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人民幣不該升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6:55 《新財經》

  美國前總統顧問:人民幣不該升值

  ——對話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拉特里奇

  文/特約記者 黎沖森

  中國應該認識到,在過去的十五年中,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不能讓別的國家告訴中國該怎么做

  3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自上任以來第三次訪華,而敦促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是其每次訪華的重要目的之一。3月8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7.74關口,以7.738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保爾森訪華是推動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新高的直接原因。

  2007年1月15日,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約翰·拉特里奇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他表示: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危險在于,它使中國的物價與工資下降,并導致經濟衰退,可能引起社會動蕩。他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

  同時,他提醒中國企業不僅要理性對待知識產權問題,還要重視貿易爭端、資本全球化、人民幣升值等更深層面的問題。

  人民幣升值是錯誤的

  《新財經》: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美國、歐盟對中國一直施加很大壓力。但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影響“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您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拉特里奇:我認為人民幣升值并不是貿易問題。不管人民幣兌美元的比率是多少,中國依然是世界上產品制造成本最低的國家。人民幣升值后,貿易平衡就會被打破,因為發生變化的是貿易中的產品價格,而不是產品的數量。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危險在于,它使中國的物價與工資下降,并導致經濟衰退,可能引起社會動蕩。我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

  中國應該認識到,在過去的十五年中,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這意味著,不能讓別的國家告訴中國該怎么做,尤其不能受別國影響而改變中國的貨幣政策。中國已經是一個成功者,不要改變現在的發展方式。美國施加壓力是政治因素驅使,而不是出于經濟、金融方面的原因。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將貨幣價值固定在目前的水平,而不能屈從于他國的壓力而改變。

  另外,中國還應繼續致力于實現貨幣可兌換性。這樣,在中國,就可以自由地投資全球其他地方的項目。

  《新財經》:中國的貿易順差與外匯儲備持續增長,您又如何看侍這個問題?

  拉特里奇:外匯儲備是中國的一大優勢。這與美國是互補的,因為中國可以此與美國交換,對控制中國通貨膨脹率有幫助。中美兩國的貿易事實上是平等的。中國賣給美國100美元的商品,美國賣給中國50美元的商品和50美元的證券,雙方的額度是相等的。但貿易順差的數據中并不包含美國出口給中國的證券。因此,用這種方式來評估經濟發展情況是不準確的。我認為問題在于,美國以貿易問題制造政治問題,這才是美國政府不斷強調貿易問題的關鍵所在。

  中國的銀行有很多不良貸款,中國有10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為中國的銀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當其他國家指責中國的外匯儲備與貿易順差太大時,中國應該理直氣壯地指出,這些外匯儲備是用于中國銀行的穩定和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需要,這對美國和歐洲都有好處。

  《新財經》:根據你的經驗,在中國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顧問或一家大企業的戰略顧問?

  拉特里奇:最重要的一點是,運用經驗而非書本理論。一個國家迅速發展之時,也正是有經驗的人發揮其重要價值的時候。

  知識產權保護存在

  被迫盜版問題

  《新財經》:美國等西方國家喜歡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和反傾銷等手段給中國政府和企業施壓。您認為中國企業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拉特里奇:這是全球化進程加快所導致的問題。快速變化意味著人們將更快地改變他們的工作以及所從事的行業,所以,他們很恐慌。因此,他們會尋求政治方式解決。貿易限制、反傾銷等實際上反映了美國內部的斗爭。斗爭的一邊是投資者,他們樂于看到中國巨大的投資機會并到中國投資;另一邊是美國各行業的工人。制造業正在萎縮,而技術業正蓬勃壯大,且利潤率很高,因此,利潤率高的產業試圖通過保護手段來發展,如保護知識產權、商標及專利等。

  在美國,我會告訴美國人:我們現在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中國或印度人民發明的。因此,在知識產權這個詞出現以前,我們就應該向中國的創造者付費。

  美國的知識產權是在一個人均年收入達5萬美元的富有市場中出售產品而建立的。比如買微軟的視窗軟件可能要花300美元,office軟件可能要花400~500美元,這個價格對美國市場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這就促使他們被迫進行盜版或購買盜版產品。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收入不斷增加,國外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商品價格便宜后,盜版的動機可能也就隨之消除了。

  未來,中國企業也會越來越強烈地要求知識產權保護。因為中國企業在技術行業的增長比制造業的增長快得多,如中國IT業發展就非常迅速。再過幾年,中國變得更強大后,知識產權就會比反傾銷等其他貿易爭端更加重要。我想,中美兩國最終會就知識產權問題達成共識,而達成共識之前肯定會有一些分歧。

  中資銀行所受最大沖擊是

  管理體系

  《新財經》:中國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自去年12月11日起,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金融業和人民幣業務。因此,中國本土銀行將面臨著來自國外同業的市場競爭。您認為中國的銀行應該采取什么應對措施?

  拉特里奇:其實,美國銀行和中國本土銀行的反應是一樣的。本地銀行試圖通過政府的立法與政策來限制國外銀行,這是人之常情。美國銀行進入中國,引入訓練有素的管理者和良好的商業體系,會與中國本土銀行爭奪客戶,而且大部分外資大銀行是通過股票、證券等資本市場去獲利。

  其實,美國的投資銀行對中國本土銀行構成的挑戰會更大,因為中國的銀行靠給大企業貸款盈利,當金融業全面開放后,這些大企業客戶可從全球的投資銀行獲得貸款,會導致銀行的大客戶很快流失。

  中國的房地產等信用市場發展迅速,這對中國的銀行來說是個好機會。美國的銀行在這一市場贏得了很多獲利機會,中國的銀行可以從中借鑒經驗。

  此外,中國的銀行還應學會與新客戶打交道,新客戶包括小公司和普通消費者。

  《新財經》:外資銀行已陸續獲得中國銀監會的批準在中國成立法人銀行,而它們的定位是服務于高端客戶。您認為這會對中資銀行有什么沖擊?

  拉特里奇:最大的沖擊是,他們會帶來新的管理體系。雖然中國的銀行會很快適應全球市場,但培養管理者需要時間,完善信息系統更需要時間。西方銀行能很好地利用信息系統與金融理論來測控銀行經營中的風險。它們的進入也意味著中國的銀行無須從零開始去摸索這套信息系統,如花旗集團進入中國后就帶來了具有全球管理經驗的管理者和成套的先進信息系統。這為中國發展資本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當然,私人股權投資者可能會帶來更多價值,西方的福利基金會給他們不斷投資而帶來長期資本,而中國需要長期資本的注入。

  另外,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也對投機者開放了,尤其是貨幣市場。人民幣的升值已經使不少國外投機者將大量資金帶到中國,這加大了政府的工作難度。為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政府必須加大監控力度。

  《新財經》: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后,對全球金融競爭格局有具體影響?

  拉特里奇:參與全球競爭使中國獲得更多投資機會。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對美國和歐洲股市來說是利好信息。我在美國就建議投資者保持在股市的大量投資,這樣可獲得更多利潤。

  資本市場的發展速度

  要大于GDP增速

  《新財經》:您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有什么建議?

  拉特里奇:資本市場本身是一張信息網。資本市場要蓬勃發展,離不開海量信息。為此,中國政府面臨著困難抉擇。因為要維護政治的穩定性,就要控制信息量;為了經濟發展,資本市場又必須開放信息。飛速發展的網絡對信息控制工作是極大的挑戰。我認為,完善信息市場將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

  美國擁有一個比GDP大得多的資本市場,大約是GDP的13倍,而中國的資本市場則小得多。一個大的資本市場能確保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要發展成為一個更成熟的體系,資本市場的發展速度一定要大于GDP的增長速度。中國的GDP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年內中國的資本市場要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如果我是中國的企業家,最令人激動的機會莫過于為資本市場的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

  《新財經》:那么,中國企業又面臨什么樣的問題?

  拉特里奇:在美國,只有小公司才從銀行借錢,大公司并不找銀行借錢,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資本市場,這一點不同于中國。我訪問中國的企業家時了解到,大企業從銀行借錢沒有問題,甚至可通過股市等渠道便宜地獲得資金,而小公司卻為借不到錢而發愁。我對北京海淀區的不少企業做過一些了解,很多小公司有創意、有技術、有人才,就是缺乏資金。資本成為中國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一道檻,這很不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

  去年12月11日,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銀行開放,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他們將主要關注中小型企業,而非大企業。就像我前面所說,尤其美國投資銀行到中國,更意味著中國的大銀行將面臨客戶流失,并因此被迫將錢借給小企業。另外,美國的私募股權投資也將來到中國。在美國,不超過25%的商用資金來自銀行,大部分資金來自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非銀行性投資機構。

  《新財經》:您認為中國資本對外發展過程中應規避什么問題?

  拉特里奇:要了解不同國家商務活動的風險,這需要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當然,資本市場全球化也能給企業帶來兩個好處:一是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引資機會,并降低成本;二是擴大的資本市場能為中國企業的管理不定期地引入新的信息。

  沒必要到國外學校專門學管理

  《新財經》:您對中國企業家學習并借鑒歐、美等西方管理實踐與理論方面有什么建議?

  拉特里奇: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比美國更有競爭力。在很多領域,中國吸引了更多的資本。在過去的十五年里,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有最高的經濟增長率與最低的通貨膨脹率。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做得相當出色,所以,你們沒有必要送中國的管理者到國外的學校專門學習管理。

  我認為從外國公司學習經驗的最好辦法是,把人才送到國外,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并了解他們。如果我是中國的企業家,會投資兩件事:一是把我看好的具有管理潛質的年輕人送到美國工作一段時間,然后再把他們接回來。像美國通用公司,它有一套很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經常把人才送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把從各國學到的經驗帶回企業,企業自然會成功。二是在公共關系方面做投資。中國公司在收購美國企業時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大部分企業都錯誤地以為他們碰到的只是資金問題,事實上是當地人民的情緒抵觸、民族自豪感以及宗教、政治等問題。所以,我認為中國的企業,甚至中國政府,應該在與美國建立良好關系方面有所作為。方法是,讓一部分人到美國,了解美國文化。中國在美留學生已達100萬,他們是中國了解美國的重要渠道。

  另外,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現在,中國應該致力于做阿拉伯三十年前沒有做的事情,那就是讓美國人對中國人懷有良好的印象。那樣,在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后,中國與美國就能成為親密的伙伴。由于歷史原因,美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印象不算太好。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找出讓美國人民了解中國的有效方式,讓美國人民認識到中國政府與中國社會已經今非昔比。對中國來說,僅僅出口產品是不夠的,更重要的要出口中國的文化,盡管這需要時間。

  《新財經》:現在中國企業界有一種現象:原來很崇尚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營銷實踐,而現在開始重視本土化的實踐經驗。您認為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拉特里奇:我把中國的經濟增長看做是最大的市場。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當然也知道這一點。當美國公司到中國來出售產品時,他們也會遇到中國公司在美國遇到的同樣問題。他們不了解中國的顧客,也需要本土咨詢服務。未來十年,中國最賺錢的職業將會出現在資本市場,其次就是營銷行業。現在中國的商學院發展非常迅速,要真正改變中國企業的管理現狀,需要企業家和商學院兩者有效結合。

  企業家、經理人都應重視商業道德

  《新財經》:在中國企業界有“原罪”之說,美國是否也存在這種現象?您對中國企業家的“原罪”問題怎么看?

  拉特里奇: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會出現。在美國,叫“洗錢”,就是把非法盈利變成合法利益。美國有合法的行業,也有隱秘的行業。稅額太高,有人不愿付稅。我們有種叫法是“強大的經濟,黑色的市場(great economy, black market)”。這在美國是很多的。歐洲也有,意大利更大,其額度甚至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GDP)。意大利的“黑色市場”對經濟發展是有幫助的,雖然對政府來說并不好。

  中國的情況很特殊,在過去的二十五年里,中國的商業活動準則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相關法規不明確,很多人通過倒買倒賣賺了錢。我想中國的問題在于如何找到一種途徑,讓那些早期賺了錢的人適應并融入新的經濟體制。重要的是把他們的資金留在國內,確保不被轉移到其他國家,因為保持大量的資金在國內很重要。

  《新財經》:現在中國職業經理人的環境也不是很成熟,職業經理人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你對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健康成長有什么建議?

  拉特里奇:職業經理人的誠信問題不是只在中國存在。你們肯定對美國安然公司的丑聞有所耳聞,這些問題在其他企業也會存在。所以,誠信問題可能在任何時間出現在任何地方。誠信是品牌的核心,品牌是企業與其客戶之間的承諾,它們是向客戶傳達一個公司服務與表現的標識。如果企業不能信守品牌承諾,客戶就會流失。不稱職的管理者只重視媒體宣傳。要創建一家好企業,必須誠信。

  消除腐敗是未來中國企業運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與制造業相比,誠信對出售服務與技術的企業而言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制造業企業在售出產品后,價值就轉移了,而服務業則依靠持續的服務滿意度來保持其產品價值。

  在中國,股市將成為商業道德的反映指數,股市分析家對出現的任何不良消息都會很敏感。所以,商業道德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股市、媒體、企業家和經理人自己的事。

  約翰·拉特里奇

  美國前總統里根和老布什的經濟顧問,是美國經濟框架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是總統的高級智囊。他還擔任過英國、愛爾蘭、科威特等國政府經濟顧問,做過Verizon、通用、波音等多家知名公司的經濟顧問。

  目前,他是北京市海淀區區長首席專家顧問。2007年1月11日,他從北京市市長王岐山手中接過“

長城友誼獎”獎杯,他是迄今獲得此項獎項的96 位有突出貢獻的國外專家之一。

  采訪后記

  “要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確實是個大問題,我就做得不好。幸運的是,我的孩子們都很優秀,我為他們感到驕傲。一個人在開始他的事業前,要確信自己愿意為此付出,不后悔。我的子女很理解我,他們也因為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而高興。”拉特里奇很自豪。

  我們也應該自豪,為了近三十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躍升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企業開始在全球展露鋒芒。

  拉特里奇以一名經濟學者的客觀理性評價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并提出了獨到而中肯的建議。他的很多看法,我很贊同。

  盡管中國經濟和企業的發展還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有的問題是階段必然性的,有的是起點性的,可能還有結構矛盾性的或者其他。但中國政府和企業應該而且必須根據自己發展的真實現狀,明確發展方向,擬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思路,不可受外來帶有濃厚利益色彩的言論和行為的影響而擾亂陣腳。因為,成功的實踐已經為我們作證。

  我們的企業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悄然來臨的兩大變化:一是外界對中國企業的綜合期望值急速提升,面臨的市場環境也更加嚴峻,這就要求中國企業有更好的自我修正能力;二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需要回歸,本土化才是根本,是靈魂。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