導者和模仿者。所謂后進國是指處于相對落后狀態的國家。按照格申克龍(Gerschenkon)所說,后進國與其說是在某一點上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國家,還不如說是在發動工業化和進入工業化時這一問題上,發動(進入)時間相對滯后的國家。中國屬于現代化的后進國,從經濟學的角度,可以稱為后發性經濟。

  轉型中的經濟

  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涉及29個重要國家近16.5億人口,是人類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國目前以及相當長時期也都處在這個過程中。這一變革對經濟學提出了重大挑戰。

  當前,集中體現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華盛頓共識”在經濟轉型實踐中已經遭到失敗,而根本不符合西方主流經濟學家標準處方的中國改革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必須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還只是初步建立。

  在比較長的時期,中國經濟體制仍然帶有明顯的過渡性質。行政管理、國有企業、壟斷行業、金融、財稅、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關鍵性領域仍然存在著體制性障礙,需要突破;市場經濟體制在激發經濟活力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開始顯露;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而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所取得的某些積極社會經濟成果卻在體制轉軌中有所流失。因此,中國經濟改革的攻堅任務還沒有完成。

  還要看到,西方市場經濟體制是經過二三百年的發展才達到現在的成熟完備的水平。所以,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在完善和實施經濟發展戰略時,既不能悲觀失望,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按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循序漸進的推進。

  成長中的經濟

  實現國家的工業化,追求像發達經濟體那樣的的平穩增長,是各個發展中國家的理想目標。然而,當今世界上的后發現代化國家的經濟卻呈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成長中的經濟,一種是停滯中的經濟。

  成長中的經濟,從近期看,都是問題成堆的,比如說,工人下崗、偽劣商品充斥市場、生產安全事故不斷等。但是每隔5年或10年回頭一看,就能看出經濟的巨大變化。停滯中的經濟,從近期看,好像問題并不突出,隔了10年回頭去看,發現變化不大,這種經濟的發展速度非常緩慢,幾乎是停滯。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走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一直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以認為,成長中的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征。從這個特征來看,我們要容許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并努力把這些問題在改革和發展中解決。這就像騎自行車,騎得必須快一點,騎得快就穩,騎得慢就晃,不騎就倒;走鋼絲必須往前走,“走”才能保持平衡。從中國經濟的這個特征出發,就必須保持比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要有正確的認識。

  大國經濟

  從國際化的角度看經濟發展戰略,有大國戰略,也有斯堪的維亞半島的小國戰略。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以前不被人當成大國來看。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國際采購和國內經濟政策,對世界經濟影響在上升,中國的大國形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必然是大國戰略。大國戰略的含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我國首先要爭取一個大國的國際環境,要從世界規則的接受者走向世界規則的制定者。以前中國對國際經濟規則的設想太少了,建設性不夠。

  第二,我們要兼顧國內國際政策協調,在

匯率政策、利率政策上,我們的國際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完全有辦法以正面的、巧妙的辦法回答和解決外界的疑問。

  第三,要從追求雙順差轉變到追求國際收支的平衡,一味的追求雙順差,會有很多利益損失。

  第四,內需為主非常重要。國外形勢好時對于我國經濟有拉動,國外形勢不好時我們說“這邊風景獨好”――因為我們是大國,不會受特別大的影響,內需很重要。

  社會主義經濟

  有不少人在研究中國經濟問題時,不喜歡或不愿意承認它的社會主義性質。其實,經濟不可能脫離一個國家的性質而孤立地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更多的體現了社會公平。

  在談到中國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時,鄧小平指出,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主義是我們實現戰略目標的根本保證。他說:“一旦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要說實現‘小康’,就連溫飽也沒有保證。”如果按照資本主義的分配方法,小康目標所達到的一萬億美元算不了什么,還擺脫不了貧窮落后狀態,也就是百分之幾的人生活好,百分之九十幾的人生活還是貧困。“但如果按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就可以使全國人民普遍處于小康狀態。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的道理。不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的小康社會形成不了”。但是,必須清楚,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

  非均衡經濟

  清華大學胡

鞍鋼教授對中國基本國情做出了如下精當的概括。

  第一,“一個中國、兩種制度”,即過去50年中國長期形成城鄉居民兩種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業制度、公共服務制度和財政轉移制度及兩種差異甚大的生活方式,它導致了城鄉之間的巨大鴻溝。

  第二,“一個中國、四個世界”,即根據人均GDP劃分收入組,中國存在四個世界:第一世界是指已經進入世界高收入組的上海、北京、深圳三個城市,大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2.2%,第二世界是指世界上中等收入組的如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大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當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大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26%,第四世界是指相當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貧困地區,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的一半,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地區發展差距最大的國家。

  第三,“一個中國、四種社會”,即占全國總就業人數比重50%的農業勞動力構成的農業社會、占全國總就業人數23%的工業社會、占全國就業人數22%的服務業社會和占全國就業人數5%的知識社會等。上述三大特點,充分反映了中國的基本國情:多樣性、差異性和不平衡性并存,巨大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社會差距同在。

  厘清中國經濟的當前特征不僅能讓大眾了解國情,對于股民增強風險意識、謹慎投資是也是有益的。(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經濟學博士)

  來源:《人民論壇》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