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厲以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需要拆除玻璃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1:45 北京日報
厲以寧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產值占GDP的比重從1979年的不足1%增長到2005年的“半壁江山”,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地位不斷上升,作用日益顯著。 2005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出臺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一般稱“非公經濟36條”),這是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對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步伐、提高發展質量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了解到,“非公經濟36條”頒布以后,各地方、各部門都比較重視,正努力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出臺具體政策措施,加大對非公經濟的支持力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計劃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還沒有完全獲得一個與國有經濟和外資經濟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私營經濟在實際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公正的地位。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行業準入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現在社會上廣泛流行著一種“玻璃門”的說法:即看得見,進不去,一進就碰壁。尤其是一些行政壟斷部門和行業、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如通信、廣電、郵政、電力、金融等等,表現更為突出,“明放暗不放”。一些部門為保護自己的部門利益,甚至搞起了“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還有一些行業雖然讓你進入,但設限嚴格,門檻非常高,甚至高到只有行業內原有企業能維持或少數實力很強的企業才能進入。對于準入政策執行情況的評價,有的非公企業家反映說,“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是道頂門杠”;“兩頭熱、中間冷”。這個中間,指的就是我們一些實權部門,由于這里面摻雜著較多利益關系,才導致政策執行效果不甚理想。 究其深層次原因,仍在于政府職能沒有切實轉變。正如溫總理幾個月前所講的,“政府仍然管了不該管的事”,政府職能的轉變可謂“任重而道遠”。改革開放28年來,雖然我國市場化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但時至今日,仍有相當部分資源的配置權力掌控在政府有關部門手里,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還受到相當程度的抑制。可以說,什么時候政府職能真正轉變了,準入問題就好解決了,改革也就基本到位了。因此,人為的行政性壟斷或部門壟斷必須打破,各種不合理設限必須取消,否則會壓制市場的活力,危及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議加快出臺《反壟斷法》。 (作者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