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易憲容:央行上調利率才是盡責之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08:00 每日經濟新聞
易憲容 無論是從2007年一季度銀行貸款快速上漲的數據來看,還是從3月份CPI數據來看,銀行信貸利息上升是市場共同的預期。因為銀行信貸增長一個季度就達到1.42億元,3月份的3.3%早就讓居民一年期存款利息為負了。然而央行最近并沒有如市場預期的那樣來上調利息,只是上調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讓我們看看日本當年。1985年《廣場協議》后,日元快速升值,隨著日元的升值,從1986年開始,日元的利率也連續5次下調。日元升值,日元利率下調,使日本的貨幣政策十分寬松,金融機構貸款太多從而引致流動性泛濫,加上國民對當時日本經濟一片憧憬,隨即日本股票的價格從1985年9月到1989年12月上漲了三倍,土地的價格從1985年9月到1990年12月上漲了四倍,日本經濟被吹成了一個大泡泡。 不少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日本央行1987-1989年時提高利息,就可以擠出泡沫,實現軟著陸。比如,同樣的情況,德國馬克也從1985年到1988年升值高達70%以上,但德國在1988年初開始提高利息,使得泡沫沒有在德國出現。當時日本央行為什么不提高利息呢?最基本的原因就在于為了阻止日元的升值,就在于為了通過低利息政策來激活日本,保持經濟的持續成長。 以此對照中國當前的經濟,有許多方面十分相似,低利息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固定資產投資一直過熱、股市及房地產價格膨脹。而且就目前國內資金及國際游資來看,紛紛做多中國,有人喊出了中國股市“黃金十年”的口號,房地產市場更是“長牛”不退。 外部現象高度相同的同時,中國央行所采取的利息政策也與日本當年相同,從1999年到目前為止的近8年時間里,一年期居民存款利息一直徘徊在2%左右的過低水平上,即使居民存款利率出現負利息、全國資產價格泡沫泛起也沒能使之改變。 按照市場經濟法則,中國的經濟保持多年10%以上的增長速度、工業企業投資回報率上升到17%以上、民間信貸市場利率達到12%以上、居民儲蓄存款負利息,那么中國的利息水平早就該提高了。因為,目前國內銀行這種低利率、高存貸差和利息稅的政策不僅是許多經濟行為扭曲的根源,也是一種對廣大居民財富的轉移機制。因為,低利率政策的本質,是轉移存款人收益給予貸款人,形成貸款人利潤;高存貸差是轉移存款人收益給銀行,形成銀行利潤;利息稅是抽取存款人收益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其直接結果就是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或個人,還有銀行、國家財政的收入大幅度增長,而作為絕大多數儲蓄居民應獲得的收入被轉移。這不僅導致絕大多數居民不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而且直接導致了國內居民內需嚴重不足。同時,實質負利率有導致居民的儲蓄存款轉向收益更高的股市與房地產市場、制造房地產市場和股市虛假繁榮、制造中國的經濟泡沫的傾向。 要擠出中國股市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要讓中國過熱的經濟平穩過渡,要使金融市場一系列扭曲的經濟行為逐漸改變,央行只有通過加息的方式來進行,而且加息的政策越是果斷有力,其所起到的效果將越是明顯。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