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謝太峰:從交叉圓理論看中外銀行競爭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08:38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謝太峰 ● 市場開放必然面臨激烈競爭 ● 劃定中外銀行領地弊多利少 ● 業務完全重合加劇無序競爭 ● 理想狀態業務交疊各具特色 一位動物學家在澳洲的巴克利草原研究狼群時發現,每個狼群都有固定的活動范圍,它們的活動半徑大約是1.5公里。當他把3個狼群的活動圈微縮在圖紙上時,便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3個圓圈是交叉的。也就是說,這些狼群在劃分地盤時,留有一個公共區域。通過對交叉圓現象的進一步研究,這位動物學家發現,群體動物的活動圖處于交叉狀態時,它們的繁衍能力最強,相互之間的廝殺最少,因為相交部分為它們提供了雜交的可能性,不相交部分又使它們保存了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如果活動圈重合或相離,則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要么因重合而不斷廝殺,要么因相離而種族退化。后來,這位動物學家把他的“交叉圓理論”公布于世,立即在生物學和社會學界引起震動。有人認為這一理論為解決國際邊界爭端提供了依據;也有人認為交叉圓理論向世人暗示了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本人則認為,交叉圓理論在經濟學上也可以應用于銀行之間競爭的分析。 我國改革開放后的20多年中,金融開放的范圍不斷擴大。按照我國跨入WTO大門時為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制訂的時間表,2006年對所有外資銀行實現“國民待遇”。這就意味著我國金融市場很快就要全面對外資銀行開放,我們叫喊了多年“狼來了”之后,外國的“銀狼”真的要蜂擁而來。面對即將到來的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我們可以從交叉圓理論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迪。 首先,在外資銀行大量進入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劃定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各自的業務范圍或業務領地,并使中外銀行處于井水不犯河水的互不相干的隔離狀態,則無論對國內銀行還是對外資銀行的發展都未必是好事。對外資銀行來說,業務活動圈的劃定及其與中國銀行機構業務圈的隔離,將使其在中國金融市場業務拓展的空間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充分利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不斷增加的業務機遇。對于國內銀行來說,業務活動圈的隔絕雖然排除了金融實力與業務技術占優勢的外資銀行的競爭,但對國內銀行的長遠發展也是弊多利少:缺乏強勁競爭對手的結果可能導致國內銀行失去不斷“強身健體”的自我意識和緊迫感,從而導致自身肌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減退;它使國內銀行難以近距離地學習外資銀行的先進融資技術和業務技巧,實現自身金融技術的升級;活動圈的隔絕使國內銀行難以借助與外資銀行的并購重組、參股控股等獲得“雜交”優勢,易于導致國內“銀行種群”的退化。 其次,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在業務領域、業務品種、經營方式等方面也不能完全重合。如果不同銀行間業務經營的各個方面是完全重合的,就會造成這些銀行為了爭奪有限的、完全相同的金融資源而進行殘酷的相互競爭,這種競爭甚至會激烈到不擇手段的程度。銀行間的這種殘酷廝殺和無序競爭,不僅會傷及銀行自身,而且也會導致金融運行秩序的混亂。 此外,不同銀行在業務范圍、業務品種、活動領域、經營方式等方面既相互交疊,又各具特色其結果必然是: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活動圈的交叉部分,既使兩大銀行群之間可以保持適度的競爭,以便提高不同銀行群體的經營效率,又使它們能夠通過競爭、并購、參股、控股、移植等途徑,實現相互間的優勢互補。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活動圈不相交的部分,可以使不同銀行群體繼續保持各自業務經營的獨有特色,這些特色是其他銀行群體不可復制和不可模仿的,代表著不同銀行群體的核心競爭力。 按照這種理論,面對外資銀行的大舉進入和競爭,一方面,我國銀行沒有必要驚慌失措,而應將這種競爭作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磨練和完善自我、增強自身在激烈競爭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的途徑;另一方面,我國銀行也必須著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始終保持自己獨有的和不可模仿的特色。做到了這一點,我國銀行就可以在錯綜復雜、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中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
【發表評論 】
|